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尤文肉瘤
  • 2篇肉瘤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诱导
  • 2篇球形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免疫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Β-TCP
  • 2篇DC疫苗
  • 2篇初步临床应用
  • 1篇多孔支架
  • 1篇多孔支架材料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植入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陈国景
  • 6篇袁伟
  • 6篇王臻
  • 5篇芦斌
  • 4篇马超
  • 2篇桑宏勋
  • 1篇张小军
  • 1篇李爱民
  • 1篇朱以芳
  • 1篇马超
  • 1篇吕荣
  • 1篇王林
  • 1篇白峰

传媒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体外诱导尤文肉瘤DC疫苗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鉴定及初步临床应用报告
目的探讨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及临床初步应用的效果。方法分离尤文肉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为DC细胞。Trizol法提取患者尤文肉瘤细胞总RNA,总RNA转染DC并于体外诱导...
芦斌桑宏勋王臻陈国景马超袁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尤文肉瘤肿瘤免疫
文献传递
球形β-TCP生物陶瓷的生物学性能观察被引量:10
2008年
究球形多孔β-TCP生物陶瓷体内植入后的生物学性能。将球形β-TCP生物陶瓷(直径2cm,孔径(500—600)μm,内连接径(110—150)μm)植入成年新西兰兔的腰背肌筋膜袋中。术后1、2A、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扫描电镜检查。植入材料未见炎性反应。术后1周细胞迁入;2周出现胶原纤维和幼稚的血管芽;4周时血管、胶原纤维数量增多;8周时大孔周边出现新月形新生骨和类骨质;12周时材料明显降解,组织内见成熟的血管及骨组织。球形多孔β-TCP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其成骨过程为膜内成骨,血管化受内连接孔限制。
马超王臻卢建熙吕荣陈国景芦斌袁伟
关键词:Β-TCP生物陶瓷生物学性能
体外诱导尤文肉瘤DC疫苗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鉴定及初步临床应用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及临床初步应用的效果。方法:分离尤文肉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为DC细胞。Trizol法提取患者尤文肉瘤细胞总RNA,总RNA转染DC并于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克隆扩增。RT-PCR方法检测肿瘤总RNA加载的DC细胞内EWS-FLI1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杀伤活性。在试验成功基础上,将成熟DC疫苗接种患者并测定免疫学OKT值。结果:RT-PCR测定显示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细胞可以提呈肿瘤特异性抗原,并特异性地表达其特有序列EWS-FLI1。经总RNA转染的DC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均上调,转染后的DC可显著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携带EWS-FLI1抗原的靶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LAK细胞和未经转染的DC。经疫苗免疫的患者血清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尤文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可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并在临床初步证实可提高尤文肉瘤患者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力。
芦斌桑宏勋王臻陈国景马超袁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尤文肉瘤肿瘤免疫
钛合金经皮植入式假肢骨内固定植入体表面经生物陶瓷改性后与骨整合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对钛合金经皮植入式假肢的的骨内固定植入体表面进行生物陶瓷改性,以研究经改性过的植入体与其宿主骨整合的能力。采用羟基磷灰石喷涂和微弧氧化两种生物陶瓷改性工艺,对骨内固定植入体进行改性处理,将改性过的植入体植入山羊后腿胫骨,术后8周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见两种生物陶瓷改性的植入体均可与宿主骨形成严密整合。计算宿主骨组织与植入体整合率,发现经生物陶瓷表面改性的植入体与宿主骨组织整合率显著高于未经生物改性的对照组植入体(p<0.01),而羟基磷灰石喷涂组和微弧氧化组与宿主骨整合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羟基磷灰石和微弧氧化两种陶瓷层都具有很强的诱导骨生成能力,经其表面改性的骨内固定植入体能与宿主骨形成紧密整合。
陈国景王臻袁伟芦斌马超张小军
关键词:钛合金微弧氧化骨整合
新型骨组织工程体内生物反应器内晶体液交换规律
2007年
建立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体内生物反应器,观察该生物反应器内的晶体液及溶质交换指标,评价该体内生物反应器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细胞培养的可行性。①将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为含和不含不锈钢支撑架的两组。在每只白兔背部利用筋膜建立一个含或不含不锈钢支撑架的筋膜囊袋(生物反应器)。按统一标准构成2cm×2cm的筋膜包囊。②24h后经检验筋膜囊袋确认密闭性良好,再向囊袋内内注入2mL生理盐水。③在注入生理盐水后0h、1h、2h、3h、4h时间点,在直视下抽吸残余液体,测定液体量后再测定残液内Ca2+,PO43-,Na+,K+,Cl-等离子浓度和pH值,同时测定兔血浆相应离子浓度。此新型体内生物反应器内在注入晶体液后,迅速和血浆进行溶质交换,随时间推移晶体液内离子成分浓度向血浆靠近,4h后晶体液基本吸收完全,含支架组与不含支架组的晶体液吸收速率不存在差异(P=0.067),初步测定晶体液吸收速率为:0.125mL/(h·cm2)。说明此新型体内生物反应器内晶体液渗透速率较快,能和体内内环境之间进行快速的物质交换,同时培养器容积可以满足培养长节段人工骨的需要,具备进行体内组织工程骨细胞复合结构中细胞营养交换的基本要求。
袁伟王臻卢建熙朱以芳李爱民陈国景
球形多孔支架材料体内血管化的量化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球形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植入体内后的血管形成情况。[方法]选择成年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只兔植入一个球形β-TCP材料(直径2cm,孔径500~600μm,内连接径110~120μm),于术后1、2、4、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定量分析血管长入情况。[结果]术后1周未见新生血管。术后2周,支架外周见细小幼稚的血管。4周时,为血管化的第一个高峰,与2周比血管数量增加(P<0.05)。8周时,血管数及直径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为第2次血管化高峰,见粗大成熟的血管,与其他时间比血管直径增大(P<0.05)。[结论]血管化分阶段进行,即早期数量的增加和后期质量的提高。材料的结构和降解特性影响血管化。
马超王臻卢建熙白峰王林袁伟芦斌陈国景
关键词:Β-TCP血管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