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潇潇 作品数:22 被引量:8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南京市6774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2012-2017年6774份HIV抗体初筛、复检与确证实验的准确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初筛阳性送检样本6774份,采用两种酶标法和金标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可疑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证检测。结果:6774份初筛阳性标本经金标和酶标复检,复检双阳4821份,其中确证阳性4736份,确证阴性3份,不确定82份。金标和酶标复检单阳97份,其中确证阴性51份,阳性3份,不确定43份。2012-2017年HIV不确定率分别为1.5%,1.8%,1.9%,2.2%,2.3%,2.6%。结论:HIV初筛假阳性增多现象应引起重视;随着HIV不确定率逐年增多,需要找到快速鉴别HIV抗体的方法。 吴咏梅 许文炯 董潇潇 董晓庆 王燕关键词:HIV抗体 初筛阳性 复检 2018-2022年南京市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基因分型 2024年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南京市水痘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2018-2022年水痘疫情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核酸,荧光PCR鉴定为阳性的样本采用RT-PCR扩增其ORF22的基因片段,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水痘各基因型参考株的序列资料,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使用MEGA7和BioEdit等软件将测序结果与参考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京市2018-2022年累计发生58起由水痘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共收集咽拭子样本456份和环境相关样本26份,核酸检出率分别为52.9%(241/456)和26.9%(7/26)。以4~12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疫情高发时间为4-6月和9-12月。SNP基因分型显示,23份样本为Clade 2基因型,均属于G-G-C-C-A。结论2018-2022年南京市水痘疫情高发在幼儿园及中小学,均为Clade 2型水痘病毒引起,建议加强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以及免疫预防措施。 石利民 闵小雨 王雅倩 赵宁 董晓庆 董潇潇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基因型 暴发疫情 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方法同时对120例HIV/AIDS病人血液样本,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和PIMA分析仪检测CD4细胞计数,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120例HIV/AIDS病人CD4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PIMA分析仪为318(224~431)/μL,流式细胞仪为344(227~499)/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59,P<0.01)。CD4细胞计数≥350/μL、<350/μL、<300/μL、<200/μL组间结果Spearman相关系数r值均>0.9(P值均<0.05)。CD4细胞计数≥350/μL和<350/μL时,两种方法结果平均偏差为60.6(95%CI:-79.0~200.1)/μL和5.6(95%CI:-28.4~39.6)/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00/μL和<200/μL时平均偏差为3.9(95%CI:-26.6~34.5)/μL和0.0(95%CI:-20.2~20.2)/μ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IMA分析仪标准检测板(高值和低值)变异系数均≤1.00%。结论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结果虽略有差异,但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CD4计数<300/μL时结果可信,PIMA分析仪可用于HIV/AIDS病人CD4细胞的快速检测。 邵思莉 李叶 董潇潇关键词:HIV/AIDS 流式细胞仪 CD4细胞 南京市2015-2016年HIV抗体阳性人群中HBVHCV及梅毒感染情况 被引量:2 2018年 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梅毒传播途径相同,其中一种疾病的感染也会增加其他病原体的感染机会,而合并感染增加了疾病的复杂程度和治疗的难度。为了解本市HIV感染者合并感染情况,对2015-2016年南京市1 593例HIV感染者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许文炯 王燕 董潇潇 董晓庆 吴咏梅 张敏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 重组聚合酶扩增法在HIV-1 DNA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明确重组聚合酶扩增法(RPA)对HIV-1 DN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合成HIV-1 pol基因并克隆至pUC57载体,命名为pHIV-1-pol,作为RPA实验的阳性对照;以无RNA酶水作为阴性对照。对13例临床初诊患者进行RPR检测,并与HIV-1抗体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比较。结果:RPA方法等温扩增20 min即可有效扩增目的片段,检测浓度最低可为101 copies/μL。三份HIV Ab(-)样本及阴性对照均未产生特异性扩增,阳性对照出现了特异性扩增。RPR检测阳性结果与HIV-1抗体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患者1、2、7、10、12检测为阳性。结论:RPA方法快速简单,特异性和敏感性高。 董潇潇 王燕 董晓庆 许文炯 吴咏梅 张洪英关键词:艾滋病 用模式抗原OVA研究CTA1-DD/IgG佐剂的免疫调节作用 2014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新型佐剂CTA1-DD/IgG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经鼻内免疫抗原(鸡卵清白蛋白OVA)联合佐剂CTA1-DD或CTA1-DD/IgG复合物,用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G抗体生成和IgG抗体亚类,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脾脏抗体分泌细胞。