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赟

作品数:83 被引量:283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1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机车
  • 26篇转向架
  • 19篇动力学
  • 12篇车辆
  • 11篇车辆工程
  • 10篇动力学性能
  • 10篇减振器
  • 9篇动车
  • 9篇轮对
  • 9篇轮轨
  • 9篇减振
  • 7篇电力机车
  • 6篇弹性架悬
  • 6篇动力车
  • 6篇振动
  • 6篇轴重
  • 6篇高速机车
  • 5篇电机
  • 5篇动车组
  • 5篇轴承

机构

  • 77篇西南交通大学
  • 19篇中国南车集团...
  • 4篇中国南车集团...
  • 2篇中国南车集团
  • 2篇中国南车股份...
  • 2篇长春轨道客车...
  • 1篇株洲时代新材...
  • 1篇资阳内燃机车...
  • 1篇中车青岛四方...

作者

  • 83篇罗赟
  • 33篇张红军
  • 17篇姚远
  • 17篇金鼎昌
  • 14篇张开林
  • 13篇池茂儒
  • 11篇钟文生
  • 9篇黄志辉
  • 9篇廖志伟
  • 9篇李冠军
  • 9篇陈康
  • 8篇梁树林
  • 8篇陈国胜
  • 8篇陈喜红
  • 7篇温泽峰
  • 7篇邹文辉
  • 7篇代亮成
  • 6篇晋军辉
  • 6篇钟源
  • 6篇陈晓峰

