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雪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13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腺炎
  • 3篇肾联合移植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肝肾联合移植
  • 2篇蛋白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异体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同种异体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外科

机构

  • 19篇福建省立医院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作者

  • 22篇肖雪明
  • 11篇游振辉
  • 8篇顾恩郁
  • 7篇林强
  • 7篇黄东航
  • 5篇陈峰
  • 5篇张爱龙
  • 5篇邹声泉
  • 5篇李建党
  • 4篇赖智德
  • 3篇王耀东
  • 3篇陈旭
  • 3篇何协
  • 3篇田毅峰
  • 3篇邱福南
  • 3篇周松强
  • 2篇王沆
  • 2篇程长铭
  • 2篇黄良祥
  • 2篇王瑞娟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腹部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The Ch...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强化治疗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危重病人95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危重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ICU及我科病房危重病人184例,均衡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和常规治疗组(B组),A组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之间,B组病人血糖>12mmol/L时追加胰岛素,维持在8.3~11.1mmol/L水平。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情况,监测免疫细胞、炎症因子以及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发生败血症和需外科手术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缩短,CD3、CD4、CD4/CD8、CRP恢复时间变短,同时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水平也降低。结论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实现目标血糖控制,可以降低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危重病人的感染及感染性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张爱龙游振辉林强肖雪明黄东航陈峰陈旭顾恩郁李华水王沆杨镇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低热量肠外营养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V600E位点突变及半乳糖凝集素-3、间皮表面微绒毛抗原、细胞角蛋白19表达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组织中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3)、间皮表面微绒毛抗原(MC)、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特征,探讨Gal-3、MC、CK19表达与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48例PTMC、7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4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甲状腺腺瘤)中Gal-3、MC、CK19蛋白表达,分析这些蛋白与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TMC组织中BRAF突变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疾病(67.6%比4.1%,P=0.000);Gal-3、MC、CK19在PTM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疾病(91.2%比8.1%、83.8%比13.5%、95.9%比4.1%,P=0.000);Gal-3、MC、CK19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07、0.000、0.036);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包膜侵犯、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00、0.005);联合检测BRAF+Gal-3、BRAF+MC、BRAF+CK19诊断PTMC的灵敏度分别为93.2%、85.1%、96.6%,并以BRAF+CK19组合检测诊断PTMC的灵敏度最高。结论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及Gal-3、MC、CK19蛋白表达有助于PTMC的诊断;联合检测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及Gal-3、MC、CK19蛋白表达有助于提高PTMC的诊断;Gal-3、MC、CK19蛋白的表达可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BRAF基因的突变可能使肿瘤更具有侵袭性,更容易发现淋巴结转移。
朱子鹏张爱龙肖雪明王瑞娟陈兴游振辉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
甲状腺术后出血37例诊疗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3-2015年笔者所在医院37例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防措施。结果:发生时间为10 min^78 h;出血原因为各种原因诱发的多种部位血管重新开放,肌肉、残留甲状腺渗血,胸锁乳突肌旁腺移植处出血。部位为甲状腺创腔、封套筋膜下和皮瓣出血。依据临床症状,5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32例再次手术止血,均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重在预防,其次做到术中彻底止血、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才能有效减少甲状腺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邱丽贞顾恩郁肖雪明黄东航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
新型的胆源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被引量:27
1998年
目的研制一种与临床胆源性胰腺炎(Bp)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电压3伏和频率20Hz的电针刺激大鼠行走于十二指肠内的胆胰管末端。结果电针刺激胆胰管1小时后,见胰腺轻微的肿胀及充血。饲养24小时后,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均明显升高,胰腺肿胀及充血明显。镜下见胰腺间质水肿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小叶内蛋白样积液;胰腺泡细胞空泡样变和局灶性坏死。结论该模型符合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它的病理生理变化更符合于临床BP的发生过程,它是一种新型的Bp动物模型。
秦仁义吴在德邹声泉肖雪明裘法祖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电针刺激
