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国
- 作品数:34 被引量:221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的营养治疗(附7例报告)
- 1995年
- 报告7例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ARF)、氮质血症病人实施肠外营养(PN)治疗的体会。均用含八种必需氨基酸(EAA)的肾安、7%Vamin和氨复命等提供氮源,并以20%和10%Intralipid及适量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按“全合一”营养混合液行PN治疗,疗效满意。作者认为:①针对不同原因ARF的PN治疗,应供给足够能量和较最小需要量稍高的EAA,使体内潴留的尿素氮转而用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NEAA),进而再被用于合成蛋白质,以减少蛋白质分解,降低氮质血症;②在ARF有限的输液量中,20%Intralipid不失为一种低容量、高热能的有效制剂。
- 周鸿昌苗建国田伏洲
- 关键词:肠外营养胆道手术
- 不同途径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手术中行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金属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置入支架成功率为88.1%,并发症发生率为4.8%,中位生存时间为27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置入支架成功率为86.0%,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中位生存时间为25周;手术中胆管支架放置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中位生存时间为23周。结论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支架置入术可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方法。
- 石力汤礼军汪涛陈涛苗建国崔建峰田伏洲
- 关键词:肿瘤黄疸
- 保胆取石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6
- 2011年
-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胆取石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成都军区总医院2004年至2008年符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条件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序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经微创保胆取石术后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治疗组患者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2年,对照组患者除不用服药外,其余护理、饮食等与治疗组相同。术后2年复查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统计胆结石症状和胆囊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保胆取石术均获成功。术后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胆囊壁厚度差值、胆囊收缩功能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治疗组结石复发明显减少(P<0.05)。结论保胆取石术后患者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胆囊结石的复发有预防作用。
- 骆助林陈理国苗建国闫洪涛任建东田伏洲
- 关键词:保胆取石术结石复发牛磺熊去氧胆酸
- 滔罗特在保胆取石术后预防结石复发中的作用
- 目的: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联合口服滔罗特在预防结石复发的作用。方法:统计我科1994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两批次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患者共198例中,其中单纯手术未服用药物者100例,手术后联合口服间歇熊去氧胆酸58...
- 骆助林田伏洲闫洪涛苗建国任建东汤礼军肖乐
- 关键词:保胆取石术结石复发熊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0例体会
- 2005年
-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的经验,探讨其手术适应症、麻醉选择、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280例胆囊疾病患者实施LC手术,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2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3例,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6例,胆囊息肉5例。顺行切除胆囊109例,逆行切除胆囊10例,顺逆行结合切除胆囊160例,中转手术1例。结果280例LC中,无1例胆道损伤、肠管损伤、内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因胆囊坏疽、炎性包裹及Calot三角致密瘢痕粘连致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手术1例,1例患者术后8d出现发热腹痛,B超检查提示胆囊区包裹积液,经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后腹痛腹胀立即缓解痊愈出院。结论LC创伤小,恢复快,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适应症可适当扩大。持续硬膜外麻醉能够满足LC的需要。加强对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及应急能力,必要的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LC并发症的关键。
- 李德荣苗建国
- 关键词: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两种肝门整形胆道重建术后结石复发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对比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 (STHG)与皮下盲襻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 (SLCJ)后结石复发情况。方法 追踪随访 5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这两种手术方式治愈的病人 ,观察其胆管炎发生率和胆管结石复发率。结果 共有 13 4例病人获得随访 ,手术至随访时间平均 4年 2个月。STHG组与SLCJ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6 1%、2 1 2 % ,胆管结石复发率分别为 4 1%、17 6%。STHG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和胆管结石复发率均明显低于SLCJ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STHG术后疗效优于SLCJ。
- 张小进田伏洲黄大熔汤礼军王雨石力蔡忠红李旭苗建国赵铁军尹致良
- 关键词: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结石
- 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的营养治疗(附7例报告)被引量:1
- 1995年
- 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的营养治疗(附7例报告)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610083)周鸿昌,苗建国自1992年1月以来,我们针对7例胆道术后不同原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氮质血症的病人实施肠外营养(PN)治疗,效果满意。现结合本组病例总结并...
- 周鸿昌苗建国
- 关键词:胆管手术胃肠外营养
-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胰头癌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BD)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AME)在胰头癌患者围术期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胰头癌患者以PTBD进行术前减黄,并将患者分为单纯PTBD组(21例)及PTBD+AME治疗组(14例);PTBD组仅对患者进行胆道引流,PTBD+AME组在行PTBD胆道引流的同时静脉滴注AME1000mg/d。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肝功能变化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TBD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7例(33.3%),单纯内引流14例(66.7%);术中出血量为584±96ml,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次(23.8%)。PTBD+AME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5例(35.7%),单纯内引流9例(64.3%),术中出血量为493±84ml,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次(14.3%)。PTBD+AME治疗组手术前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手术后1周的TB、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显著低于PTBD组(P<0.05)。结论与单纯以PTBD进行术前减黄比较,胰头癌患者在围术期以PTBD进行术前减黄的同时用AME治疗能够进一步促进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
- 石力田伏洲汤礼军汪涛苗建国罗皓
- 关键词:胰腺肿瘤黄疸阻塞性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 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的营养治疗(附7例报告)
- 1994年
- 报告7例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ARF)、氮质血症病人实施肠外营养(PN)治疗的体会。全组病例均用含8种必需氨基酸(EAA)的肾安,7%Vamin和氨复命等提供氮源,并以20%和10%Intralipid及适量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按“全合一”营养混和液行PN治疗,疗效满意。作者认为:①针对不同原因ARF的PN治疗,应供给足够能量和较最小需要量稍高的EAA,使体内潴留的尿素氮转而用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NEAA),进而再被用于合成蛋白质,以减少蛋白质分解,降低氮质血症;②ARF时,在有限的输液量中,20%Intralipid不失为一种低容量、高热卡的有效制剂,应予推崇。
- 周鸿昌苗建国田伏洲
- 关键词:营养治疗胆道术后急性肾衰ARF氮质血症EAA
- 胰十二指肠联合伤的手术处理
- 2000年
- 目的 提高对胰十二指联合伤的救治能力。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从1979年3月至1999年6月手术处理的16例胰十二指肠联合损伤。结果 治愈15例。并发症6例:其中2例胰瘘,1例肠瘘,1例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出血,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死于胆肠吻合口瘘。结论 根据胰十二指肠联合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结果。
- 苗建国田伏洲周鸿昌黄大熔余波
- 关键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