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区生

作品数:15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心肌梗塞
  • 3篇急性
  • 3篇梗塞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心肌梗塞后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硬脑膜
  • 2篇硬脑膜缺损
  • 2篇粘膜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中耳粘膜
  • 2篇沙坦
  • 2篇肾病
  • 2篇肾脏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河北省卫生厅

作者

  • 15篇赵区生
  • 5篇修贺明
  • 5篇孙辉臣
  • 4篇李洁
  • 4篇齐书英
  • 4篇侯云生
  • 4篇何振山
  • 3篇徐铮
  • 2篇贾太和
  • 2篇毕爱芳
  • 2篇谭巨莲
  • 2篇吴彦桥
  • 2篇郝晓东
  • 2篇王泽惠
  • 1篇张荣莲
  • 1篇邹静
  • 1篇何国祥
  • 1篇高庆丰
  • 1篇张易民
  • 1篇周永清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5
  • 1篇199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性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粘膜热休克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中耳粘膜发生的热休克反应。方法 :向豚鼠中耳注射肺炎克雷伯杆菌 ,制成中耳急性感染动物模型 ,分别于接种后第 1、3、5、7天处死动物取材。应用免疫转印技术动态分析中耳粘膜热休克蛋白 ( HSP)的表达。结果 :正常非应激状态下 ,豚鼠中耳粘膜仅有很弱的 HSP70的表达 ;中耳炎急性期 ,中耳粘膜 HSP70的表达明显升高 ,以第 3天为最强 ,第 3天开始表达 31k D分子 ,出现两条带 ;第 5天最强 ,至第 7天消失。 17k D处第 1~ 5天均有两条带 ,第 3天最高 ,第 7天减弱。结论 :观察发现 ,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豚鼠中耳后 ,中耳粘膜出现热休克反应 ,表达 HSP70及与之有相关表位的 HSP31k D和 HSP17k
毕爱芳邹静周永清尚耀东赵区生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感染热休克蛋白70急性
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3
2000年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结构的主要变化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 (Ang )和羟脯氨酸 (HP)含量的变化 ,并观察黄芪的治疗作用。方法 :全部实验用兔 6 0只 ,分 3组 ,第 1组 2 0只作对照 ,第 2组 2 0只制备心肌梗死模型 ,第 3组 2 0只用黄芪治疗。于术后第 6周处死动物 ,用精确天平及精密卡尺直接测量左室重量、全心重量及梗死区、游离壁和室间隔厚度。采集标本 ,检测梗死区、游离壁及正常兔心肌 Ang 和 HP含量。结果 :梗死后全心重量及左室重量均增加 ,差异显著 ,室间隔及游离壁厚度增加 ,梗死区室壁变薄 ,差异显著 ;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Ang 含量显著增加 ;梗死区 HP含量显著增加 ,而游离壁的含量略有增加 ;经黄芪治疗后左室重量和全心重量均下降 ,其中全心重量尚未恢复正常 ;心肌 Ang 含量明显下降 ,梗死区 HP含量略有下降。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室构型发生明显变化 ,Ang 和 HP参与左室重构 ,黄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侯云生何国祥何振山齐书英李洁赵区生
关键词: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羟脯氨酸
侧颅底骨及硬脑膜缺损修复材料组织学研究
1995年
通过手术造成狗侧颅底骨及硬脑膜大面积缺损,用阔筋膜、浅筋膜修复,交对阔膜及硬脑膜进行了拉力测试,结果显示阔筋膜单位宽度承受拉力大于硬脑膜,阀筋膜体外组织培养可以存活3个月以上,并有大量成纤维细胞生长,其修复硬脑膜缺损不是起支架作用,而是其本身成活,通过1~15周连续组织学观察,修复之阔筋膜等细胞结构正常存活,有大量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生,阔筋膜暴露组(骨缺损直径为3.0cm×4.0cm左右)肉芽组织表面可见鳞状上皮形成,与阔筋膜连于一体,逐渐向修复中心爬行,无骨移植或植皮未见脑膜脑膨出现象。
吴彦桥孙辉臣赵区生付生亮彭子成贾太和徐铮修贺明高兰瑛
大鼠睾丸纤维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建立大鼠睾丸纤维化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睾丸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打下良好基础。 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 (12只 )和模型组 (40只 ) ,采用制造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的经典方法结合单侧睾丸内注射卡介苗 ,建立睾丸纤维化模型。 结果 :距第 1次免疫 80d时 ,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的发生率为 10 0 % ,睾丸纤维化的发生率为11.1% ;距第 1次免疫 14 0d时 ,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的发生率为 10 0 % ,睾丸纤维化的发生率为 81.5 %。 结论
王涛马毓梅修贺明赵区生孙辉臣徐铮贲长恩
关键词:睾丸纤维化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动物模型卡介苗
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8