传媒

  • 12篇机车电传动
  • 8篇铁道学报
  • 6篇内燃机车
  • 6篇铁道机车车辆
  • 6篇中国铁道科学
  • 4篇电力机车与城...
  • 3篇铁道车辆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铁道建筑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机械设计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铁道机车与动...
  • 1篇2008年(...
  • 1篇2008年大...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X_D1型电力机车故障态动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2B0轴式HXD1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不同速度下该机车的各减振器故障态的动力学性能的分析,得到其在不同线路不平顺下对应的最高运行速度。结果表明HXD1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减振器,尤其是端部二系横向减振器对动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应当尽可能保证减振器工作正常。
张立刚罗赟陈国胜
关键词:减振器HXD1型机车
A-1-A轴式动车安全通过小半径曲线限速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某A-1-A轴式动车组,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该动车的动力学模型,对不同速度、超高、不平顺和曲线半径工况下动车通过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动车通过不同半径曲线时理论最高通过速度。结果表明:动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最高限速主要受外轨超高、曲线半径、不平顺及横向力极限值等多因素的影响,当横向力在安全限值内时,其它指标均能满足要求,因此,动车通过具有不平顺小半径曲线限速按照最大轮轴横向力极限值进行评定;增加超高,可略提高动车曲线通过速度;增大曲线半径和改善线路不平顺,均可提高动车曲线通过速度。当线路条件很差时,不平顺是影响动车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减速不能改善运行安全性,应维修线路。
李敏罗赟杨勇军
关键词:动力学性能动车小半径曲线限速
我国200km/h速度等级高速客运机车转向架平台设计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针对我国200 km/h客运的需求,作者建立了适于200 km/h速度等级、轴功率1 600 kW的3轴机车转向架平台设计方案。该转向架可满足我国牵引18-20节客车和200 km/h高速客运需求,并可在机车车体和转向架主体结构均保持不变和装配接口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转向架内部的局部调整,适应速度160-230 km/h、轴重21-23 t机车的集成需求。3轴转向架结构方案以机车足够的稳定性、高黏着、低磨耗、低轮轨作用力为设计目标,采用交流驱动单元和驱动单元弹性架悬、低位推挽牵引、轮盘制动、磨耗形踏面和柔性二系悬挂等多项先进成熟技术。计算分析表明,该转向架理论上非线性临界速度可达480 km/h,直线运行和曲线通过性能优良。
张红军陈喜红孙永鹏罗赟钟文生
关键词:高速机车客运机车转向架
2B_0架悬式动力车运行平稳性和蛇行稳定性被引量:16
2003年
对动力车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学计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动力车的簧间质量对横向平稳性影响较大,设置合理的二系横向止挡间隙十分重要,二系横向减振器阻尼对平稳性的影响与二系横向刚度有关.抗蛇行减振器应与二系横向减振器合理匹配,才能获得较好的横向稳定性.
陈康罗赟金鼎昌
关键词:蛇行稳定性结构参数
高速机车A1A轴式弹性架悬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车A1A轴式弹性架悬转向架,采用转向架为三轴转向架,轴式为A1A结构形式,即前后轮对为带驱动装置的驱动轮对,中间轮对不带驱动装置;所述前后驱动轮对的驱动单元采用呈斜对称对置在前后轮对上;各驱动单...
张红军张开林姚远钟文生陈康罗赟
文献传递
六轴弹性架悬高速机车牵引杆布置方式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开发中国运行速度为200km.h-1的2C0轴式单杆牵引高速机车转向架,研究了牵引杆布置方式对机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2C0轴式弹性架悬机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在惰行、牵引和制动工况下,分析了单牵引杆由转向架向车体端部和中部牵引时,机车的直线运行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牵引杆布置方式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建议采用牵引杆端部牵引的方案,以简化机车车体的设计与制造。采用牵引杆端部牵引的机车可安全通过R400m和R1600m的S形曲线;通过R400m小半径曲线时,机车惰行运行的轮对横向力大于牵引和制动工况的横向力,制动工况的轮重减载率较大;通过R2800m大半径曲线时,机车牵引和惰行的轮对横向力大小相当,大于制动工况的横向力。
张红军廖志伟罗赟黄志辉
关键词:车辆工程车辆动力学弹性架悬
机车轴重转移和最佳牵引高度计算的通用可视界面被引量:1
2010年
分析了机车轴重转移的计算原理,利用VB程序制作良好的可视化界面,实现现有适用于各种型式、各种牵引方式的机车的轴重转移和理想牵引高度计算的通用方程的计算。通过该界面可以快速方便研究包括一系、二系的悬挂方式及刚度、牵引高度、轴距、牵引电动机的布置方式,还有最大牵引力、车钩高度、轴数等对轴重转移的影响。
王增罗赟
关键词:机车轴重转移VB程序
8轴机车轴重转移计算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为研发我国8轴机车作准备,本文建立了均衡梁式2B0—2B0轴式机车轴重转移分析模型,研究了牵引高度、轴距和一、二系刚度及二系圆簧纵向布置对黏着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牵引高度对黏着利用率的影响很大,如何降低牵引高度是8轴机车提高黏着利用率的重要任务。转向架中心距与轴距对黏着利用率的影响很小,轴距的确定主要应考虑机车的动力学性能。二系圆簧的纵向布置对黏着利用率有重要的影响,并且随刚度增减的变化显著。
罗洪文罗赟钟文生
关键词:轴重转移刚度
液压防折弯系统对有轨电车通过S型曲线安全性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单车型有轨电车曲线通过时产生的折弯现象,基于液压防折弯系统的原理,建立了四模块编组单车型传统轮对的有轨电车模型和防折弯系统的动力学简化模型,对比分析了有轨电车在防折弯系统作用下通过“C”型圆曲线和不同夹直线长度的“S”型曲线的受力情况以及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限界方面,防折弯系统在小半径曲线上可以使得同一模块前后车体与转向架的摇头角差趋于一致,有效减小车辆的最大摇头角,防止车辆在曲线上发生折弯;在动力学方面,通过“C”型圆曲线和夹直线较长的“S”型曲线时,防折弯系统有利于后车顺利进入曲线,同一模块前车导向轮对的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略有增加,后车导向轮对的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降低,同时在通过夹直线较短的“S”型曲线时,防折弯系统不利于曲线通过,同一模块前后车导向轮对的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均增加;对于夹直线长度小于转向架定距的“S”型曲线,不建议有轨电车安装防折弯系统,而对于夹直线长度大于转向架定距的“S”型曲线,有轨电车可以考虑安装防折弯系统。
樊庆宇池茂儒罗赟李奕潇王欢声
关键词:有轨电车夹直线仿真
东风8B内燃机车径向转向架耦合连杆直线工况受力分析
2017年
利用东风8B内燃机车径向转向架的力学简化模型,推导出径向机构中耦合连杆的受力计算公式。通过动力学软件SIMPACK仿真分析以及实车试验,得出列车在直线轨道以不同速度工况行驶时,转向架耦合连杆载荷的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将理论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三者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准确性。通过对耦合连杆受力计算公式的分析,总结了耦合连杆在直线工况下受力的影响因素,为径向转向架的运用和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严国希罗赟王坤全王自力肖绯雄
关键词:径向转向架力学模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