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效曼
- 作品数:145 被引量:8,118H指数:46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北京医院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纹带棒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状况及耐药性调查
- 棒杆菌(coryneforms)及相关疾病的报道很多,本文对某院两年临床标本中纹带棒杆菌的分布状况及耐药状况进行了讨论,并对流行病学因素进行了分析。
- 陈东科许宏涛宣天芝艾效曼胡云建
- 关键词:临床标本耐药性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 对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北京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成人呼吸道急性感染患者的鼻咽拭子,应用液态芯片技术(xTAG RVP)对9种呼吸道病毒(含亚型共18种)进行检测,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191份样本的9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阳性样本86例,阳性率为45.0%;病毒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甲型流感病毒(FluA,26.7%,51/191)、乙型流感病毒(FluB,6.8%,13/191)、肠病毒/鼻病毒(E/R,3.7%,7/191)、冠状病毒(Cor,2.6%,5/19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1%,4/191)、人偏肺病毒(hMPV,2.1%,4/191)、副流感病毒(PIV,1.0%,2/191),未检出腺病毒(AdV)和人博卡病毒(HBoV);病毒感染率在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间、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0岁组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60岁组(χ^2=12.264,P〈0.05).呼吸道病毒感染率各月份明显不同,以1月份感染率最高,占检出病毒总数的45.3%.结论 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率在≤60岁组及1月份最高,病原体以FluA和FluB为主.
- 许宏涛李毅陈东科王和艾效曼陈雪陶凤蓉赖惠英胡云建张秀珍
- 关键词:病毒呼吸道感染成人流行病学
- 2011年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98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全国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6012株铜绿假单胞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统一材料、方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和判断标准(CLSI 2011年版),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并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15所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6 01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92.9%分离自住院患者,73.7%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4.3%。耐药性最高的医院分离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而耐药性最低的成人医院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2所儿童医院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7%;分离自门诊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5%,而分离自ICU的菌株除了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6.1%外,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3%。各医院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平均为1.8%。结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耐药性增长趋势稳定。各地区、各医院、各科室患者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施晓群孙景勇倪语星汪复朱德妹胡付品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建艾效曼杨青孙自镛陈中举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张泓孔菁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俞云松林洁
- 关键词: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耐药性
- 2008年北京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了解2008年我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我院2008年临床分离菌2538株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456株(18.0%)、大肠埃希菌336株(13.2%)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18株(11.0%);革兰阳性球菌中,金葡菌280株(11.0%)、肠球菌属163株(6.4%)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42株(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β溶血性链球菌中未见青霉素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株占15.4%。MRSA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CNS的76.7%(215/280)和69.0%(98/142)。发现5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18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52.7%,肺炎克雷伯菌为24.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已分别检出2.0%(9/456)和13.0%(17/131)的泛耐药菌株。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我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 艾效曼陶凤蓉宣天芝许宏涛陈东科胡云建
- 关键词:耐药性监测抗菌药药敏试验
-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0年华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总结2010年度华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构成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在统一方案下,收集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和山西5个省、直辖市23家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用统一标准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年共收集菌株5027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215株(32.3%),革兰阴性菌34062株(67.8%)。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别占50.6%和83.4%;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菌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其不敏感率分别为0.6%和0.1%;屎肠球菌对其不敏感菌株分别为8.2%和3.6%。共收集肺炎链球菌375株,按照颅内感染折点判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比例为88.7%;按照非颅内感染折点判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比例为6.5%。流感嗜血菌共分离出347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31.9%。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7%,9.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的耐药率分别达28.3%和56.5%。结论华北地区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开展以预防为主的有效措施。
- 艾效曼陶凤蓉许宏涛陈东科张秀珍胡云建
-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抗菌药
-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共病因素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相关因素的分析
- 2024年
- 探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肺炎患者共病因素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收集北京医院2011年11月至2023年12月218例CRKP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RKP肺炎患者携带共病个数、共病模式、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评分、合并基础疾病等指标情况,探讨各指标及共病因素与CRKP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采用Ward.D距离对患者共病病种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热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构建CRKP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模型列线图。本研究共纳入218例CRKP肺炎患者,结果显示,CRKP肺炎患者生存组和死亡组在年龄(P=0.003),合并心力衰竭(P<0.001)、心律失常(P=0.002)、慢性肝脏病(P=0.003)、慢性肾脏病(P=0.002),CCI评分(P=0.007),共病总个数(P<0.001)和共病模式(呼吸/免疫/精神心理疾病模式和心脑血管/肿瘤/代谢疾病模式,P=0.003)均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心脑血管/肿瘤/代谢疾病模式(P=0.030),CCI评分(P=0.040),合并心力衰竭(P=0.011)、合并心律失常(P=0.025)是影响CRKP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构建的CRKP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ROC曲线和验证曲线均表明列线模型具有预测CRKP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稳定性能。综上,共病因素是预测CRKP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应重视共病因素在CRKP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中所起的作用。
