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彬
- 作品数:6 被引量:90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臭氧/高锰酸盐控制臭氧氧化副产物被引量:27
- 2005年
- 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副产物[如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溴酸盐和甲醛等]会影响供水水质安全性。采用臭氧/高锰酸盐复合氧化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对AOC的去除率,其合理的投量配比为高锰酸盐0.5mg/L+臭氧1.0mg/L,在该条件下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8,对AOC的去除率可以提高20%~30%。复合氧化减少了溴酸盐的生成,在不同的臭氧投量情况下都可以取得20%左右的降幅。甲醛是一种典型的臭氧氧化副产物,单纯臭氧氧化后会导致甲醛浓度升高,而投加高锰酸盐可以降低这种趋势,即复合氧化可以有效地减少甲醛的生成。
- 马军刘晓飞王刚李继张金松贺彬
- 关键词:高锰酸盐臭氧生物可同化有机碳溴酸盐
- 新型复合预氧化技术控制副产物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臭氧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预氧化工艺中,但是成本较高,而且会生成臭氧化副产物,如可同化有机碳(AOC)、溴酸盐和甲醛。因此,提出臭氧/高锰酸钾复合预氧化技术,并对照预臭氧化技术,进行了消毒副产物前质及臭氧化副产物控制的小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预臭氧化(1.5mg/L臭氧)相比,复合预氧化(0.6mg/L臭氧+0.4mg/L高锰酸钾)能促进混凝沉淀对消毒副产物前质的去除,总去除率与单独预臭氧化的去除率相当。而且又能降低AOC生成量,并促进混凝沉淀对AOC的去除,合计AOC去除率达43%左右。此外,对溴酸盐和甲醛生成量也有明显去除效果,比单独预臭氧化降低了78.4%和21.2%。
- 缪佳李继赵庆良张金松马军王刚贺彬董文艺
- 关键词:臭氧高锰酸钾复合预氧化副产物
- 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被引量:57
- 2005年
- 为研究饮用水臭氧氧化过程中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采用水库水添加溴离子的配水进行烧杯试验,比较瞬时单点投加、多点投加和连续投加臭氧时的溴酸盐生成量。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相同和接触时间一致的条件下,采用连续投加或多点投加时生成的溴酸盐量大大低于瞬时单点投加时生成的溴酸盐量。最后探讨了相关的机理,提出了溴酸盐的控制对策。
- 李继董文艺贺彬王刚杜红张金松马军王宝贞
-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溴酸盐控制
- 交通荷载引起的多向耦合应力路径下软粘土变形特性研究
-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着广泛深厚的饱和软粘土,在软粘土地基上建立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跑道等交通工程,在路堤静荷载的静力作用和交通荷载循环反复的动力作用下引起了地基土应变累积、强度下降、过大变形和失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
- 贺彬
- 关键词:交通荷载有限元分析应力耦合
- 文献传递
- 臭氧/高锰酸盐预氧化助凝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 2005年
- 提出了高锰酸盐强化臭氧氧化助凝技术,并分析了复合氧化助凝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氧化比单独臭氧氧化更有利于对浊度的去除。复合氧化的投加顺序是先投加高锰酸盐后投加臭氧,较佳的剂量配比是高锰酸盐0.4mg/L与臭氧1.0mg/L。复合氧化除浊的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复合氧化可适应更大的G值变化范围;助凝效果受原水水质的影响,原水硬度为160mgCaCO3/L时助凝效果最佳,原水TOC浓度为3mg/L时对混凝的影响最小;低温有助于复合氧化助凝;复合氧化受pH值影响较小,可以适应较大范围的pH值变化。与臭氧氧化相比,复合氧化更能适应水力和水质条件的变化。
- 马军刘晓飞张金松李继王刚贺彬
- 关键词:臭氧高锰酸盐助凝
- 饮用水臭氧化工艺除微污染技术及副产物控制研究
- 本文针对深圳地区特定水质,研究了臭氧高锰酸钾复合预氧化对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强化特性,并且对深圳地区饮用水溴酸盐生成问题和生成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臭氧高锰酸钾复合预氧化对常规工艺浊度、藻...
- 贺彬
-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副产物溴酸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