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显胜

作品数:42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植原体
  • 6篇丛枝病
  • 5篇原核表达
  • 5篇早竹
  • 5篇昆虫
  • 5篇基因
  • 5篇害虫
  • 4篇质粒
  • 4篇病原
  • 4篇虫瘿
  • 3篇蛋白
  • 3篇胸苷
  • 3篇引诱
  • 3篇泡桐
  • 3篇泡桐丛枝病
  • 3篇种群
  • 3篇竹种
  • 3篇物种
  • 3篇系统发育
  • 3篇寄生

机构

  • 39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云南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天津出入境检...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江山市林业局

作者

  • 42篇耿显胜
  • 22篇舒金平
  • 18篇张威
  • 11篇林彩丽
  • 11篇田国忠
  • 11篇宋传生
  • 10篇胡佳续
  • 9篇王浩杰
  • 5篇任争光
  • 4篇张守科
  • 2篇周本智
  • 2篇李纪元
  • 2篇葛晓改
  • 2篇黄兴奇
  • 2篇程在全
  • 2篇方蓉
  • 1篇晏慧君
  • 1篇范正琪
  • 1篇殷富有
  • 1篇刘军

传媒

  • 8篇林业科学研究
  • 5篇林业科学
  • 5篇生态学杂志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遗传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竹子学报
  • 1篇第四届全国微...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榧瘿螨物种鉴定及防控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鉴定危害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的瘿螨Eriophyoidea物种和发展瘿螨防控的技术,采用形态学鉴定法对香榧瘿螨进行物种鉴定,采用林间生物测定法测定了15%哒螨灵、3%甲维•虱螨脲、5%阿维菌素和21%阿维•螺螨酯4种杀螨剂以及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对香榧瘿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危害香榧的瘿螨为冷杉纳氏瘿螨Nalepella abiesis;冷杉纳氏瘿螨在浙江省衢州市香榧实验林内的虫口密度在16.84~30.84(头·片叶-1);药剂防治结果表明,21%阿维•螺螨酯和15%哒螨灵在推荐浓度下对冷杉纳氏瘿螨的防治效果在87.00%以上,高于5%阿维菌素和3%甲维•虱螨脲的防治效果;加州新小绥螨对冷杉纳氏瘿螨的卵、若螨和成螨均具有捕食功能,其在林间的防治效果为55.93%。生产中应将化学农药与加州新小绥螨联合使用,从而达到高效防控冷杉纳氏瘿螨的目的。以上研究结果为冷杉纳氏瘿螨的高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耿显胜叶碧欢张威陈友吾舒金平林明
关键词:香榧瘿螨系统发育分析
早竹丛枝病的调查及病原菌的分子鉴定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早竹丛枝病进行调查及病原菌分子鉴定,为早竹丛枝病的病害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株水平和单枝盘水平的2种病害分级标准对早竹丛枝病进行调查。使用植原体16S rDNA和真菌rDNA-ITS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对早竹丛枝病的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调查的6块样地早竹丛枝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8.59%,平均病情指数为6.67。感病的早竹DNA样品能够扩增出真菌的rDNA-ITS序列,而不能够扩增出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扩增出的序列与报道的竹针孢座囊菌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00%,与其它真菌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仅为94.00%。[结论]浙江省德清县早竹丛枝病的病原菌为竹针孢座囊菌。
耿显胜张威仲建平张守科舒金平
关键词:早竹分子鉴定病情指数
泡桐丛枝植原体pPaWBNy-1-ORF5编码蛋白的原核表达和抗体制备
2013年
利用含泡桐丛枝植原体质粒pPaWBNy-1的3.0 kb片段的克隆为模板,PCR扩增pPaWBNy-1-ORF5的亲水性肽段编码区。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重组质粒pET28a-ORF5-5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seta(DE3)感受态细胞,菌液处在对数生长期时(OD600=0.52),添加IPTG诱导5 h后收集菌体,提取蛋白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六聚组氨酸标签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分子量约为15 kDa的含多聚组氨酸标签的目的蛋白得到表达。切胶回收融合蛋白,免疫德国大白兔以制备抗血清,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的效价约为1∶8 100。用制备的ORF5编码蛋白的抗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在带菌的介体昆虫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中检测到大小约为17 kDa的特异蛋白条带,但在健康和感病泡桐(Paulownia sp.)及无菌茶翅蝽中均未检测到,由此推测pPaWBNy-1-ORF5蛋白与介体昆虫传播植原体有关。
耿显胜田国忠宋传生胡佳续林彩丽
关键词:泡桐丛枝病植原体茶翅蝽原核表达
一种毛竹同位素原位标记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同位素原位标记装置,包括:光合气室、<Sup>13</Sup>CO<Sub>2</Sub>发生装置、冷却装置、抽真空装置和监测装置;其中,光合气室顶部开设有通孔,方便毛竹茎杆进入到光合气室中;<Sup>...
葛晓改周本智曹永慧耿显胜
文献传递
泡桐丛枝植原体胸苷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胸苷酸激酶(thymidylate,dTMP kinase or TMK),国际系统命名为:EC2.4.7.9,广泛存在于细菌、病毒和哺乳动物中,在ATP和Mg~(2+)参与的条件下,催化磷酰基从ATP转移到dTMP形成...
宋传生胡佳续林彩丽耿显胜田国忠
