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艳
- 作品数:21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高产栽培研究
- 1993年
- 云南具有相对有利的水稻高产栽培生态环境,掌握高产栽培规律因地制宜特别重要。水稻地方种和改良种,亩产700千克左右的品种不少,但充分发挥潜力的还不多,个别品种虽然出现过亩产1000千克以上的纪录,但大面积推广后仍徘徊在500千克左右。多穗型品种能否进一步高产再高产,中间类型、大穗型品种在改变栽培条件后能否在大面积上发挥更大的高产潜力。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对不同类型品种进行秧、种、肥、密结合构成高产结构群体进行探讨,摸索不同类型品种的高产栽培规律。
- 罗军卢义宣保丽萍谭春艳王增明龙庆荣
-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 2003年
- 通过对杂交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率、长/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亲本关系的分析,以及该7项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改良籼型杂交稻米品质的途径:①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品质,应降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增加长/宽,并选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小的亲本;②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高,必须选育整精米率均高的亲本;③要提高杂交稻的营养品质,可应用生物技术手段协调杂交稻优质与高营养之间的关系。
- 郭咏梅卢义宣刘晓利涂建辜琼瑶李华慧谭春艳
- 关键词:杂交稻米品质性状亲本
-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光109被引量:3
- 2011年
- 云光109系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外引优质不育系N95076S与自育恢复系云粳恢7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好,着粒密,高产稳产,落粒性适中,米饭适口性好,对稻瘟病有较好的抗性,适宜在云南海拔1 600~1 900 m粳稻区作一季稻栽培。2011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 郭咏梅涂建刘晓利谭春艳吴云龙李华慧辜琼瑶奎丽梅徐开荣黄平卢义宣
-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选育
-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方法建立了稻米淀粉RVA谱3项(BDV、SBV、CSV)与稻米其它品质相关显著的特征值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准确性评价。结果显示BDV、SBV和CSV的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9707,0.9966和0.9943,校正标准差RMSEE分别为4.12,2.41和1.72;内部交叉检验的决定系数Rcv2分别为0.942,0.9942和0.9913;标准差RMSECV分别为5.4,2.87和1.99。验证决定系数除DBV外均达到0.99以上,模型准确性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 刘义富卢义宣奎丽梅郭咏梅谭春艳刘小莉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RVA谱
- 杂交籼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被引量:21
- 2003年
- 通过对杂交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率、长/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共7项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亲本关系的分析,以及该7项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改良籼型杂交稻米品质的途径:①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品质,应降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增加长/宽,并选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小的亲本;②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高,必须选育整精米率均高的亲本;③要提高优质杂交稻的营养品质,可通过选育适当的亲本来实现。
- 郭咏梅卢义宣刘晓利涂建辜琼瑶李华慧谭春艳
- 关键词:杂交籼稻品质性状整精米率蒸煮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
- 生态环境对籼粳杂交后代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 1991年
- 栽培稻的籼亚种和粳亚种,因亲缘关系较远,进行亚种间杂交具有较强的优势。目前利用籼粳杂交已育成了许多高产品种。因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交织,要使籼粳的优良性状较好地结合难度很大,后代也不易稳定。近年来关于遗传方面的研究做得较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研究较少。为此。
- 杨忠义卢义宣黄乃威罗军谭春艳
- 关键词:籼稻杂交后代生态环境粳稻
- 云南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及其温度敏感性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选用毫屁、毫木西、毫安弄和毫安旺4个云南软米品种分别与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桂朝2号和糯稻杂交,其F1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居于双亲之间,偏向于含量高的亲本,F2和BC1F1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别符合3∶1和1∶1的分离比例,表明这4个软米品种均可能受与wx等位的隐性基因控制。对43份云南软米的温度敏感性研究发现,毫木占、毫安旺、毫木吕娘、毫好嫩、大憨谷、毫磨牙、毫磨(莫)允、毫八宛、毫闷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成熟时,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较小,对温度比较弱感,在云南软米育种中将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可以作为软米育种的骨干亲本。
- 辜琼瑶刘家富卢义宣涂建班洪兴谭春艳
- 关键词:软米直链淀粉含量敏感性
- 不同生态环境下籼粳中间型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以籼粳杂交后代选育出稳定的13个偏粳型恢复系R1~R13;14个偏籼型恢复系R14~R27作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了株高、穗长、粒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效穗、千粒重8个农艺性状在昆明、玉溪、弥勒、开远4个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主要是海拔高度差异造成的;株高、粒长、穗长随海拔的降低而增大;在不同海拔条件下株高、粒长、穗长、千粒重相对而言易受环境影响,其次是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而有效穗相对比较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
- 郭咏梅卢义宣谭春艳刘晓利张竹仙王增民邹勇
- 关键词:农艺性状杂交选育
- 云南水稻直链淀粉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创建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收集云南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系)210份,用常规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直链淀粉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预测的校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AAC的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c2为0.962 2;校正标准差RMSEE为1.329;内部交叉检验的决定系数Rcv2为0.925 6,标准差RM-SECV为1.320。模型的检验相关系数达到90%以上,对云南水稻品质育种及种子资源相关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 陈建华郭咏梅刘义富辜琼瑶谭春艳刘小丽卢义宣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模型构建直链淀粉含量水稻
-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评价被引量:8
- 2005年
- 对由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进行了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其中有26份材料对供试的6个混合稻瘟病小种表现出高抗;有4份抗病材料2年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一致。筛选出3个双抗性较好的材料,可以用作水稻抗性育种的骨干亲本,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 辜琼瑶卢义宣谭春艳李华慧张竹仙
- 关键词:水稻分子育种亲本稻瘟病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抗性亲本材料分子育种抗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