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皮瓣
  • 7篇软组织
  • 7篇穿支
  • 6篇游离皮瓣
  • 6篇支皮瓣
  • 6篇缺损
  • 6篇外科
  • 6篇穿支皮瓣
  • 5篇游离皮瓣移植
  • 5篇皮瓣移植
  • 4篇软组织损伤
  • 4篇外科皮瓣
  • 3篇动脉
  • 3篇显微外科
  • 3篇骨缺损
  • 3篇股后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创面

机构

  • 18篇解放军第89...
  • 2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8篇赵刚
  • 17篇王剑利
  • 8篇王根
  • 6篇郭永强
  • 6篇王五洲
  • 4篇付磊
  • 4篇曲新强
  • 3篇张龙
  • 3篇刘兴龙

传媒

  • 3篇第六届全国创...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宁波市医学会...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皮瓣移植1270例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游离皮瓣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寻找发现皮瓣手术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找出预防、解决方法,为同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在本院治疗的1270例游离皮瓣、肌皮瓣及穿支皮瓣病案资料回顾性研...
王剑利赵刚王五洲郭永强曲新强王根孙胜亮付磊
文献传递
传统皮瓣与穿支皮瓣的临床回顾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传统游离皮瓣与穿支皮瓣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两种皮瓣、手术风险、成活率及术后功能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找出预防、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对2000年至2010年,1320例游离皮瓣、肌皮瓣及穿支皮瓣病案资料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300例,(180例传统皮瓣、120例穿支皮瓣)进行随访研究。随访1.5~5年。从皮瓣选择、设计、切取、移植、供受区的处理以及修复后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找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项分析原因,并根据临床经验和教训,提出预防、应对的措施和方法。结果300例皮瓣,因故放弃和失败10例,成功率为96.7%,术后皮瓣坏死率为3.3%。术中发生血管危象38例,其中传统皮瓣16例,穿支皮瓣22例,传统皮瓣经对症处理解除危象27例,手术挽救成功1例;穿支皮瓣对症处理解除危象19例,1例失败放弃,2例穿支皮瓣部分坏死。完全失败10例。本组急诊皮瓣手术32例,感染率仅为3.2%。慢性创面268例,感染率为8.58%,慢性创面感染率远高于急诊创面。其它还有:边缘愈合不良及部分坏死、皮瓣与受区匹配问题、供区遗留创面、瘢痕,功能障碍等问题。结论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障皮瓣成活的关健。严格遵守皮瓣切取原则,控制好修饰性切取适应证,注意皮瓣张力是皮瓣手术的技术要求。手术供区正确封闭处理方式,是预防、解决并发症及功能不良的有效方法。
王剑利刘兴龙赵刚张龙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游离皮瓣
前臂远端双干型动脉化静脉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前臂远端双干型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4年9月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4例,重物砸伤1例,均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损伤部位:食指3例,环指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0min^2h,平均1.5h。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5cm×2.0cm^2.0cm×3cm,应用前臂远端双干型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5例皮瓣均获得存活,其中1例早期出现颜色发暗、散在小水疱形成,后期恢复可。结论应用前臂远端双干型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来源广泛,切取方便,对主要血管损伤小,术后外观良好。
蒋泽辉王剑利王五洲赵刚孙圣亮
关键词:静脉皮瓣前臂皮瓣
游离股后侧穿支动脉皮瓣修复腕及手部创面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游离股后侧穿支皮瓣修复腕手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12月,对5例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股后侧穿支皮瓣修复,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215;8 cm~6 cm×215;12 cm,穿支皮瓣大小为3 cm×215;8 cm~8 cm×215;16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本组5例股后侧穿支皮瓣均成活,受区及供区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游离股后侧穿支皮瓣切取简便,供区隐蔽,质地优良,是修复腕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王剑利赵刚王根
