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泉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相转移催化大豆油醇解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通过催化大豆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脂肪酸甲酯(FAME),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对油脂醇解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大豆油醇解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n(甲醇):n(大豆油)为6: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1.0%,35℃~40℃下反应1h。结果表明:苄基三乙基氢氧化铵是油脂醇解的有效催化剂,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甲酯产率达91%以上。
- 张志顾全荣严丽冉范晓泉李春元
-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大豆油相转移催化醇解
- 长链烷基硫酸钠(C_nSAS)的制备及C_nSAS和C_(16)SAS/NP-2对原油-水体系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SO3形成的络合物磺化高碳醇(CnH2n+1OH,n=10,12,14,16,18)制备不同链长烷基硫酸盐(CnSAS)表面活性剂,分别考察了CnSAS以及C16SA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2复配后对原油-水体系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MF与SO3形成络合物磺化高碳醇时,无大量的热释放、不产生废酸、反应速率快,CnSAS收率大于95%。在原油-水体系中加入CnSAS表面活性剂后,原油-水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降低;CnSAS的碳链越长,动态界面张力越低;在一定范围内,体系中CnSAS的浓度越高,动态界面张力越低(C16SAS除外)。C16SAS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2)复配使用可产生协同效应,降低原油-水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在C16SAS质量分数为0.13%、NP-2质量分数为0.16%时,原油-水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可达到超低值(低于10-3mN/m)。
- 严丽冉李雪范晓泉李春元顾全荣
- 关键词:SO3动态界面张力
- 合成仲丁脲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仲丁脲的方法,它采用CO<Sub>2</Sub>催化法合成仲丁脲,包括以下步骤:将氰酸钾用水溶解配成水溶液;将仲丁胺置于反应器中,加水稀释;将氰酸钾水溶液加入至仲丁胺中,搅拌混匀;向上述溶液中鼓入CO...
- 范晓泉芮必胜严丽冉李春元
- 文献传递
- 3-仲丁基-6-甲基-5-溴脲嘧啶的合成被引量:1
- 2007年
- 以仲丁胺和氰酸钾为原料,在85℃下反应2h制得仲丁脲;仲丁脲与乙酰乙酸甲酯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78℃缩合脱水24h得到3-(3-仲丁基)脲-2-丁烯酸甲酯;再与甲醇钠在68℃下环合2h得3-仲丁基-6-甲基脲嘧啶钠盐。用稀盐酸将3-仲丁基-6-甲基脲嘧啶钠盐酸化后得3-仲丁基-6-甲基脲嘧啶,之后与液溴在85℃下反应1h后得目标产品3-仲丁基-6-甲基-5-溴脲嘧啶,总产率为50.52%。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用熔点、红外、核磁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确认。
- 范晓泉芮必胜顾浩黄友林
- 关键词:仲丁胺除草剂
- 连续水分离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水分离装置,包括进液口(2)、容器(1)、溢流管(3)和出口阀(4),进液口(2)和出口阀(4)分别位于容器(1)的顶部和底部,溢流管(3)位于容器(1)的上部,在进液口(2)处安装有导液管(5),该导...
- 芮必胜范晓泉顾浩
- 文献传递
- 除草定的小试开发与工业化初探
-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除草剂——除草定的合成工艺:通过对合成工艺进行比较完整的小试,优化得到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及一系列有用的工业化参数;根据小试的工艺条件及流程,对除草剂的合成开发进行工业化设计。
合成工艺共分五步反...
- 范晓泉
- 关键词:除草剂合成工艺三废处理
- 合成仲丁脲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仲丁脲的方法,它采用CO<Sub>2</Sub>催化法合成仲丁脲,包括以下步骤:将氰酸钾用水溶解配成水溶液;将仲丁胺置于反应器中,加水稀释;将氰酸钾水溶液加入至仲丁胺中,搅拌混匀;向上述溶液中鼓入CO...
- 范晓泉芮必胜严丽冉李春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