结果:CTA1-DD/IgG佐剂在小鼠中诱导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及脾脏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能力均高于CTA1-DD佐剂;CTA1-DD/IgG或CTA1-DD作为佐剂联合OVA免疫后IgG1、IgG2a、IgG2b抗体皆提高,且IgG2a/IgG1>1。结论:CTA1-DD/IgG佐剂的免疫调节作用强于CTA1-DD,且能产生混合IgG抗体亚型,促进平衡的免疫应答。 许文炯 王燕 王璇 乔梦凯 董敏 何敏 石利民 董潇潇 恽时锋 丁洁关键词:佐剂 免疫调节 2014-2015年南京市新发现HIV/AIDS病例首次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2014-2015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首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并估计病例的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以四色荧光抗体标记610份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抗凝全血,采用单平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绝对值,计算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所得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均值:CD3^+T为(1731±823)个/μL,CD4^+T为(384±231)个/μL,CD8^+T为(1268±665)个/μL,CD4^+/CD8^+为(0.33±0.20)。21.3%病例CD4^+T<200个/μL,CD4^+/CD8^+<1的病例占99.0%。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和传播途径对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均有影响。结论:南京市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21.3%新发现病例已进入艾滋病期,应进一步加大早发现早治疗的工作力度,保证新发现病例能够及时检测CD4细胞数量,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董潇潇 许文炯 董晓庆 王燕关键词:艾滋病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南京市1例暴露感染HIV病例的溯源调查 2021年 目的明确疑似医源性感染的医务人员与暴露源HIV感染病例之间的传播关系。方法采集疑似医源性感染者和暴露源病例的血样,提取血浆RNA,逆转录及巢式PCR扩增后测序,进行基因亚型分析,计算基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疑似医源性感染的医务人员的HIV基因亚型为CRF-01AE重组亚型,暴露源病例为CRF-07BC重组亚型,两者pol区、gag区和env区的基因距离分别为0.135、0.187、0.319,均大于各自与其对应相似株的基因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该医务人员与其暴露源HIV感染病例不存在传播关系。 董潇潇 许文炯 乔梦凯 毛子晴 张洪英 王燕 吴咏梅关键词:艾滋病 261名南京地区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及免疫情况与分子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分析HIV感染者的感染特征、免疫状况以及分子亚型,为MSM人群的HIV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12月期间招募的MSM问卷信息,检测样本HIV抗体,追踪HIV阳性感染者并再次采集血样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分子亚型。结果本次研究涉及MSM共261名,78.93%年龄<35岁,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大专及以上(66.28%)。HIV感染率为9.96%;大专及以上学历HIV感染率(6.94%)较低,合并梅毒感染者HIV感染率(30.95%)则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M人群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362.20±216.53)个/μL。该人群的HIV感染流行亚型主要为CRF01-AE(42.86%)和CRF07-BC(35.71%)。结论南京市MSM人群的HIV感染率较高,且低文化程度和感染梅毒(TP)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可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人群中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优势毒株依旧为CRF01-AE和CRF07-BC,今后需加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董潇潇 许文炯 朱正平 王燕 董晓庆 乔梦凯 吴咏梅 张洪英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分子亚型 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掌握南京地区近5年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率,分析YMSM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危险因素。方法利用2013-2017年南京市MSM人群横断面调查研究,筛选其中16~24周岁YMSM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调查的YMSM共1029名。以未婚、汉族和自我认同为同性恋为主,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73.66%。HIV、现症梅毒和既往梅毒总感染率分别为8.65%、4.18%和8.84%,5年间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YMSM通过网络寻找性伴的比例从63.96%上升至73.86%;最近半年发生无保护性肛交(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UAI)比例从55.86%下降至36.93%,最近一次肛交安全套使用比例从62.00%上升至8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近半年发生过UAI、YMSM性角色为被插入方和双重角色、现症梅毒感染是YMSM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市Y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YMSM接受过高等教育,今后应长期持续学校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综合措施的落实。应积极开发针对YMSM的网络干预措施和方法。坚持使用安全套和及时规范诊疗性病是降低YMSM人群感染HIV的关键措施。 朱正平 徐园园 吴苏姝 刘黎 李昕 许文炯 董晓庆 董潇潇 李小杉 卫平民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梅毒 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