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亚宁

作品数:7 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隐喻
  • 3篇英语
  • 1篇动词
  • 1篇动词时态
  • 1篇动物名词
  • 1篇虚拟语气
  • 1篇意象图式
  • 1篇英语词汇
  • 1篇英语动词
  • 1篇英语动词时态
  • 1篇英语虚拟语气
  • 1篇映射
  • 1篇语法
  • 1篇语法意义
  • 1篇语法隐喻
  • 1篇语气
  • 1篇神话
  • 1篇时态
  • 1篇体验论
  • 1篇图式

机构

  • 6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财经高等...

作者

  • 7篇聂亚宁
  • 1篇刘红英

传媒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外语学刊
  • 1篇求索
  • 1篇武陵学刊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英语词汇与希腊罗马神话典故
1998年
聂亚宁
关键词:希腊罗马神话英语词汇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传说SHAKESPEARE
全文增补中
论某些英语动物名词的零复数
2003年
英语动物名词中一部分没有数的标记形式,传统上把他们归为单复数同形的名词。这些名词大部分为野生动物和鱼类名词,它们既然没有数的标记形式,也就没有数的语法范畴,而是零复数名词。以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分析,这些零复数的英语动物名词的产生与动物生活习性以及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聂亚宁
关键词:动物名词感知
水的概念隐喻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研究汉语中"水"的隐喻概念,即:运动是水,力量是水,思想是水,问题是水。分析了源语域"水"和其四个目的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聂亚宁
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被引量:37
2008年
研究了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和特点。语料的分析研究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来自人体和客观世界的互动,来自人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食物的色、香、味、质的密切互动,还和各种食物的享用处所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证的研究还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如下认知特点:转喻在其转隐喻连续体中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较大的概括性使"吃"作为源语域得到更多的凸显,较高的使用频率使"吃"具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对食物的体验面越广,"吃"的隐喻性用法也越多,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汉语文化的民族特色。
聂亚宁
关键词:体验论隐喻转喻汉语
论原型条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
2010年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条件分句可以分为原型条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在原型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表达其原来的语法意义,二者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在隐喻式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脱离了其原来的语法意义,而语法隐喻使语法符号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
刘红英聂亚宁
关键词:语法隐喻语法意义
Beyond的中心——边缘意象图式和空间概念隐喻意义初探被引量:40
2001年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隐喻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着重讨论了beyond一词的概念隐喻意义。文章指出:意象图式是构建空间概念隐喻的路径;相似是构建空间概念隐喻的认知基础。文章还揭示了人类躯体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过程。
聂亚宁
关键词:映射目标域意象图式
距离性——英语动词时态隐喻性映射的理据被引量:13
2009年
本文以认知语法学和认知隐喻学为理论框架,研究英语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隐喻,论述英语一般现在时和过去时作为隐喻的源域,是如何将其语义特征映射到虚拟语气和祈使语气这一靶域上的;其间的认知机制为"距离性",包括人际距离、心理距离和现实距离等。我们认为,不仅时间是空间的隐喻,而且空间也可能成为时间的隐喻,时空之间的隐喻映射是双向的,以期修补认知语言学过于强调"空间向时间"的单向映射。
聂亚宁
关键词:隐喻时态英语虚拟语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