关键词:穿支动脉皮瓣
“双翼”带蒂穿支皮瓣修复踝周多创面的设计与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双翼”穿支皮瓣在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对7例小腿下1/3至内、外踝及足跟周围慢性创面采用小腿局部2个带蒂穿支皮瓣组合成“双翼”状覆盖多个创面的方法修复,其中4例为胫腓、骨中下段开放骨折(GustiloⅢb或GustiloⅢc型),2例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并脱位,1例闭合Pilon骨折术后皮肤坏死导致的创面.7例均为多个不规则较小创面,2个创面3例,3个以上创面4例,平均5.7 cm× 2.4 cm.采用小腿后内侧(PM)与前外侧(AL)组合穿支皮瓣组合(PM加AL)2例、后外侧(PL)与后内侧组合(PL加PM)3例;后侧(P)与内侧(M)或外侧(L)组合(P加M或L)2例. 结果 术后7例全部成活,3例术后1周内皮瓣肿胀达2级,5~7d后恢复到正常张力,2例出现皮瓣远端水泡、皮缘瘀紫,10 ~ 14 d逐渐消退.1例术后遗留窦道渗出延迟30余天愈合.随访7~26个月,平均11.5个月.皮瓣外观无臃肿,色泽质地良好.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 14 mm,平均12 mm;按美国AOFAS标准评价:优5例,良2例.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组合应用“双翼”皮瓣修复足踝部2个以上小创面或单一较大创面,解决了多个缺损同时覆盖的难题且成功率高,是踝周多创面覆盖修复较理想的方法。
王剑利赵刚王根曲新强郭永强付磊孙圣亮刘兴龙张龙
关键词:穿支皮瓣足踝显微外科技术
穿支皮瓣与传统皮瓣应用回顾与思考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对传统游离皮瓣与穿支皮瓣进行对比与评价。方法从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实施的1320例游离组织瓣移植的病案资料中随机抽取180例传统皮瓣、120例穿支皮瓣列入回顾性研究,并进行...
王剑利刘兴龙赵刚张龙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
游离皮瓣移植1270例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9
2012年
目的通过游离皮瓣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寻找发现皮瓣手术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找出预防、解决方法,为同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在本院治疗的1270例游离皮瓣、肌皮瓣及穿支皮瓣病案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中对722例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6个月~5年。从皮瓣设计、切取、移植、供受区的处理以及修复后功能等几个方面找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项分析原因,并根据临床经验和教训,提出预防及应对的措施和方法。结果1270例皮瓣,因故放弃和失败64例,成功率为95.0%,术后皮瓣坏死率为3.8%。发生血管危象76例,其中动脉危象42例,静脉危象34例,经局部保守处理挽救55例,手术挽救成功15例,5例部分成活,失败7例。本组急诊皮瓣手术682例,感染率仅为4.7%。慢性创面588例,感染率为8-8%。慢性创面感染率远高于急诊创面。结论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障皮瓣成活的关键。严格遵守皮瓣切取原则,控制好修饰性切取适应证,注意皮瓣张力是皮瓣手术的技术要求。手术供区正确封闭处理方式,是预防、解决并发症及功能不良的有效方法。
王剑利赵刚王五洲郭永强曲新强王根孙圣亮付磊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显微外科
胸脐皮瓣桥接健侧胫后血管修复小腿软组织及创面缺损护理体会
2017年
小腿严重开放骨折术后较大范围骨外露或因感染导致较大创面,往往因局部皮肤条件差无法行局部皮瓣,且受区缺乏具备吻合条件的血管,覆盖创面是临床一大难题,桥式皮瓣是最适合的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05年—2015年共实施桥式皮瓣修复小腿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及创面45例,经过精心护理,皮瓣成活44例,失败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冯坤宁王剑利买万茹赵刚
关键词:腿损伤胸脐皮瓣
股后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对股后侧及后外侧皮肤血供的解剖学研究,设计股后外侧穿支游离皮瓣,应用于手部、足部、下肢后侧的软组织缺损.方法 解剖学研究:新鲜和陈旧尸体8具,采用乳胶加铅灌注标本.通过标本解剖研究股后外侧穿支血管的走行规律、分...
王剑利王根赵刚
经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体会
赵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