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CT、MRI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0%(3/15)、38.5%(5/13)、42.9%(3/7)、66.7%(4/6),术中B超检查的阳性率为100%(15/15)。22例中行肿瘤摘除术14例,胰体尾切除术8例。结论 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比较困难,术中B超检查准确性很高;外科手术是胰岛素瘤惟一可靠的治疗方法,肿瘤摘除为主要术式。
黄东航游振辉林强肖雪明赖智德程长铭李建党
关键词:胰岛素瘤外科手术
Clinical Study on Early Venous Glucose-free Nutrition after Hepatolobectomy被引量:1
2006年
Objective: A randomized trial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optimal nutrition after hepatolobectomy. Methods: Thirty-two patients receiving hepatolob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16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high dose fat emulsion and amino acids without glucose for 7 days after hepatolobectomy, and 1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tradition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Postoperative changes in blood glucose, lipid, amino acids and total ketone bod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ostoperative glucose and lipid levels remained norma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 free amino acids levels and utilization of ketone bod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glucose-free nutrition after hepatolobectomy could not only supply sufficient calories, but also avoid metabolic disturbance due to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glucose.
肖雪明游振辉邹声泉
关键词:METABOLISM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比较
2003年
目的:比较疝环充填式太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脂股沟疝的疗效。方法:203例腹股沟疝病人随机分成两组,97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106例行传统疝修补术。对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缅环充埃式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方法更简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疝环充填式元张力修补术是—项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传统疝修补术无法比拟的优点。
游振辉肖雪明黄东航陈旭方崇武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加脾切除术后监护及并发症防治体会
2003年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加脾切除术后监护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患者移植术后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ICU) ,对全身重要脏器功能和症状体征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正确处理。结果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腹腔内出血、移植肾周出血、积液、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细菌和真菌感染、黄疸、精神症状、双侧胸腔积液 ,均经及时正确处理后治愈。结论肝肾联合移植加脾切除术后易并发全身各重要脏器及系统的并发症。严密的ICU监护 ,合理的防治措施 ,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赖智德王耀东李建党何协邱福南肖雪明周松强田毅峰黄良祥顾恩郁
关键词:肝肾移植并发症术后监护
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总结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9例创伤性胰腺炎患者中,保守治疗8例,采取抑制胰酶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肠道应用抑菌药物、腹腔穿刺引流以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其中3例采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手术治疗21例,其中单纯被膜减压胰周围引流1例,胰腺裂伤缝合修补加引流术3例,胰尾连同脾一并切除2例,胰组织缝合修补、十二指肠修补3例,不规则性病灶切除加腹腔充分引流1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加腹腔充分引流9例,胰体断端近侧修补、闭合远侧断端与空肠套入式Roux-en-y式吻合2例。结果29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创伤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有赖于细致的临床观察、腹腔穿刺、影像学检查以及术中探查。治疗上应根据创伤的性质、胰腺及合并脏器损伤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全身的一般状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肖雪明游振辉林强邹声泉
关键词:创伤性胰腺炎
乳腺癌易感基因1、E-钙黏蛋白、p12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E-钙黏蛋白(E-cadherin)、p12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DC组织(n=156)中BRCA1、E-cadherin、p120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IDC组织中BRCA1蛋白在〉5 cm组的表达率低于≤5 cm组(12.5%比41.7%,χ^2=7.397,P=0.007),TNM分期Ⅲ期组低于Ⅰ/Ⅱ期组(23.0%比46.3%,χ^2=8.683,P=0.003),组织学高级别组低于低级别组(22.5%比42.2%,χ^2=4.963,P=0.026),分子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12.5%比41.7%,χ^2=7.397,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DC组织中BRCA1表达与E-cadherin、p120表达呈正相关(r=0.161,P=0.045;r=0.197,P=0.014)。BRCA1、E-cadherin和p120全阳性组IDC肿瘤大小、TNM分期与非全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1,P=0.019;χ^2=5.119,P=0.024),并与IDC Luminal分型有关(P=0.000),表现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ERBB2+型和Basal-like型中全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100.0%、25.3%、22.7%比12.5%)。结论BRCA1、E-cadherin和p120蛋白的异常低表达在乳腺ID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不良作用。
郑榕英张爱龙肖雪明陈峰陈兴游振辉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易感基因1E-钙黏蛋白P120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