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广杰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人文
  • 4篇文化
  • 3篇教育
  • 2篇宇宙观
  • 2篇中国文化
  • 2篇人文素质
  • 2篇人文素质教育
  • 2篇素质教育
  • 2篇国文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新课程方案
  • 1篇元气
  • 1篇元气论
  • 1篇原子论
  • 1篇院校
  • 1篇制度化
  • 1篇制度化建设
  • 1篇人文精神
  • 1篇天人合一

机构

  • 5篇中原工学院
  • 4篇郑州纺织工学...

作者

  • 9篇董广杰
  • 1篇刘红芬
  • 1篇黄乾
  • 1篇王新泉
  • 1篇李力
  • 1篇马小艳

传媒

  • 4篇中原工学院学...
  • 1篇教育艺术
  • 1篇纺织教育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四川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由来与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中国天人合一宇宙观可从天的神性、自然性,道德性、人文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渊远流长,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天人关系在夏商时期实际上是神人关系,天是万物的主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虽然仍保持着对天的敬畏之情,但天的内涵已由原始宗教时代的人格神的意义转化为道德意义。在儒家看来,天地自然有至善至美的道德价值,而人的善性即是由天地自然的至善至美的道德价值所给予和规定的,人与自然应保持一种亲善的和谐关系。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或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董广杰
关键词:中国文化宇宙观天人合一人文精神
中西科学启蒙思想的比较
1999年
西方文化空间型的宇宙观,把物质世界看成是分立的,因而形成原子论的科学思想,支撑着西方的学术文化。中国文化时空统一,时间主导的宇宙观,把世界看作是联系的,因而形成元气论的科学思想,支撑着中国的学术文化。当代科学的发展,兼取二者之长,且更加重视物质运动的联系性。
董广杰
关键词:科学启蒙原子论元气论
论天文与人文合一的文化宇宙观
2000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 ,是天文与人文合一的文化宇宙观 .天文与人文具有内在的、统一的对应关系 .在文化学上 ,天文先于、高于人文 ;在哲学价值观上 ,人文高于天文 .二者共生与共处 ,同一与统一 .探讨中国文化天文与人文的统一关系 ,对于保持人类与天地自然的持久和谐 ,对人类的未来 ,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 .
董广杰
关键词:天文人文
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被引量:1
1999年
董广杰黄乾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论中西文化不同风格的整合与超越
1996年
文章以魅力与魔力概现中西文化的不同风格.不论魔力还是魅力,都是一种创造力,都是一种创造精神.因此,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形成新的合力,实现中西文化的超越.
董广杰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创造力魔力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对在校的1236名本专科学生的问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恋爱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入党动机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董广杰刘红芬李力
关键词:大学生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成因剖析与教育对策
2012年
据统计,当前青少年刑事案件中,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占有较大比例。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使其健康成长,需要社会、教育部门等认真思考、科学谋划。文章以两个典型犯罪案例引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深入剖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成因,并提出了完善家庭的教育功能、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育职能、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政府要营造良好关爱环境等策略。
董广杰马小艳
关键词:犯罪成因教育对策
环境教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被引量:2
2005年
环境意识是现代人道德意识,是衡量21世纪人才综合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高等院校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题,是素质教育中培养人之为人的人格教育。肩负教育培养21世纪人才的高等院校,应当把环境教育纳入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范畴,要从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王新泉董广杰
关键词:人文素质环境意识环境教育
我校规范管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之谈
2009年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职责。中央强调要把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作为高质量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如何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心,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从而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董广杰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新课程方案校规制度化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