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曾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自由基
  • 2篇超氧阴离子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分
  • 1篇电子自旋
  • 1篇电子自旋共振
  • 1篇亚胺
  • 1篇衣藻
  • 1篇源性
  • 1篇体膜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性
  • 1篇自旋
  • 1篇琥珀酰亚胺
  • 1篇酰亚胺
  • 1篇硝酮
  • 1篇莱茵衣藻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3篇贺曾
  • 3篇田秋
  • 3篇杜立波
  • 3篇王广清
  • 3篇刘扬
  • 1篇陈良兵
  • 1篇沈剑刚
  • 1篇贾宏瑛
  • 1篇刘科
  • 1篇杜林方
  • 1篇张冬艳
  • 1篇杨屹
  • 1篇姜玉岗

传媒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丹参素自氧化与促氧化机理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过氧化氢电极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不同pH值条件下丹参素的自氧化及Cu2+对丹参素的促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在碱性条件下(pH=8.5),丹参素自氧化作用异常显著,氧化首先生成O2-·,随后可歧化为H2O2,并且Cu2+对H2O2信号增强也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弱酸性条件下(pH=6.5),丹参素自氧化过程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少许Cu2+的促氧化作用;而在生理条件下(pH=7.4),丹参素的自氧化过程缓慢,有少量H2O2生成,并且Cu2+的促氧化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当丹参素作为一种高效抗氧化剂药用时,其自身的自氧化与金属离子促氧化作用都应有所考虑,尤其在偏碱性体液中,更易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对生物机体造成某种损害.
徐元超杨屹杜立波沈剑刚王广清贺曾田秋刘扬
关键词:丹参素超氧阴离子
链接琥珀酰亚胺的线性硝酮的合成与ESR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该文设计并合成一种新的线性硝酮自由基捕获探针DSC-PBN(N-(4-(((2,5-dioxopy-rrolidin-1-yloxy)-carbonyloxy)methyl)benzylidene)-2-methylpropan-2-N-oxide),并采用UV、MS、1H NMR等一系列手段表征分子结构.进一步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显示,DSC-PBN可与多种活泼自由基反应生成稳定的氮氧自由基加合物,且所得ESR谱图易于解析和分辨.由于DSC-PBN自由基捕获探针链接琥珀酰亚胺基团,可望通过与蛋白质(或多肽)N端的共价键合而应用于生物体系自由基分析.
王广清杜立波张冬艳徐元超贺曾田秋贾宏瑛刘扬
关键词:硝酮自由基
内源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介导的莱茵衣藻光系统Ⅱ蛋白组分损伤被引量:3
2010年
选取野生型莱茵衣藻CC-125和过氧化氢酶缺失突变体CC-2913为研究对象,采用spintrapping-ESR方法通过光照莱茵衣藻类囊体膜捕获到了O2·-,并且在同样条件下也检测到了来源于O2·-歧化产生的H2O2。另据类囊体膜电泳实验结果:莱茵衣藻在生长过程中添加内源SOD抑制剂TCNE后,CC-2913类囊体膜光系统蛋白组分的损伤要比野生型CC-125更为严重。通过对上述O2·-与H2O2信号的对比分析可知,虽然O2·-不是造成类囊体膜光系统Ⅱ蛋白组分损伤的直接因素,但它可借助歧化产物H2O2造成光系统蛋白组分的损伤。
贺曾杜立波姜玉岗陈良兵王广清田秋刘科杜林方刘扬
关键词:莱茵衣藻超氧阴离子类囊体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