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棣
-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与消化道激素的相关因素分析
- 1997年
- 通过放免法测定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与非幽门狭窄各10例术前术后、喂养前后的血清胃泌素和血浆生长抑素的浓度,发现幽门狭窄患儿胃泌素水平术前明显高于术后。P
- 余世耀王俊许德棣葛莉董其刚
-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幽门狭窄激素
- 经肛门一期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评估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评估新型经肛门一期拖出术 (TAS)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方法先天性巨结肠47例 ,其中短段型 4例 ,普通型 40例 ,长段型 2例 ,全结肠型 1例。手术用Grob术式 2 5例 ,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 (LS) 6例 ,TAS术 16例。回顾性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合并症和平均住院费用等。 结果TAS手术时间短 (平均 90min) ,术中出血少 ( 2 5ml左右 ) ,术后 3~ 7d即可出院 ,住院费用也低于LS及Grob组。本组随访率( 31 4 7) 6 5 .9%。TAS与LS一样术后合并症少。 结论TAS术优点是不用开腹 ,创伤小 ,手术简便 ,费用少 ,术后肠粘连等合并症少 ,但对年龄大、病变段长儿童操作困难。
- 施诚仁余世耀励楚刚王捍平蔡威许德棣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手术
-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一期拖出术的评估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观察经肛门一期拖出术(TAS)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近、中期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先天性巨结肠患儿63例行TAS治疗,随访51例(81%),随访时间3月-4年结果术后1周内有肛周炎38例,小肠结肠炎5例,肛门黏膜外翻2例,吻合口狭窄2例,排便失禁2例。术后6个月,大便次数>5次/d有45例,1-3次/d有6例,随术后时间推延,大便次数逐渐减少。结论TAS的优点虽多,但仍存在小肠结肠炎、肛周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 余世耀施诚仁励楚刚王捍平葛莉许德棣张驰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症患儿小肠结肠炎肛周炎
- 核素淋巴显像在诊断儿童乳糜胸腹水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在诊断儿童乳糜胸腹水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乳糜胸腹水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行核素淋巴显像,4例行CT成像,胸腹部X线检查42例次。根据图像报告进行比较。结果6例核素淋巴显像中5例呈阳性,确诊为乳糜胸腹水,并能提示大致漏出部位。1例阴性。结论核素淋巴显像在婴儿及儿童诊断乳糜胸腹水中具有定性及大致定位的重要作用。
- 励楚刚傅宏亮许德棣施诚仁
- 关键词:乳糜性腹水放射性核素显像儿童
- 巨结肠根治术后小肠结肠炎──有关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0
- 1994年
- 1982~1992年采用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03例,其中16例(6.43%)发生术后小肠结肠炎。分析有关因素,发现性别、手术时年龄、无神经节细胞肠段长度及根治术类型等对其发生影响不大,但与吻合口狭窄及术前小肠结肠炎的发生、肠炎发作与再根治术之间间隔的时间密切有关。观察术中拖出结肠段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提示拖出肠段明显炎性改变是发生术后小肠结肠炎的病理基础,并对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 施诚仁佘亚雄蔡威许德棣华剑虹张忠德
- 关键词:巨结肠先天性小肠结肠炎
- 高位无肛术后肛门失禁生物反馈训练──介绍一种简易便携式生物反馈训练器的治疗
- 2000年
- 目的:了解生物反馈训练对高位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6例先天性高位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用两种生物反馈仪训练6周,12周后.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后作肛直场测压评估.结果:16例病人中11例临床评分有改善,占 68.7%,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较前有进步.尤其是肛管最大收缩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持续时间有明显进步,两种生物反馈仪在客观指标肛门测压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对高位无肛术后,大便失禁患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携式的生物反馈仪.因体积小,价廉更适于家庭训练。
- 吴燕施诚仁陈其民许德棣王玲华潘伟华
- 关键词:大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
- ERCP和MRCP在儿童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与评估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经内窥镜十二指肠孔头插管进行胰胆管造影 (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我国小儿胰胆疾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分析 41例接受ERCP检查的患儿B超、CT、ERCP和MRCP的检查结果和ERCP的并发症 ,并和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RCP显示 36例胆总管扩张 ,3例胆总管结石 ,1例反复发作的胰腺炎 ,胰管扩张 ,1例阴性 ;MRCP检查 2 3例 ,胆管扩张 2 0例 ,胆总管结石 2例 ,阴性 1例。ERC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5 .1%、97.4% ;MRC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94.6 %、94.8% ;3例发生ERCP后并发症 ,主要是胰腺炎 ,发生率为 4.6 %。结论 ERCP和MRCP对小儿胰胆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 余世耀张弛施诚仁王捍平励楚刚许德棣葛莉吴燕
- 关键词:ERCP儿童胆胰疾病NMR成像
-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囊内压力与囊肿形态关系探讨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囊肿内压力、胆总管开口位置与囊肿形态及病因的关系。方法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患儿25例 ,年龄(6.3±0.7)岁。ERCP或MRCP下测共同通道长度 ,术中测胆道内压并行胆汁淀粉酶测定。结果25例中Ⅰ型14例 ,囊肿直径平均(7.8±1.3)cm ,胆总管压力平均(22.3±11.8)mmHg,共同通道长度平均(1.9±0.6)cm ,胆汁淀粉酶浓度平均(4453.7±1452.5)IU ,肝活检11例(78.6%)为Ⅱ级 ;Ⅲ型11例 ,囊肿直径平均(2.3±0.9)cm ,胆总管压力平均(16.5±9.3)mmHg,共同通道长度平均(1.2±0.4)cm ,胆汁淀粉酶浓度平均(1785.4±1123.9)IU ,肝活检10例(90.9 %)为Ⅰ级。两型囊肿患儿的胆道压力均明显高于正常成人(P<0.05) ,共同通道长度均长于正常成人(P<0.05) ,Ⅰ型囊肿患儿的胆道压力、共同通道长度和胆汁淀粉酶浓度均明显高于Ⅲ型囊肿患儿(P<0.05)。结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的囊肿形态与囊肿内压力、开口位置和共同通道长度有关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应早期手术治疗。
- 余世耀施诚仁张弛王捍平励楚刚许德棣葛莉吴燕陈戟
- 关键词: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囊内压力病因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