- 王艳崔佳王丹丹葛春悦胡云建艾效曼
- 关键词:肺炎共病住院期间死亡
- 2010年中国CHINET尿液标本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67
- 2012年
-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14所教学医院尿标本中的临床分离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10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0年1—12月各医院尿标本临床分离菌共9 301株;占临床分离菌株的19.4%(9 301/47 850)。其中革兰阳性菌2 403株,占25.8%,革兰阴性菌6 898株,占74.2%。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占49.0%;其次为肠球菌属细菌占22.1%。约68%的菌株分离自住院患者,32%的菌株分离自门急诊患者;约64%的菌株分离自女性患者,36%的菌株分离自男性患者。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以及奇异变形杆菌中的ESBLs的检出率(58.4%、59.8%和14.4%)与同期CHINET监测的检出率相仿。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的检出率粪肠球菌为0.5%(5株),屎肠球菌为2.4%(24株)。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10%;屎肠球菌除对糖肽类抗生素、利奈唑胺和磷霉素外,对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在40%~9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同期其他标本分离株略低,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对之耐药率则较低。在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少数泛耐药菌株。结论尿标本分离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肠球菌属细菌,两者约占70%。VRE的检出率为2.4%。与其他标本分离菌相比,尿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不同医院尿培养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较低,且有很大差异,提示治疗尿路感染应根据本单位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选用抗菌药物。
- 朱德妹汪复胡付品倪语星孙景勇王传清王爱敏俞云松杨青徐元宏沈继录孙自镛陈中举徐英春张小江单斌杜艳卓超苏丹虹胡云建艾效曼张朝霞季萍贾蓓黄文祥张泓孔菁魏莲花吴玲
- 关键词:尿液标本细菌耐药性监测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大肠埃希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 2010年中国CHINET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被引量:71
- 2012年
- 目的了解2010年CHINET血培养分离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有血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按统一方案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敏感试验。结果 2010年自血液标本中共获分离细菌5 64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4.3%,革兰阴性杆菌占35.6%。最常见的分离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7.0%)、大肠埃希菌(1 5.0%)、肠球菌属细菌(7.4%)、克雷伯菌属细菌(6.0%)、金葡菌(5.6%)、不动杆菌属细菌(3.9%)、假单胞菌属细菌(2.9%)、草绿色链球菌(2.9%)、肠杆菌属细菌(1.9%)、沙门菌属细菌(1.2%)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占分离菌株的94.8%。MRSA及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51.1%和56.8%。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34.3%和14.7%,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1.2%。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属细菌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1%和7.0%。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菌属和枸橼酸菌属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0~10%,但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和变形菌属细菌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达10%~20%。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8.3%~22%,但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率达57%。结论 2010年CHINET监测资料显示革兰阳性菌,尤其是CNS在血流感染中占重要地位,血培养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严重耐药,因此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抑制耐药菌传播。
- 李光辉朱德妹汪复倪语星孙景勇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建艾效曼俞云松杨青孙自镛陈中举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张泓孔菁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
- 关键词:血培养临床分离菌敏感性
- 老年住院患者与抗生素相关性的腹泻病原菌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分析引起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可疑病原菌种类及发生率。方法对186例发生AAD老年住院患者,用血培养基、中国蓝培养基、SS培养基、真菌显色培养基及艰难梭菌培养基等,对粪便进行细菌培养;用革兰染色、自动细菌鉴定仪、EIAs、PCR等进行鉴定。结果艰难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9.36%(36/186),8.60%(16/186),2.15%(4/186);真菌阳性率为27.42%(51/186),菌群失调率为36.02%(67/186)。未发现其他致病菌。结论 AAD的主要致病菌为艰难梭菌,菌群失调及真菌数量增多可能在AAD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 禹松林艾效曼胡云建
-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艰难梭菌菌群失调
- 2010年中国CHINET临床分离自无菌体液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2010年从临床分离自脑脊液及其他无菌体液(胸水、腹水、胆汁等)的细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共收集2010年临床分离的无菌体液2409株非重复的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409株非重复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 353株,占56.2%,革兰阳性菌1 056株,占43.8%。脑脊液中最常见的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其他无菌体液中最常见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CNS、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脑脊液标本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8.6%和69.7%。其他无菌体液标本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60.3%和67.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脑脊液标本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在其他无菌体液中发现17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脑脊液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2.5%和30.0%,其他无菌体液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4%和27.3%。脑脊液标本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检出10株(18.2%)、8株(27.6%)和1株(7.7%)。其他无菌体液标本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检出43株(36.8%)、18株(11.5%)、3株(2.1%)和1株(0.2%)。结论脑脊液和其他无菌体液中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CNS、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应防范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威胁。
- 张小江徐英春俞云松杨青汪复朱德妹倪语星孙景勇孙自镛陈中举胡云建艾效曼张泓孔菁贾蓓黄文祥王传清王爱敏魏莲花吴玲卓超苏丹虹张朝霞季萍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无菌体液细菌分布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