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庆裕

作品数:40 被引量:740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小麦
  • 13篇冬小麦
  • 11篇栽培
  • 6篇高产
  • 6篇高产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灌溉
  • 5篇高产栽培技术
  • 4篇水分
  • 4篇土壤
  • 4篇秸秆
  • 4篇秸秆覆盖
  • 4篇播种
  • 4篇大豆
  • 3篇首乌
  • 3篇籽粒
  • 3篇麦田
  • 3篇精播
  • 3篇缓释肥
  • 3篇高油

机构

  • 38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菏泽学院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济宁市任城区...
  • 1篇泰安市农业科...
  • 1篇泰安市岱岳区...
  • 1篇滕州市农业局
  • 1篇郓城县工力有...

作者

  • 38篇董庆裕
  • 25篇余松烈
  • 12篇陈雨海
  • 6篇于振文
  • 5篇吴巍
  • 5篇李全起
  • 5篇于舜章
  • 5篇周勋波
  • 4篇刘殿英
  • 4篇刘波
  • 4篇李向东
  • 4篇苗保河
  • 3篇史春余
  • 3篇梁太波
  • 3篇田奇卓
  • 3篇张锋
  • 3篇亓新华
  • 3篇王建华
  • 2篇吕钊钦
  • 2篇张丽娟

传媒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2篇农业知识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农业知识(致...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草药
  • 1篇杂粮作物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农机科技推广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光谱法与国标法测定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比较被引量:9
2007年
对适宜黄淮海地区种植的3种品质类型的夏大豆品种进行了密度和氮磷的组合处理,并将收获后的籽粒分别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国家颁布的标准化学测定方法进行蛋白质和脂肪的测定,结果发现,同一份样品分别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测定的结果吻合性较高,其中脂肪含量平均相差仅为-0.03%,蛋白质含量平均相差0.37%。用两种方法测得的脂肪和蛋白质数值,相关系数均大于0.91。
刘波张丽娟苗保河李向东董庆裕王凤娟李凤兰汪胜军余松烈刘立峰
关键词:大豆脂肪蛋白质近红外光谱法国标法
源库比改变对白首乌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人为改变白首乌源库比后对产量、干物质积累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白首乌为材料,在生育期内人工摘除花蕾、果实或摘除主茎分枝,以不进行处理的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和时期的叶面积系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单叶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等指标。结果:在处理后前期,摘除主茎分枝虽然对叶片减少有补偿效应,单叶光合速率上升,但叶面积系数小,功能叶负荷大,叶绿素降解快,有早衰现象,物质积累低于对照。摘除花蕾和果实处理单叶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虽有降低,但叶绿素含量高,降解速度慢,明显延缓了植株衰老,并且叶面积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光合产物供应充足,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对根部的分配显著高于对照和摘除侧枝处理,所以该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摘除白首乌花蕾能增加叶面积系数,减缓叶片叶绿素降解,延长绿叶功能期,从而可以提高干物质积累和运往根部比例,提高产量和效益。
张锋王建华余松烈陈雨海董庆裕
关键词:白首乌源库比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光合速率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重放光彩被引量:1
2010年
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原山东农学院的科研成果,上世纪70年代在滕州开始研究时,曾出现少量产量为600千克/667平方米(1亩)的田块,最高产量达638千克/667平方米,后来根据上级指示在山东省和全国推广,获显著增产,并出现不少大面积产量500~600千克/667平方米的田块,但没有见到单产70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的田块。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其主要问题是当时所采用的圆盘精播机质量不高,
于松烈董庆裕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精播机冬小麦重放
夏秋双高产小麦模式化栽培理论和农艺与农机结合技术开发研究
陈雨海董庆裕余松烈李留年迟淑筠李永庚于瑞忠冯宜勇董成江赵秉强
该成果从提高耕地周年利用率和机械化水平出发,研究了间套多熟条件下,小麦模式化栽培的理论和配套种植技术,取得了以下成果:1.理论研究成果: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了间套麦田的小气候特征、土壤特性、小麦生长发育和产...
关键词:
关键词:栽培农艺小麦玉米
甘薯施用有机—无机缓释肥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2
2005年
在甘薯栽秧之前,基施新型有机—无机缓释肥料。一方面,有利于甘薯早分枝、早结薯,增加结薯数和薯块重量,显著地提高了块根产量。另一方面,可提高块根干物质率以及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块根硝酸盐含量,有效地改善了块根品质。
王汝娟史春余董庆裕余松烈梁太波
关键词:甘薯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余松烈亓新华田奇卓于振文董庆裕刘殿英邹琦刘芳许玉敏
在小麦生产中,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大肥大水大播量大群体的传统高产栽培常造成大面积倒伏或穗头变小、病害严重而减产。该技术解决了上述难题,提高了单产。其技术核心是降低基本苗,培育壮苗,依靠分蘖成穗,建立合理群体动态结构和理想...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小麦精播小麦生产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1
1997年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冬小麦旗叶的膜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膜脂肪酸不饱和度降低,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异常,甚至裂解,质膜内陷,胞质液泡化,胞壁层次减少。表明土壤水分胁迫损害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加速其衰老进程。
许振柱于振文董庆裕亓新华余松烈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胁迫细胞膜叶肉细胞超微结构
宽幅精量小麦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幅精量小麦播种机,它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种子箱、排种器、悬挂装置、地轮、开沟器,要点是在种子箱的底部设有两根平行且成前后配置的排种轴,在排种轴上横向均匀地设有6个排种器单元,每个排种器单元由前...
董庆裕李留年余松烈
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麦田耗水特性研究被引量:29
2005年
试验于2 0 0 2 2 0 0 3年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完成,研究了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耗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够增强灌溉水的入渗能力。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秸秆覆盖减少深层底墒水(SMBS)的消耗。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的耗水强度,返青后,覆盖处理冬小麦的耗水强度大于不覆盖处理。在播种到返青期间,覆盖比不覆盖处理平均少蒸散5 2 2 5mm。返青后,覆盖处理的阶段耗水量大于不覆盖处理。
李全起陈雨海于舜章吴巍周勋波董庆裕余松烈
关键词:秸秆覆盖灌溉条件麦田耗水强度耗水特性底墒水
沟播和垄作条件下冬小麦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通过冬小麦沟播和垄作试验,结果表明,沟播小麦不同灌水处理在0 12 0cm土壤层次中水分均呈下降趋势,0 90cm层次土壤水分下降幅度较大,而10 0 12 0cm层次下降幅度较小。从沟播和垄作麦田土壤贮水量差值的分析可以看出,沟播麦田土壤贮水量要明显高于垄作麦田,沟播的同一时期沟垄间的土壤水分差异在0 90cm土层要低于垄作的,而10 0 12 0cm土层就极其相近。从沟播和垄作的土壤水分纵深分布上比较,在各处理均没有灌水的情况下,沟播和垄作同一层次不同灌水处理的土壤水分极差均出现在0 10cm ,但随灌水处理灌溉次数的增加,沟播出现较大水分差异的土层下移,出现在10 2 0cm。
于舜章陈雨海余松烈董庆裕周勋波李全起吴巍孙妮娜
关键词:水分动态变化沟播垄作冬小麦田土壤层次灌溉次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