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静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教师隐性评价行为的问卷编制-从小学生感知到的角度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从小学生感知的角度,编制教师隐性评价行为问卷,并检验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309名和179名3-6年级的小学生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对352名小学生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教师隐性评价行为问卷包含20个项目,含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两因子,项目因子负荷在0.59-0.75之间,共解释总方差的48.23%。量表整体和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7-0.91之间,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34-0.73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RMSEA小于0.05,GFI、CFI、IFI、TLI都在0.90以上。结论该问卷的因素结构拟合良好,信度和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 郑维廉贾文静张云秀张茂英张姣娣梁荷蓬
- 关键词:教师行为问卷编制信度小学生
- 8~13岁儿童的归因风格特点初探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小学生特有的归因风格特点,以便针对性地培育良好归因风格。方法采用儿童归因风格问卷( CASQ),对河南、江西两地共2109名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归因问卷的各个维度上,小学女生均比男生得分高,除负性事件普遍化、永久化和无望感外,其他维度得分差异均达统计学意义(P<0.05)。在归因各维度得分上,年级差异显著(P<0.05),小学高年级学生负性事件的普遍、永久和内在归因得分高(F=2.84,P<0.05;F=6.33,P<0.001;F=3.40,P<0.05),无望归因得分高(F=6.16,P<0.001);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正性事件的普遍、永久归因上得分低(F=10.79,P<0.001;F=9.19, P<0.01),但内归因得分高(F=3.59,P<0.05)。结论小学女生整体上比男生乐观,其归因风格异于男生。小学高年级学生易于对负性事件做悲观归因,低年级学生不善于将正性事件的原因推广,但具有内归因的倾向。提示教师和家长要注意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关注孩子的归因风格训练,帮助其养成积极的归因倾向,为学生迈入青春期做好准备。
- 贾文静郑维廉冯胜闯
- 关键词:心理健康归因风格小学生
- 小学教师隐性评价对学生自尊及抑郁症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教师隐性评价对小学生自尊及其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教师隐性评价行为问卷、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调查352名8~13岁小学生。结果:1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对隐性评价的知觉存在差异;2教师隐性消极评价对学生抑郁症状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5,t=-2.77,P〈0.001),积极评价则反向预测学生的抑郁症状(β=-0.32,t=5.98,P〈0.001)。教师隐性总体评价对自尊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4,t=5.69,P〈0.001),而消极评价则反向预测学生的自尊水平(β=-0.12,t=2.07,P〈0.001)。结论:隐性评价对学生自尊、抑郁症状的影响具有独立性。学生感知到的隐性评价对其自尊和抑郁症状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 郑维廉贾文静张云秀张茂英张姣娣梁荷蓬
- 关键词:小学生自尊抑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