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崇富
- 作品数:85 被引量:2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人肺静脉口多层螺旋CT初步研究
- 目的在多层螺旋CT(MSCT)MSCT图像上测量肺静脉口直径,初步评价国人肺静脉口的形态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因临床可疑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并除外了冠心病的成年人220例。男120...
- 王照谦王树春杨志强贾崇富杨延宗孙喜霞王海燕
- 文献传递
- 心包囊肿自然演变一例
- 2015年
- 患者男性,32岁,既往体健。2012年8月无明显诱因发作性心悸、胸痛伴头晕、头痛入院。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 安攀王照谦杨志强孙喜霞李琳陈爱军贾崇富
- 关键词:心包囊肿窦性心动过速发作性心悸心电图示
- 痉挛致冠状动脉CT成像假阳性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痉挛可导致冠状动脉CT假阳性,但鲜见报道。本例提示当冠状动脉CT出现常见原因无法解释的假阳性且狭窄处未见明确斑块时,应考虑冠状动脉痉挛这一少见征象。
- 贾学燕王照谦孙喜霞杨志强张波王浩陈爱军贾崇富
- 关键词:冠状血管痉挛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意外检出肺动静脉畸形分析
- 2016年
- 目的总结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CTA)意外检出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5月临床怀疑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38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意外检出PAVM的部位、形态及大小。结果意外检出PAVM 8例,占0.21‰。共发现9个病灶,全部为单纯型,其中,病灶位于左肺上叶舌段3个,左肺下叶3个,右肺中叶2个,右肺下叶1个,且病灶多较小,直径5~22 mm。结论 CCTA上PAVM的意外检出率为0.21‰。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CCTA检查冠状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扫描野内见肺静脉提前显影和/或畸形的肺血管时,影像医师应常规扩大扫描野评价是否存在肺血管病变。
- 贾学燕王照谦王浩李雪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
- 关键词:冠状动脉肺动静脉畸形
- 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15例。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 115个破裂动脉瘤中,38个(33.0%)位于前交通动脉,16个(42.1%)伴有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32个(27.8%)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最大直径2~17.5(6.72±3.32)mm。37个(32.2%)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72个(62.6%)动脉瘤最大直径<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体积13~2651(369.65±187.74)mm^3。63个(54.8%)动脉瘤体积<200 mm^3。24个(20.9%)动脉瘤长宽比≤1.8,91个(79.1%)动脉瘤长宽比>1.8。67个(58.3%)动脉瘤伴有子瘤。单发动脉瘤96例(83.5%);多发动脉瘤19例(16.5%),每例有1个责任动脉瘤即破裂动脉瘤,共19个,未破裂动脉瘤23个。破裂动脉瘤最大直径明显大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颅内破裂动脉瘤丰富的形态学信息。
- 申敬顺袁玉新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张健许友松刘荣耀王照谦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
- 低管电压迭代重建冠状动脉CT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迭代重建(IR)冠状动脉CT成像(CCTA)的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选择接受低管电压CCTA检查患者50例,其中体质量指数<25kg/m2 25例(A组)和体质量指数≥25kg/m2 25例(C组),分别采用80kV和100kV管电压进行IR。另选与A组和C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B组25例和D组25例患者接受标准管电压CCTA检查,分别采用100kV和120kV管电压,进行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分别比较A组IR与C组FBP重建以及B组IR与D组FBP重建的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率(SNR)、对比-噪声比率(CNR)、图像质量评分以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与B组FBP重建比较,A组IR的CT值、图像噪声明显升高(P<0.05,P<0.01),有效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1),2组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FBP重建比较,C组IR的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明显升高(P<0.05,P<0.01),有效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1),2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管电压FBP重建CCTA比较,低管电压IR CCTA不仅能提供质量相接近的CCTA,而且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50%。
- 赵承琳王照谦贾崇富杨志强孙喜霞卢晓娟刘兴众郑飞申敬顺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主动脉壁内血肿MSCT诊断研究
- <正>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001年10月- 2005年1月,272例患者行主动脉MSCT检查,其中AIH 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41-79岁(6...
- 贾崇富王照谦
- 文献传递
- 第二代双源CT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检出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的21例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CT原始数据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虚拟内镜等技术后处理,观察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类型,有无瓣膜增厚、卷曲和/或钙化,是否伴左心室增大和/或升主动脉扩张以及合并其他畸形等。测量主动脉瓣膜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升主动脉最大径。结果 21例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中,17例主动脉瓣膜增厚及钙化;1例主动脉瓣膜增厚,无钙化;3例主动脉瓣膜无增厚及钙化;14例升主动脉扩张;8例左心室扩大;1例冠状动脉高位开口;2例室间隔膜部瘤;1例主动脉瓣周动脉瘤;2例伴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结论第二代双源CT虚拟内镜结合横断面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能准确检出和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可作为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畸形有价值的辅助手段之一。
- 卢晓娟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陈爱军邹玉洁王照谦
- 关键词: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植入永存左上腔内导线起搏治疗成功一例被引量:2
- 2012年
- 右旋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而右旋心合并单心房、永存左上腔静脉,经外科手术治疗存活患者则更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复杂先心病同时存在窦房结、房室结功能障碍而成功于上腔静脉内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病例。
- 王婷董颖雪杨延宗高连君夏云龙尹晓盟贾崇富丛涛赵威瑾江雪林治湖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起搏电极导线心脏病患者植入永存左上腔静脉复杂先心病腔内
- 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进展为主动脉夹层一例被引量:3
- 2017年
- 主动脉壁内血肿为没有内膜破口的主动脉夹层,被认为是一种变异的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夹层的早期阶段,占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10%-20%。目前对其病理学发展过程尚有争议,随着研究的深入,认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体。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多呈撕裂样,临床转归各异,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李雪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何春丽孙喜霞
- 关键词:主动脉血栓形成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