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慧芳
作品数:
2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于燕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谢驰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柯根杰
安徽省立医院
王云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方严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近视
2篇
高度近视
1篇
断层扫描
1篇
眼视盘
1篇
视盘
1篇
视网膜
1篇
视网膜内
1篇
视网膜内界膜
1篇
视网膜脱离
1篇
手术
1篇
手术治疗
1篇
网膜
1篇
网膜内
1篇
相干光断层扫...
1篇
联合手术
1篇
联合手术治疗
1篇
裂孔
1篇
内界膜
1篇
界膜
1篇
黄斑
机构
2篇
安徽省淮南市...
1篇
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2篇
谢驰
2篇
胡慧芳
2篇
于燕
1篇
方严
1篇
柯根杰
1篇
王云
传媒
2篇
临床眼科杂志
年份
2篇
2013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无染色剂辅助的玻璃体联合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观察无染色剂辅助下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及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一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ILMP及硅油填充术的14例(14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手术后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裂孔闭合形式.结果 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4只眼(100%)(其中1只眼为单纯注入C3F8复发后再次手术的).术后视力提高11只眼(78.6%),无变化3只眼.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ILMP及硅油填充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式.术中不使用染色剂辅助,减少了视网膜毒性反应.
于燕
柯根杰
谢驰
胡慧芳
关键词:
玻璃体手术
视网膜内界膜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眼视盘的相干光断层扫描变化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来检查高度近视眼视盘周围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38例(66只眼)高度近视(屈光度D≥-6.00)患者进行分析。另外选择23只正视眼(+1.00至-1.00 D)和36只低度近视眼(<-6.00 D)作为对照。参与者均进行包括立体眼底观察、OCT检查和视野检查在内的眼科检查。进行OCT检查时,对每名患者的视盘和中心凹处进行多次水平和垂直OCT扫描。结果通过OCT在9只眼(13.6%)内发现有PDPM。PDPM眼比无PDPM眼有更高几率会发生类青光眼样视野缺损。眼底镜检查时有4只高度近视眼发现近视弧内有坑状结构,OCT检查发现相应位置处存在向玻璃体腔开口的囊状结构。30只高度近视眼(45.5%)在近视弧边缘检测到有视网膜血管微皱褶,其中16只眼在视网膜血管处有视网膜劈裂。这16只眼中有8只发现视网膜劈裂沿着颞侧视网膜血管走行向黄斑延伸,其中3只眼存在黄斑裂孔。对照眼中未检测到上述任何改变(PDPM、坑状结构、微皱褶、视网膜劈裂)。结论 OCT检查证明高度近视眼中视盘周围存在不同类型的异常。这些改变可能与高度近视眼中发生的视力受损并发症有关,如视野缺损和近视性黄斑裂孔。
于燕
谢驰
王云
胡慧芳
方严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盘
相干光断层扫描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