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卫国

作品数:88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会议论文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0篇烧伤
  • 19篇创面
  • 16篇瘢痕
  • 10篇皮瓣
  • 10篇疗效
  • 9篇增生
  • 9篇增生性瘢痕
  • 9篇负压
  • 8篇愈合
  • 8篇手术
  • 8篇细胞
  • 7篇引流
  • 7篇纤维细胞
  • 7篇病理
  • 7篇病理性瘢痕
  • 6篇伤患者
  • 6篇烧伤患者
  • 6篇瘢痕疙瘩
  • 6篇封闭引流
  • 6篇负压封闭

机构

  • 77篇郑州市第一人...
  • 10篇苏州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河南医学高等...
  • 2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88篇苏卫国
  • 58篇牛希华
  • 36篇娄季鹤
  • 23篇邱长虹
  • 21篇李树仁
  • 19篇陈志坚
  • 19篇吕涛
  • 18篇李永林
  • 17篇李延仓
  • 16篇王丽英
  • 15篇田社民
  • 14篇徐林刚
  • 12篇李德平
  • 9篇魏莹
  • 9篇夏成德
  • 8篇黄红军
  • 7篇张业龙
  • 5篇李允
  • 4篇林伟
  • 4篇祁强

传媒

  • 8篇第十届全国烧...
  • 5篇中华医学会烧...
  • 4篇河南职工医学...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苏州医学
  • 3篇2010年第...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2014感染...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7
  • 19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6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建立人工气道后突发支气管痉挛死亡二例被引量:5
2014年
例1 女,54岁,2012年9月25日于密闭室内因天然气爆燃致伤.收治入外院ICU病房,因呼吸困难行经口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机,伤后42 h转入我院.患者既往健康,无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史.检查:患者意识恍惚,体温38.2℃,脉搏120次/min,心率120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血压132/88 mmHg(1 mmHg=0.133 kPa);自主呼吸(频率为25次/min),双肺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和痰鸣音,pH值7.37,PaO2 54 mmHg,PaCO2 58 mmHg,Sa02 0.86;胸部CT示双肺透亮度低,弥漫性斑片状阴影,以下肺较重.携带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胃管,经鼻胃管引流出胃液呈咖啡色,隐血试验阳性,经气管导管引流出少量血性痰液.创面分布于颜面部、上肢和躯干.诊断:(1)20% TBSA重度烧伤,其中Ⅱ度16%、Ⅲ度4% TBSA.(2)胸部爆震伤.(3)重度吸入性损伤.(4)急性呼吸衰竭Ⅱ型.(5)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娄季鹤牛希华吕涛李树仁苏卫国曹大勇常双喜王锦涛李延仓陈志坚邱长虹
关键词:重度吸入性损伤支气管痉挛人工气道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经口气管插管
成批烧伤救治研究
目的探讨成批烧伤救治的合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将8批共132例患者,依时间顺序分为2组:1988~1998年的5批分为第1组,1998~2008年的3批为第2组。两组均根据"四早"原则救治,其中第2组采取网络化、程序化救治,...
牛希华张业龙苏卫国田社民娄季鹤夏成德
关键词:成批烧伤
省级烧伤网络的建立及运行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河南省烧伤诊治网络建立后的运行效果。方法建立河南省烧伤诊治网络,网络中心对诊治网络内专科医护人员进行烧伤诊治程序培训,推行烧伤诊治分级准入制。将网络诊治中心在2003-2010年间救治的1912例重度烧伤患者分为...
牛希华苏卫国娄季鹤邱长虹陈志坚李树仁吕涛
关键词:烧伤急救
文献传递
CD_(90)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CD90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20例带有正常皮肤组织的瘢痕为手术切除后的标本,经过严格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后,分为增生性瘢痕组(A组)、瘢痕交界处组(B组)及正常皮肤组(C组),每组20例。从每例标本中选取1个典型部分进行采样,构建包括60个典型组织标本的芯片蜡块,从该蜡块中切取1张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90在A、B、C组中的表达水平,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D90的阳性表达在A组与B组中均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组中阳性表达较低,与上述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生性瘢痕中,CD90阳性表达的成纤维细胞与瘢痕异常增生存在相关性。
杨炳林肖坚陈文新王合兵李永林苏卫国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CD90免疫组化
整合多学科技术治疗老年高危患者压疮
牛希华苏卫国徐林刚王丽英
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CD90、α-SMA表达的研究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CD90、α-SMA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4例、增生性瘢痕12例、正常皮肤(瘢痕边缘)16例标本,每组标本中选取特异性较强的组织块各三例,...
苏卫国李永林李冰燕
关键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CD90
文献传递
严重烧伤早期切痂术中液体管理策略探讨
目的 严重烧伤早期潜在血流动力学不稳情况下开展切痂,属高危麻醉和高危手术,输液管理是其基本和重要环节.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切痂术中液体管理策略,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方法 病例入选标准:2010年1月至2012年1...
娄季鹤胡继英苏卫国邱长虹陈志坚李延仓吕涛李树仁
乌司他丁用于烧伤脓毒症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体会
娄季鹤邱长虹李树仁陈志坚李延仓苏卫国吕涛
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CD90表达情况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检测病理性瘢痕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CD90表达情况。方法取瘢痕疙瘩4例、增生性瘢痕12例、正常皮肤(瘢痕边缘)16例标本,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不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CD90表达情况。结果4例瘢痕疙瘩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皮肤中未发现CD90阳性成纤维细胞,而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中7例有较多肥大的CD90阳性成纤维细胞,增生性瘢痕周围正常皮肤中也有少量体积较小的CD90阳性细胞。结论增生性瘢痕中CD90表达阳性的成纤维细胞可能是瘢痕增生的特异表型。
苏卫国李永林詹升华顾永平
关键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CD90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
2008年
目的建立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模型,为观察其生物学行为、研究病理性瘢痕发生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为标本,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经传2-3代后冻存、复苏细胞,观察细胞游出、增殖、复苏后活力情况等。结果7-12天左右,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游出,3周左右可以首次传代,收集2-3代细胞经冷冻、复苏后细胞活力佳,性状稳定,为合适的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模型。结论组织块培养法结合细胞冻存,可以成功建立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模型。
苏卫国李永林祁强林伟赵小瑜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