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林
- 作品数:23 被引量:88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南省2006~2010年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6~2010年疟疾的流行情况。方法选取海南省2006~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上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及相关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9 84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3.63/10万;疟疾患病的男女比例约为3:1;疟疾病例以31~45岁年龄段最多,构成比为43.76%;疟疾病例主要以农民为主,占62.48%。结论海南省疟疾的防控措施得当,疟疾发病得到有效防控,自2006年以来疫情逐年下降。
- 刘莹王光泽胡锡敏蔡红林王善青
- 关键词:疟疾疫情
- 海南省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方法将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全年的疟防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2010年海南省全年血检180 529人次,确诊疟疾的病例28例(均为间日疟);其中流动人口疟疾血检21 588人次,发现疟疾病例18例(均为间日疟)占全省确诊病例的64.3%、比2009年的51例减少了33例,降幅为64.7%。海南省的流动人口发病15例占83.3%,广东0例、广西1例占5.6%、其他省(区)2例占11.1%。2010年疟疾疫情比较平稳,疟疾病例比较集中在3~9月份,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海南省检测到出国回归2例疟疾患者,比2009年增加1例。结论海南省流动人口的疟疾发病疫情虽然平稳下降,但仍占有疟疾发病较大的比例,而且从2010年始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疟疾发病构成比呈相反比例,更加突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要特别关注出国务工或经商感染疟疾而回来的流动人口,这些输入性疟疾病例,可能对海南省疟疾防治工作构成新的威胁。
- 朱其先蔡红林
- 关键词:流动人口疟疾感染
- 海南省5市县按蚊分布调查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定安县、屯昌县及临高县按蚊的分布现状。方法采用牛帐法于2011年4~5月在这5市县的山区、丘陵及平原三类环境中选取15个村庄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按蚊13种2 939只,其中嵌斑按蚊所占比例最高,达58.9%(1 731/2 939),其次为中华按蚊,达26.0%(761/2 939)。主要媒介微小按蚊仅在屯昌2个调查点捕获;另外在海口演丰镇捕获嗜人按蚊。结论中华按蚊及嵌斑按蚊是我省主要按蚊种类;微小按蚊的种群密度可能处于较低水平,分布点也可能在减少;但嗜人按蚊的分布点可能在扩大。
- 孙定炜王枫王善青胡锡敏王光泽曾林海李善干蔡红林林绍雄刘莹
- 关键词:按蚊
- 海南省疟疾病人诊治和血检情况调查
- 2003年
- 目的 掌握海南省疟疾病人诊治和血检的实际情况 ,为修订疟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疟区不同的 4个县部分地区达国家疟疾疫情报告诊断标准的疟疾病例 ,进行个案调查。 结果 个案调查 160 6例 ,疟疾病人选择县级医院、乡级医院、村队诊所、个体诊所、自己购药治疗的比例分别是 7 1%、41 0 %、2 0 7%、2 2 2 %、9 0 % ,疟疾病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选择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县级医院、乡级医院、村级诊所、个体诊所的疟疾病人血检率分别为 68 4%、3 4 0 %、1 2 %、16 2 %。统计分析不同疟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疟疾病人血检确诊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结论 疟疾病人对医疗机构多样化选择 ,各级医疗机构疟疾病人血检率低和差异大 。
- 王光泽王善青陈文江李才旭蔡红林
- 关键词:疟疾血检
- 海南省2010~2011年抗疟工作报表质量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2010年及2011年抗疟工作报表的报告质量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并整理海南省近两年来14个市县上报的常规抗疟月报表和常规季节性抗疟报表。使用Microsoft Excell 2003数据的录入和整理,计算报表的上报率、及时率、符合率。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常规抗疟月报表上报率(χ2=8.599,P<0.05)和及时率(χ2=6.463,P<0.05)均低于2010年,2011年符合率(χ2=8.351,P<0.05)高于2010年。季节性抗疟报表上报率两年相同,符合率(χ2=0.087,P>0.05)2011年低于2010年1.82个百分点。结论抗疟工作报表报告质量不理想。建议不断完善该系统监测报告,提高报告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满足抗疟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需要。
- 王善青孟文芳王光泽蔡红林胡锡敏
- 关键词:疟疾报表
- 海南省疟疾联防20年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和评价海南省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疟疾疫情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1991~2010年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疟疾疫情报表、流动人口报表、血检登记表和疟疾监测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海南省14个联防市县20年共报告疟疾病人94 314例,死亡34例,年平均发病率92.4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3/10万,占全省疟疾发病病例的98.58%,占全省疟疾死亡病例的94.44%。疟疾发病从1991年的8 920例下降到2010年的74例,降幅为99.17%。海南省疟疾联防区本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3 319 846人次,检出疟疾阳性62 369例,阳性率为1.89%。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643 468人次,检出疟疾阳性29 144例,阳性率为4.53%,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1.85%,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明显高于本地居民(χ2=16787.07,P<0.01)。结论海南省通过连续20年的疟疾联防,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 王光泽王善青胡锡敏朱其先曾文蔡红林李雨春蒙锋
- 关键词:疟疾联防流动人口
- 海南省2000-2003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在我省2000-2003年患疟疾情况,为今后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各市县对外来和本地流动人口进行登记管理及血检的结果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3年,流动人口疟疾血检阳性病例分别为773例、845例、857例、1426例,阳性率分别为2.15%、2.49%、2.46%、4.17%。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福建、贵州六省(区),主要分布在我省的琼中、保亭、白沙、乐东、东方、五指山、昌江、万宁八市县,感染疟疾例数占外来人口疟疾感染病例的90.00%。季节性分布明显。结论加强海南省疟区流动人口尤其是进入高、中疟区的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
- 李才旭陈文江蔡红林
- 关键词:流动人口疟疾感染
- 1993年~1997年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发病态势分析
- 1999年
- 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几年对“四热”病人进行血检了94458人次,检出阳性3649例,阳性率3.86%.年均发病率721.9/10万,1997年发病率381.8/10万比1992年发病率1547.0/10万下降了53.34%或72.16%。在10个试点中除了群英与毛阳点外余各点均在不同程度下降。居民疟原虫调查共调查了23371人次,带虫率1.11%。
- 蔡红林蔡祖芳
-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按蚊
- 2010年海南省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2010年海南省报告疟疾78例,发病率为0.09/万,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高于本地居民,居民抗体阳性率高于学生,现症病例均得到规范治疗,间日疟根治服药率为96.56%,高危人群预防服药率为94.15%。杀虫剂喷洒4 086户,保护人口26 843人;杀虫剂浸泡/喷洒蚊帐153 116顶,保护人口250 851人。2010年海南省消除疟疾措施有效,但应加强疟疾疫情报告、病例核实、疫点处理、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疟疾监测等工作。
- 王光泽王善青胡锡敏蒙锋李雨春曾文蔡红林
- 关键词:疟疾疫情
- 海南省1996~2000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和分析海南省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的状况 ,为加强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1996~ 2 0 0 0年进入疟区的流动人口的血检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来流动人口发病数占全省疟疾病人数由 1996年的34.45 %( 12 41 36 0 2 )上升至 2 0 0 0年的 48.38%( 774 16 0 0 ) ;流动人口的血检阳性率比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高 ,分别为 3.0 0 %和 1.71%。结论 流动人口的疟疾是影响当前海南控制疟疾的主要问题 ,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管理工作。
- 蔡红林
- 关键词:疟疾流动人口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