2000年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结构的主要变化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并观察黄芪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兔制备心肌梗死模型 ,黄芪组自术后第二日腹腔注射黄芪 2~ 3ml,每日二次 ,共三周。于术后第六周处死动物 ,用精确天平及精密卡尺直接测量左室重量、全心重量及梗死区、游离壁和室间隔厚度。采集标本 ,检测梗死区、游离壁及正常兔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梗死后全心重量及左室重量均增加 ,差异显著 ,室间隔及游离壁厚度增加 ,梗死区室壁变薄 ,差异显著 ;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增加 ,梗死区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 ,游离壁羟脯氨酸含量略有增加 ;经黄芪治疗后左室重量和全心重量均下降 ,其中全心重量尚未恢复至正常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下降 ,梗死区羟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室构型发生明显变化 ,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参与左室重构 ,黄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侯云生何振山齐书英李洁赵区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左室重构中医药疗法
变形杆菌引起实验小鼠菌血症成批死亡报告被引量:1
1999年
本实验通过小鼠心血细菌培养、系统生化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及毒力试验对一组试验小鼠(BALB/c) 成批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本组小鼠死亡原因是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菌血症而致。提示:虽然变形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造成小鼠菌血症。
毕爱芳邹静周永清赵区生谭巨莲
关键词:实验小鼠变形杆菌菌血症
黄芪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9
199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结构的变化及黄芪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兔制备心肌梗塞模型,黄芪治疗组于术后第2日自腹腔注射黄芪2~3mL,每日2次.共3周;于术后第6周进行第2次手术,用精确天平及精密卡尺直接测量在室质量、全心质量及梗塞区、游离壁和空间隔厚度。结果:梗塞后全心质量及上空质量均增加,差异显著,经黄芪治疗后左室质量和全心质量均下降,其中全心质量尚未恢复至正常;室间隔及游离壁厚度增加,梗塞区室壁变薄,差异显著:经黄芪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接近正常。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区室壁变薄,非梗塞区心肌失代偿性增生肥厚,构成了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黄芪可逆转这一病理改变。
侯云生何振山齐书英王泽惠赵区生李洁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室
实验性侧颅底骨及硬脑膜缺损修复材料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我们通过手术造成狗侧颅底骨及硬脑膜大面积缺损,用阔筋膜、浅筋膜修复,并对阔筋膜及硬脑膜进行了拉力测试,结果显示:阔筋膜单位宽度(N/cm)承受拉力大于硬脑膜,阔筋膜体外组织培养可以存活3个月以上,并有大量成纤维细胞生长,其修复硬脑膜缺损不是起支架作用,而是其本身成活,通过1~15周连续组织学观察,修复之阔筋膜等细胞结构正常存活,有大量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生,阔筋膜暴露组(骨缺损直径为3.0cm×4.0cm左右)肉芽组织表面可见鳞状上皮形成,与阔筋膜连于一体,逐渐向修复中心爬行,无骨移植或植皮未见脑膜脑膨出现象。此研究探讨了阔筋膜修复硬脑膜后组织学变化和阔筋膜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阔筋膜修复硬脑膜、颅底缺损等提供了理论学依据。
吴彦桥时利孙辉臣赵区生付生亮彭子成贾太和徐铮修贺明高兰瑛
关键词:硬脑膜缺损阔筋膜组织学
肠系膜下动脉和外周静脉灌注氟尿嘧啶药代动力学研究
1994年
直肠癌术后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这是影响五年生存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复发率,多辅以全身化疗、放疗、免疫疗法、中医中药等措施。5-氟尿嘧啶(5-Fu)是消化道肿瘤常用的抗癌药物,其缺点是治疗指数窄.必须静脉给药,而且必须用负荷量,因而毒性作用较大。我们设想,如一次性大剂量5-Fu注入肿瘤局部,造成局部药物高浓度,从而减轻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害,我们通过对家免肠系膜下动脉灌注(ia)和股静脉注 (iv)5-Fu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材料及方法1.1仪器、药品及动物 仪器:Ic-4A型HPIC系统,SII-IA进样阀,CR-ZAS处理机。SPD-ZAS紫外线检测器(日本岛津产品)。
崔忠张庆旺李洁郝风伟肖大伟要芬梅赵区生李祥福
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尿嘧啶静脉灌注局部复发率静脉给药股静脉
黄芪对兔心肌梗塞后心肌血管紧张素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观察黄芪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兔制备心肌梗塞模型 ,黄芪组自术后第 2d腹腔注射黄芪液 2~ 3ml,2次 /d ,共 3周。于术后第 6周处死动物 ,采集标本 ,检测梗塞区、游离壁及正常兔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心肌梗塞后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梗塞区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游离壁羟脯氨酸含量略有增加(P >0 .0 5 ) ;经黄芪治疗后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 ,梗塞区羟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 (P >0 .0 5 )。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参与左室重构 ,黄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侯云生何振山齐书英王泽惠李洁赵区生
关键词:心肌梗塞羟脯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