不同寄主竹种上竹瘿广肩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竹瘿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在业平竹、早竹和毛竹寄主上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虫瘿昆虫的室内饲养法获取3种不同寄主来源的竹瘿广肩小蜂成虫;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物种鉴定;通过称重、游标卡尺测量、显微解剖和计数等方法测定虫瘿的大小、竹瘿广肩小蜂成虫的体重、性比、寿命、卵巢管数量、初始卵量和卵的大小。【结果】竹瘿广肩小蜂在业平竹、早竹和毛竹上形成两端略细的圆柱体型的单室虫瘿,业平竹虫瘿最大(118.09±28.32)mm^3,早竹虫瘿次之(108.92±28.34)mm^3,毛竹虫瘿最小(67.38±15.44)mm^3。竹瘿广肩小蜂在业平竹和早竹上的羽化出孔时间早于毛竹。羽化出孔的竹瘿广肩小蜂成虫的雌雄性比分别为业平竹1.79:1、早竹1.94:1和毛竹0.82:1。业平竹寄主来源的竹瘿广肩小蜂雌成虫具有最大的体重(7.90±0.83)mg/头、最多的初始卵量(119.4±13.69)粒/头和最大的卵体大小(长(545.36±30.74)μm,宽(137.27±12.20)μm)。早竹寄主来源的竹瘿广肩小蜂雌成虫的体重(6.06±0.76)mg/头显著高于毛竹寄主来源(4.25±0.89)mg/头(P<0.05),但两种寄主来源竹瘿广肩小蜂雌成虫的初始卵量和卵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瘿广肩小蜂属于早熟卵型小蜂,该虫在业平竹、早竹和毛竹寄主上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显著。
耿显胜陈奕洁石坚舒金平张威吴燕芬
关键词:生态调控
一种耐旱竹种筛选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旱竹种筛选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1)对不同类型的竹种进行土壤种植并测定干旱前的指标的参数值,包括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
葛晓改周本智耿显胜
文献传递
云南景洪直立型普通野生稻抗稻瘟病Pi-ta^+等位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用PCR法从景洪直立紫杆普通野生稻中克隆了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4672bp序列,该序列包含完整的编码框、内含子和终止密码子下游的331bp。所克隆的直立型紫杆普通野生稻Pi-ta基因序列的编码区与已报道的日本栽培稻社糯(Yashiro-mochi)和元江普通野生稻相应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86%和98.78%。与社糯的Pi-ta基因相比,其编码区有4个核苷酸的差异并导致3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而内含子区域有6个核苷酸差异。对该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推导的氨基酸残基的918位为丙氨酸,属于稀有的抗稻瘟病的Pi-ta+等位基因。景洪直立型普通野生稻Pi-ta+基因因其编码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社糯有所不同,推测其抗病能力大小和抗菌谱可能与社糯的Pi-ta基因不同。直立型普通野生稻中Pi-ta+等位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改良栽培稻抗病能力提供了前期物质基础。
耿显胜杨明挚黄兴奇程在全付坚孙涛李俊
关键词:基因克隆DNA多态性
竹卵圆蝽致病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和毒力测定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筛选对竹卵圆蝽若虫具有高毒力的致病球孢白僵菌菌株,为竹卵圆蝽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分离昆虫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DNA条形码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生物测定法评价分离真菌菌株的毒力。[结果]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获得7株病原真菌,这些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ITS rDNA序列均与球孢白僵菌一致,因此,鉴定为球孢白僵菌。室内和林间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当分生孢子浓度为10^(8)孢子·mL^(-1)时,LYC10、LYC11、LYC15和LYC4菌株对竹卵圆蝽若虫的致死中时间LT_(50)分别为5.04、5.45、6.17和14.03 d;LYC11菌株林间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2.43×10^(4)孢子·mL^(-1)。[结论]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分离到7株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异,LYC10菌株的毒力最强;LYC11菌株林间的累计死亡率低于室内测定的结果。
耿显胜舒金平张亚波张威王浩杰
关键词:竹卵圆蝽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DNA条形码
幼虫取食不同寄主树种的云斑白条天牛成虫种群分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基于幼虫取食不同寄主树种云斑白条天牛的成虫补充营养行为、形态特征及遗传特性的比较,探讨不同寄主对成虫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比较幼虫取食毛白杨和美国红木岑2种寄主树种的云斑白条天牛成虫外形特征及雄性生殖器结构差异,利用选择性取食试验,观测这2类云斑白条天牛成虫对美国红木岑、野蔷薇、美国山核桃、日本珊瑚树及毛白杨5种寄主植物嫩枝的取食行为及交配行为,最后基于COI基因分析二者间遗传多样性差异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1)幼虫取食美国红木岑的云斑白条天牛和幼虫取食毛白杨的云斑白条天牛外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幼虫取食美国红木岑的云斑白条天牛雄虫腹部末端窄,呈钝角内凹状,毛稀疏,雌虫腹部末端呈弧形内凹,底部中央缺刻不明显,而幼虫取食毛白杨的云斑白条天牛雄虫腹部末端宽,呈弧形内凹状,密被毛,雌虫腹部末端呈平截状,底部中央具有明显缺刻;两者生殖器差异不明显;2)幼虫取食美国红木岑的云斑白条天牛成虫仅取食美国红木岑嫩枝,而幼虫取食毛白杨的云斑白条天牛可取食野蔷薇、美国山核桃和日本珊瑚树3种植物嫩枝,偏好顺序为野蔷薇>美国山核桃>日本珊瑚树;3)2个种群的天牛雌、雄成虫之间可相互交配,平均交配次数较同类群间存在差异但不显著(P>0.05);4)2个不同寄主源的天牛种群存在明显遗传分化,分化指数Fst=0.814(P<0.001),变异分化主要来源于种群间(83.19%)。【结论】幼虫的取食经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和生境异质性可能对云斑白条天牛成虫补充营养行为及种群遗传分化产生显著影响。
彭瀚张守科耿显胜耿显胜张威张威舒金平
关键词:云斑白条天牛种群分化交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