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胡晓红

胡晓红

作品数:83 被引量:308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文化科学
  • 20篇经济管理
  • 19篇社会学
  • 12篇政治法律
  • 8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政治
  • 19篇思想政治
  • 16篇教育
  • 14篇教学
  • 12篇政治理论
  • 12篇政治理论课
  • 12篇思想政治理论
  • 12篇思想政治理论...
  • 12篇理论课
  • 8篇社会
  • 8篇高校
  • 7篇政治教育
  • 7篇治教
  • 7篇女性
  • 7篇主义
  • 6篇学科
  • 6篇思想政治教育
  • 6篇高校思想
  • 6篇高校思想政治
  • 5篇道德

机构

  • 80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长春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吉林工商学院
  • 1篇吉林粮食高等...

作者

  • 80篇胡晓红
  • 5篇赵浚
  • 5篇王晶
  • 5篇连新
  • 5篇李美希
  • 3篇杨雪
  • 3篇孟凡辉
  • 2篇雷湘竹
  • 2篇杜雪娇
  • 2篇侯玉环
  • 1篇谷明书
  • 1篇盖笑松
  • 1篇左孟华
  • 1篇郭凤志
  • 1篇王文
  • 1篇于瑾
  • 1篇高英慧
  • 1篇张淑燕
  • 1篇白桂清
  • 1篇王迎芳

传媒

  • 8篇内蒙古师范大...
  • 8篇中共杭州市委...
  • 5篇东北师大学报...
  • 4篇妇女研究论丛
  • 4篇中华女子学院...
  • 3篇思想理论教育...
  • 3篇广西社会科学
  • 3篇思想教育研究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人民论坛
  • 2篇中学政治教学...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2篇宜宾学院学报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社会学家茶座
  • 1篇哲学动态
  • 1篇社会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价值旨归被引量:1
2021年
互联网诞生半个世纪以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按照顺势、应时、识变的策略,从网络大国逐步迈向网络强国。网络强国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头戏,也是共同构筑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步。完善互联网治理体系,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有力保障网络安全,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掌握网络宣传主动权,强化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展现了中国对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主张和新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网络治理和网络构建的最新理论成果,推动了全球互联网朝着更加安全、透明、民主的方向发展。
李美希李美希
关键词:互联网
我国网络公开课建设的前提性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网络公开课建设是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纬度,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它将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建设数字化大学的焦点。在建设网络公开课的热潮中,需要厘清"网络公开课从哪来?"和"网络公开课是什么?"这两个前提性问题。这样,才能使我国网络公开课的建设按照其本然方向发展,也能与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接轨。
胡晓红连新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共享
我国男女平等的实践探索与价值追求被引量:2
2003年
女性受压迫和男女不平等是男权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自工业社会以来,“男女平等”便作为女性解放的一个目标被提出来。在我国,男女平等还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写进宪法,这一方面显示出我国男女平等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对男女平等的实践探索。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必然会超越男女平等的初级阶段,追求男女平等的价值目标和终极关怀。
胡晓红
关键词:男女平等观念男权社会女性弱势群体人格平等
关于中学教师对中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解中学教师对中学生未来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本研究采用性别角色期望调查表调查了99名中学教师,结果发现:中学教师对男生的性别角色期望趋近于男性化,对女生的性别角色期望趋近于双性化。教师期望男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女生:快乐的、有幽默感的、自立的、有创造力的、喜欢运动的、善交际的、精干的、胆大的、心宽的、不屈不挠的、主动的、奔放的、侠义心肠的、豪放的、外向的、直性子的;教师期望女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男生:善良的、爱整洁的、洁身自好的、文雅的、和气的、纯真的、含蓄的、心细的、守本分的、安分的、温柔的、柔情的、温顺的、文静的、贤淑的。
王晓宁胡晓红
关键词:性别角色双性化中学教师
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创新——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被引量:23
2013年
教学考核既是对教师"教"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的检验。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教—考—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意在通过教学考核的改革引领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种教学模式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课堂表现考核促进参与式教学;以实践能力考核深化协作式教学;以创新能力考核带动研究型教学;以个性化考核推广网络化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考—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切实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胡晓红
关键词:教学模式
我国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2017年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旧价值观的交织与碰撞,必然会出现各类道德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价值观的引导,提高公众道德水平。要引导社会公众从公共道德、市场伦理和权利道德三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使社会公众形成良好道德习惯。
杜雪娇胡晓红
关键词:社会道德市场伦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SPOC模式的探析被引量:14
2016年
面对网络意识形态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一种慕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将为思政课的时代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表现为以学习者为中心,转换课堂教学结构形态;占领网络主阵地,打造价值观教育新武器;构建双教学场域,推动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综合立体性考核,实现综合素质科学评估。这些创新或将在未来开启思政课的教学变革,解决思政课教学如何与时代、与科技紧密接轨的问题,为国家意识形态长久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赵浚胡晓红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模式
对话 批判 超越——现代社会理论视阈中的女性主义研究及其发展
2009年
女性主义研究是在女性主义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跨越了诸多学科,吸收了各学科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笔者着重讨论在社会理论视阈中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主义理论通过与社会理论的对话,从中吸收理论资源并且给主流社会理论提供了性别的视角;除此之外,女性主义理论重点放在对传统社会理论的男权主义和性别盲点的批判上面,它表达了女性主义理论的立场和个性。新近的女性主义理论开辟出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这些话题已经得到了主流社会理论的关注和认可,拓宽了主流社会理论的研究领域。女性主义理论以其明确的问题意识、尖锐的批判锋芒和坚韧的实践精神,不仅改变着女性自身的命运,同时也弥补了传统社会理论中的性别盲点,拓展了其理论空间,表现出独特的革新力量和鲜明的理论个性。
连新胡晓红
关键词:女性主义理论
论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学要素的三维建构被引量:3
2015年
网络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利用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在网络文化中唱响主旋律,发挥传导正能量的作用,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是顺应这一新形势的重要举措,而教学要素的三维立体建构是其系统工程实施的关键,也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
赵浚胡晓红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公开课教学要素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理想
胡晓红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