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彬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诉讼
  • 2篇刑事
  • 2篇刑事悬赏
  • 2篇刑事悬赏制度
  • 2篇悬赏
  • 2篇招安
  • 2篇诉讼标
  • 2篇诉讼标的
  • 2篇律师
  • 2篇民事
  • 2篇民事诉讼
  • 1篇寻租
  • 1篇寻租理论
  • 1篇预防性
  • 1篇真理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指导
  • 1篇政府指导价
  • 1篇证人
  • 1篇职权

机构

  • 6篇华东政法学院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8篇袁彬
  • 1篇闫召华

传媒

  • 2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行政与法
  • 1篇公安理论与实...
  • 1篇天津律师
  • 1篇贵州警官职业...
  • 1篇中国公证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年份

  • 6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由误区走向真理——浅议诉讼标的的理论误区
2004年
诉讼标的作为民事诉讼的对象或客体 ,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同时 ,诉讼标的又是一项具有着极其深奥的法律底蕴的理论 ,许多学者难以真正认清它的内涵。更何况 ,中国大陆民事诉讼法学界目前对诉讼标的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还远远没有展开 ,远远没有深入。这一切不仅使得诉讼标的在司法实践中遭到忽视 ,而且在学理上也产生了一系列理论误区。这些误区涉及诉讼标的理论之根本 ,如不尽快纠正将会导致诉讼标的理论进入“死胡同”。
袁彬
关键词:诉讼标的民事诉讼诉讼请求法律效力
招安“民间刑事悬赏” 整合刑事悬赏制度被引量:2
2005年
在我国,刑事悬赏制度虽然已经有法可依,但存在单一化启动的缺陷,实质上是“依职权式刑事悬赏”;公民个人刊登悬赏通告缉拿凶犯,即“民间刑事悬赏”,是新近出现的现象,它具有双重属性,需要建立合理的配套制度方能发挥其优良的效用。把握两者的结合点,融合“民间刑事悬赏”与“依职权式刑事悬赏”,建立具有“依职权”和“依申请”二元启动模式的刑事悬赏制度,应当是我国刑事悬赏制度改革的方向。
袁彬
关键词:刑事悬赏制度
诉讼保险:二十一世纪新型诉讼救助被引量:10
2004年
诉讼费用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 ,它甚至关系到司法制度的根本。但长期以来该制度却始终未受到重视 ,立法和实践中问题重重。很多人由于不合理的诉讼费用而不能或不愿进入诉讼 ,出现了“费用排斥诉讼”的现象。传统诉讼救助措施的不得力呼唤着新制度的诞生。结合微观经济理论 ,建立诉讼费用保险机制 (简称诉讼保险机制 ) ,让多数人来分担诉讼费用的风险 ,实现诉讼费用的微观自救 ,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袁彬
关键词:诉讼保险诉讼费用民事诉讼收费制度诉讼行为保险费率
寻租理论与我国的律师收费制度改革被引量:3
2005年
寻租理论对于律师收费改革中的某些消极现象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律师服务收费办法的制定与政府指导价标准的设立是政府对市场调节的一种行政干预,不可避免地导致寻租机会和寻租活动。正确界定政府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使其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寻租现象的产生,已成为律师收费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闫召华袁彬
关键词:寻租律师收费制度政府指导价
公证人的角色定位被引量:3
2005年
公证制度是一项世界各国普遍确认的预防性司法制度.现代社会,一项良好的公证制度犹如一台社会关系稳定器,对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证制度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袁彬
关键词:角色定位公证人公证制度司法制度预防性稳定器
既判力客观范围再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既判力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它以其客观范围为核心。既判力客观范围是以确定判决中所裁判的诉讼标的为限的,它涉及诉讼标的、判决理由、诉权等多项诉讼法学理论,是研究既判力理论必须经过的桥。在诉讼标的和诉权理论不断发展,判决理由进一步充实化的今天,对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再研究也势在必行。
袁彬
关键词:既判力诉讼标的判决理由
谈谈律师事务所的品牌
2005年
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品牌是指律师事务所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法律服务水平已居行业领先地位.并占有一定的市场分额.且已为社会公众及业内所广泛认同。品牌是对律师事务所整体形象的社会评价.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应和无形价值,对于提升律师事务所的业务竞争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是律师事务所长远发展的根本。
袁彬
关键词:律师事务所社会公众市场分额服务水平无形价值社会评价
招安“民间刑事悬赏”,整合刑事悬赏制度被引量:1
2005年
在我国,刑事悬赏制度虽然已经有法可依,但存在单一化启动的缺陷,实质上是“依职权式刑事悬赏”;公民个人刊登悬赏通告缉拿凶犯,即“民间刑事悬赏”,是新近出现的现象,它具有双重属性,需要建立合理的配套制度方能发挥其优良的效用。把握两者的结合点,融合“民间刑事悬赏”与“依职权式刑事悬赏”,建立具有“依职权”和“依申请”二元启动模式的刑事悬赏制度,应当是我国刑事悬赏制度改革的方向。
袁彬
关键词:刑事悬赏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