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长苗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饲用复合益生菌粉剂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 2013年
- 目的建立饲用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复合益生菌粉剂工业化生产线。方法采用液-固态二步发酵法扩增益生菌,采用低温抽湿法干燥益生菌,采用GMP规范控制杂菌污染。结果确立了饲用复合益生菌粉剂规模化、连续化、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技术参数。结论本研究为饲用复合益生菌粉剂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方法、规程和示范。
- 蒋长苗吕李明丁建华王学善吴代圣
- 关键词:饲用益生菌杂菌污染
- 抗仔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高免血清γ球蛋白注射液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4
- 1995年
- 抗仔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高免血清γ球蛋白注射液的研制与应用蒋长苗,丁建平,刘旭光(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合肥230036)为了开辟兽医生物制品资源,寻找用生物学方法防治仔猪黄、白痢和仔猪副伤寒的有效途径,我们修鉴了国内外的有关经验,研制了抗仔猪大...
- 蒋长苗丁建平刘旭光
- 关键词:猪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
- 腹泻家兔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粪便乳酸含量的关系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定量检测了健康家兔与腹泻家兔肠道菌群变化及其粪便乳酸含量.结果表明,腹泻家兔肠道产乳酸菌和粪便乳酸含量比健康家兔显著升高.
- 蒋长苗刘旭光丁建平
- 关键词:家兔腹泻肠道菌群乳酸兔病
- 微生态血粉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利用黄牛血液为主要原料开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生理功能的微生态血粉。方法采取多株益生菌发酵黄牛血液制成的微生态血粉,其粗蛋白含量达35.6%,含益生菌活细胞5×108个/克。结果动物饲养结果表明:微生态血粉在95%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能提高肉鸡增重6.1%。临床试验表明,微生态血粉对鸡白痢和仔猪白痢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94.5%和89.6%。结论微生态血粉原料丰富,技术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治疗效果好。
- 周晓琳盛晓蓉吴纳新何素冰彭卫琴付先翠周晓荣蒋长苗丁建平刘旭光
- 关键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
- 草鱼肠道正常菌群与肠炎病原菌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8
- 1992年
- 本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二龄健康草鱼和肠炎草鱼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四种优势常居菌及草鱼肠炎病原菌——点状产气单胞菌进行了定量检测。同时,对草鱼肠道中厌氧菌和需氧菌比值也进行了测算。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阐明了点状产气单胞菌与肠道正常菌群的量变关系,提出了两个回归计算式。另外,还从微生态学角度,对草鱼肠炎的发病机理和生物防治进行了讨论。
- 蒋长苗鲍传和马元山
- 关键词:肠道正常菌群草鱼肠炎病原菌
- 淮北地区黄牛不孕症研究──Ⅰ·临床学调查
- 1997年
- 查明了淮北地区鲁西黄牛初情期等10项生殖生理参数;证实不孕症发病率为26.3%及其分类,;应用微生态方法定量检测不孕牛阴道菌群。
- 徐良玉蒋长苗章孝荣李郁张德群关玉堂刘俞李朝龙徐荣平刘建勋王同仁
- 关键词:黄牛不孕症生殖生理阴道微生态牛病
- 自然腹泻黄犊牛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粪便乳酸含量的关系
- 1989年
- 犊牛腹泻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菌群紊乱和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率降低是新生犊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因。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淮北地区黄犊牛腹泻的发生是否与肠道菌群紊乱、乳酸利用率降低有关。
- 蒋长苗王淑军张德群郭宏学孙彩堂高斌
- 关键词:犊牛腹泻肠道菌群紊乱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菌群变化
- 不孕症黄牛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其在治疗上的应用被引量:4
- 1997年
- 以淮北地区黄牛为对象,定量检测了正常繁育母牛和不孕症母牛各10头的阴道分泌物菌群。正常繁育母牛和不孕症母牛阴道菌群的主要菌类相同。前者需氧菌分离率40%,平均密度<106/g;厌氧菌分离率80%,平均密度>108/g;优势菌为乳杆菌。后者需氧菌分离率80%,平均密度>107/g;厌氧菌分离率50%,平均密度<106/g;优势菌为表皮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不孕牛阴道优势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氯霉素高度敏感,对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等不敏感。根据上述结果,分别应用氯霉素和中药方剂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的不孕母牛进行了治疗试验,以子宫内膜炎症状消失并受胎为指标,氯霉素治疗的总有效(受胎)率为88.8%(191/215),平均用药1.3次;中药方剂的总有效(受胎)率为85.5%(65/76),平均用药次数1.4次。
- 徐良玉蒋长苗李郁蔡良清关玉堂李朝龙丁爱荣刘亚
- 关键词:黄牛不孕症阴道微生态药物敏感试验
- 淮北地区黄犊牛腹泻症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对采自安徽、河南两省淮北地区的黄犊牛腹泻粪样进行电镜观察,轮状病毒检出率48.33%;用RIHA检测粪样,阳性率37.1%;PAGE法检查,出现典型轮状病毒核酸电泳图谱,检出率62.5%;用RIHI检测母牛血清中轮状病毒抗体,阳性率86.7%。用牛轮状病毒细胞适应毒进行人工复制疾病试验,获得成功。据此,该病鉴定为轮状病毒病。用牛丙种球蛋白和牛血干扰素试验性治疗,治愈率分别为95.27%和91.89%,疗程均在2天以内。本文还比较了该病病原检测方法,认为RIHA法快速、灵敏、特异、简便。
- 张德群徐良玉曾明华蒋长苗唐兆新郭赞周江杰元何孔旺
- 关键词:牛犊腹泻轮状病毒
- 猪源抗禽霍乱高免血清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
- 1996年
- 猪源抗禽霍乱高免血清的研制与应用丁建平刘旭光蒋长苗(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230036)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较大。我省中西部地区是禽霍乱高发区,可能由于菌株差异和/或菌型变异以及疫苗保护期短等方面的原因...
- 丁建平刘旭光蒋长苗
- 关键词:禽霍乱血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