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丁一

作品数:49 被引量:429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0篇热敏灸
  • 14篇艾灸
  • 11篇得气
  • 9篇腧穴
  • 8篇灸感
  • 6篇悬灸
  • 5篇灸治
  • 4篇性关节炎
  • 4篇热敏灸治疗
  • 4篇灸疗
  • 4篇机器人
  • 4篇骨性
  • 4篇骨性关节
  • 4篇骨性关节炎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炎
  • 3篇队列研究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48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赣南医学院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燕山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技奖...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台州市中医院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49篇谢丁一
  • 38篇陈日新
  • 9篇熊俊
  • 9篇李巧林
  • 8篇焦琳
  • 7篇迟振海
  • 4篇胡丹
  • 4篇张波
  • 3篇谢洪武
  • 3篇付勇
  • 3篇吕志迈
  • 3篇陈明人
  • 2篇邱东升
  • 2篇张超然
  • 2篇常晓波
  • 2篇夏雷翔
  • 2篇王洪辉
  • 1篇万有
  • 1篇刘中勇
  • 1篇李小俚

传媒

  • 7篇中国针灸
  • 5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中医杂志
  • 4篇江西中医药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针刺研究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World ...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科技奖励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热敏腧穴温度觉特征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热敏态腧穴温度觉阈值特征,为临床温控激发优化参数的选择、辨敏选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温度觉定量测定技术,分别检测患者腰阳关穴、腰俞穴、关元俞穴的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值,根据每个腧穴是否出现热敏灸感分为热敏组和非热敏组,比较其温度觉阈值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热敏态关元俞穴给予42℃进行温控激发,观察热敏灸感的差异。结果:腰阳关穴、腰俞穴、关元俞穴热敏组热觉阈值、热痛阈值和热耐痛阈值分别显著高于同一穴位非热敏组(P<0.01)。与热敏态关元俞穴激发温度为40℃时比较,42℃时灸感强度更强、效应期时间更长、潜伏期时间更短(P<0.01,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热敏态腧穴与非热敏态腧穴具有不同温度觉阈值特征,热敏态腧穴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值均高于非热敏态腧穴;不同的激发温度,热敏灸感出现的灸感强度、潜伏期、效应期时间不同,42℃为临床较佳激发温度。
谢丁一李原浩陈日新焦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艾灸热敏态关元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s-fMRI),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艾灸热敏态关元穴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为探索艾灸热敏化腧穴的中枢机制提供潜在的影像学证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热敏腧穴灸感法进行检测,根据施灸过程中关元穴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分为热敏态腧穴组(n=30)和非热敏态腧穴组(n=30)。2组患者分别在艾灸前及艾灸结束后进行Rs-fMRI数据采集。采用DPARSFA软件和以前额叶(PFC)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与艾灸前比较:热敏态腧穴组艾灸后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右大脑、脑白质区、壳核、豆状核、顶叶、楔前叶。非热敏态腧穴组艾灸后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右大脑、壳核、豆状核,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额叶、中央前回、脑灰质区。与非热敏态腧穴组比较:艾灸前,热敏态腧穴组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左大脑、额叶、额下回、顶叶、顶下小叶。艾灸后,热敏态腧穴组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左侧脑干、左侧小脑,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左大脑、脑白质区、岛叶、额叶。结论:艾灸热敏态关元穴能使原发性痛经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发生变化,热敏灸感的出现可能与增强左侧脑干-左侧小脑的联系,同时抑制左大脑-脑白质区-岛叶-额叶的功能连接,间接影响其他边缘系统相关脑区的功能有关。
谢丁一周梅李巧林陈日新谢洪武徐绍忠黄仙保
关键词:艾灸关元穴脑功能连接
热敏灸机器人的优势与应用前景被引量:1
2023年
灸疗学是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医疗和预防保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目前灸法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普及应用。笔者认为灸疗技术要与现代人工智能科技相结合,研发热敏灸机器人,做到精准化、标准化、简便化施灸,高效激发艾灸得气,同时降低人力操作成本,才能快速普及基层、服务百姓健康。本文从热敏灸技术的创立、热敏灸机器人的研制、热敏灸机器人的优势及应用前景4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快速推动灸疗事业的发展。
王绥卓谢丁一李巧林李巧林李海燕陈日新
关键词:热敏灸机器人人工智能
热敏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4
2020年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灸疗方案。方法:42例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选取腹部神阙、天枢穴区,采用"探感定位,辨敏施灸,量因人异,敏消量足"的标准施以热敏灸治疗。观察患者首次接受热敏灸的艾灸得气率及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减轻情况,胸闷、纳差症状改善情况,艾灸主动接受率。结果:(1)患者热敏灸20min的艾灸得气率为52.4%(22/42);热敏灸40min的艾灸得气率为90.5%(38/42);热敏灸1h的艾灸得气率为100.0%(42/42)。(2)患者第1、2、3次热敏灸得气后立即感到身体轻松与心情舒畅的发生率分别为61.9%(26/42)、73.8%(31/42)、92.9%(39/42),高于热敏灸治疗前的42.9%(18/42,P<0.05)。(3)患者第1、2、3次热敏灸得气后胸闷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3.8%(10/42)、16.7%(7/42)、9.5%(4/42),低于热敏灸治疗前的50.0%(21/42,P<0.05);患者第1、2、3次热敏灸得气后纳差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6.2%(11/42)、19.0%(8/42)、9.5%(4/42),低于热敏灸治疗前的57.1%(24/42,P<0.05)。(4)第1次治疗后,患者对热敏灸治疗的主动接受率为100.0%(42/42),高于热敏灸治疗前的11.9%(5/42,P<0.05)。结论:热敏灸能够有效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胸闷、纳差症状,患者接受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黄仙保谢丁一邱祺沈洋焦琳李巧林陈日新
关键词:热敏灸艾灸负性情绪胸闷纳差
一种热敏灸机器人
本发明一种热敏灸机器人采用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端与多维度机械臂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艾热发生器与多维度机械臂末端连接,在控制系统指令下,机械臂模拟各种人工施灸手法,确保多维度、标准化、长时程不疲劳施灸;在艾热发生器固定架下方...
陈日新谢丁一陈彦君
文献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压痛点红外辐射特征分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红外成像技术,观察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压痛点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情况,为临床辨敏选穴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寒湿组(56例)和湿热组(64例),采用TSI-21型热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扫描压痛点,同时取压痛点水平外侧3cm处及(或)躯体对称部位非压痛点为对照点进行扫描,用红外辐射图像数字分析软件,分别对压痛点及对照点进行红外辐射温度阈值比较,观察不同证型患者压痛点的红外特征差异;并采用热敏灸方法对压痛点进行感传激发,以热敏灸感出现率为指标,观察不同证型、不同红外特征的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的差异。结果:(1)以压痛点与对照点温度的差值△F为观察指标,寒湿组患者压痛点分布在低温区,分布率为78.10%;湿热组患者压痛点在高温区,分布率为80.41%,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红外特征有显著性差异。(2)寒湿组和湿热组患者压痛点出现灸性感传率分别为62.86%和60.82%,P>0.05,两组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对比不同证型患者高温区和常温区、低温区和常温区的压痛点灸性感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高温区和低温区的压痛点的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寒湿组、湿热组患者不同红外特征情况的压痛点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红外辐射温度与证型有关,寒湿组患者压痛点以低温区特征为主,湿热组患者压痛点以高温区特征为主。(2)寒湿证、湿热证证型的不同不会影响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压痛点的灸性感传率与其红外特征改变有关,压痛点可以作为临床热敏腧穴的初筛部位。
闻海菊谢丁一殷霞刘静张超然李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压痛点红外成像
热敏灸:灸疗学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15
2019年
以临床灸疗热敏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探索灸疗热敏现象的出现规律,溯源腧穴原始定义,提出腧穴敏化论,创新热敏灸新技术,循证评价疗效,进行基础研究,构建热敏灸理论新体系,展示了热敏灸开辟人体机能体表热敏调控的新天地。分析表明,提高临床疗效是针灸临床工作者永恒的科研主题,坚持继承和创新是保持、发扬针灸特色与优势的主方向。
陈日新谢丁一
关键词:热敏灸艾灸腧穴
热敏灸小镇建设模式初探分析——以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为例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让热敏灸小镇模式在全国各大乡镇广泛应用。方法:本文阐述了热敏灸小镇的模式,分析了调查对象的选取原因,总结了热敏灸小镇带来的益处和可借鉴的经验。结果:全民艾灸的方式意义深远,热敏灸技术科学可靠,热敏灸小镇模式有效可行。结论:热敏灸小镇模式值得推广复制。
毛强健王洪辉张凤婷迟振海谢丁一栾贵城董湖波陈日新
试论针灸辨敏施术新模式被引量:7
2022年
通过现代辨敏施灸临床研究范例,梳理历代古籍文献对针刺穴位“辨敏”的记载,结合目前教科书对针刺揣穴定位的要求,提出了辨敏施针新概念。基于穴位敏化是针刺与艾灸发挥作用的共性始动环节,提出在常规辨证选穴的基础上,针刺与艾灸都必须重视穴位状态,选取敏化穴位,辨敏施术,才能提高临床疗效的新观点,从而建立一个符合现代针灸临床自身特点的针刺与艾灸统一的辨敏施术诊治新模式。
陈日新黄仙保谢丁一李海燕
关键词:热敏灸诊疗模式
基于倾向性评分热敏灸干预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中的匹配法(PSM),比较热敏灸感与传统灸感对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的灸疗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艾灸探查同一组穴位(内膝眼、外膝眼、鹤顶)的灸感。在182例受试者中运用SPSS 19.0软件PSM功能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共30对。其中试验组(30例):出现6种特殊的热敏灸感;对照组(30例):仅有局部温热感。两组均治疗35次,共4周。观察指标为GPCRND-KOA积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以及关节周径(KC)。结果:年龄、体质量指数、GPCRND-KOA评分和关节周径在两组间不均衡的协变量经匹配后均达到均衡。治疗1月和6个月随访后,两组间GPCRND-KOA评分、WOMAC评分、关节周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同一组穴位,热敏灸感组对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灸感组。
熊俊焦琳谢丁一迟振海张波付勇陈日新
关键词:热敏灸膝骨性关节炎灸感队列研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