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虹
-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以及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于术后24 h开始进行肠外营养,观察组于术后24 h起进行肠内营养。比较2组排气和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检测2组腹胀发生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2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和生长激素(GH)水平。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排便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和48 h观察组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为53.33%,对照组为28.8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血清PA、ALB和G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 王亚明张桂东温桂海孔维霍双赵曙虹王静刘博博尹清臣王海红
- 关键词:肠内营养胃癌胃肠功能营养状况
- 多种炎性因子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研究
- 赵曙虹王亚明马佳丽高岩檀浩鹏马文群
- 探讨TNF-α和IL-6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人颅内动脉瘤壁中TNF-α、IL-6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动脉壁,并且在颅内动脉瘤的内膜、中膜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外膜。动脉瘤组TNF-α的平均光密度值与IL-6的平均...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炎性细胞因子抑制剂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探讨标准大面积减压开颅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标准大面积减压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水平、神经功能评分、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颅内压水平和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低于对照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标准大面积减压开颅手术可提高颅内压和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应广泛应用。
- 赵曙虹
- 关键词:骨瓣开颅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颅内压神经功能
- 新生儿卵巢囊肿2例被引量:1
- 2006年
- 赵曙虹赵贤峰左燕
- 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
- 2022年
- 对于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应用的材料以及技术方式进行分析,目的是提升治愈率。方法 使用改进之后的材料和优化之后的技术方法完成对三叉神经痛21例和面肌痉挛患者8例以及舌咽神经痛患者1例的治疗;被减压神经的全段都保持暴露,并且使用Teflon片包绕神经根起始部25例和包绕血管5例使用钛夹去完成固定。结果 进行手术之后全部病例都得到有效的治愈,并未产生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在进行了随访3个月到2年的随访,患者并未出现复发。结论 通过技术材料完成优化的颅内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在操作上十分的安全,手术并发症较为轻微,手术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十分理想,效果要比以往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高出很多。
- 赵曙虹马晓雪
-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
- 人脑胶质瘤中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生长、侵润、转移、复发的关系及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拟为手术治疗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及胶质瘤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结果对照脑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阴性;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依次为WHOⅣ级100%(6/6)、WHOⅢ级94.44%(17/18)、WHOⅡ级62.50%(10/16)和WHOⅠ级42.86%(3/7);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率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rs=0.589,P=0.000);WHOⅢ-Ⅵ级与WHO I-Ⅱ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3.239,P=0.000)。结论胶质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和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提示,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胶质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 李利敏宋国智马文群宋国慧韩亚非苗易张金霞赵曙虹王霞
- 关键词:脑胶质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 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分析微血管减压对于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对我院2018年5月到2020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有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2018年5月到2019年3月入院治疗的30例患者将其当初是本文的对照组,这组患者接受的是药物治疗。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入院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当初是观察组,主要使用的是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方式已完成所需要的治疗。将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和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当前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共计为85.6±12.5min。观察组治疗整体的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患者高出很多,存在的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听神经上的症状和面部麻木以及感染出现的发生情况都要比对照组抵触很多,可是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并不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在进行了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之后患者的复发率要比对照组低很多,存在的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方式完成对颅内神经血管综合征进行治疗的疗效患者十分满意,患者在术后产生的并发症相对较少,患者出现复发率的情况也并不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对其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大范围的应用。
- 赵曙虹马晓雪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压迫综合征
- 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2022年
- 探讨分析预后急诊颅内串联闭塞(LTO)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神经外科手术中急性颈内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预后优秀组(90 DMRS).得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90DMRS评分3-6分)。发病年龄、术前及术后NIHS评分、ASPECT评分等临床指标及统计结果分析.共发现21例[(10.6%(21/198)]急性前路循环,其中8例(38.1%)和13例(61.9%)。预后组:高脂血症、吸烟和慢性肺病等术前终端、住院患者NIHSS评分、术前ASCEPT评分、TOAST病理对照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阳性年龄较低的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P0.009),两次手术后7天的NIH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T-2.536,P0.020),使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中酪非班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差异(P>0.05)。21例患者有效恢复率(TICI2b-3)仅为71.5%,死亡率为28.6%,38.1%的患者预后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再灌注的TICI等级(P 0.336),发病年龄较小(P 0.009),侧支循环良好(P 0.037),术后7天的NIHSS评分(P 0.020))和桥静脉溶栓(P0.011)与预后Was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支循环是预后的预测因素(B3.651,OR38.5,95% CI 2.951-508.463,P0.006)结论血管内治疗对急性颅内和颅内串联循环阻塞患者有效.总体良好预后率较低,侧支循环良好是预后的有力预测指标。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是非随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针对TO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研究。
- 赵曙虹
- 关键词:机械取栓血管内治疗静脉溶栓
- 双侧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继发面肌痉挛一例报道
- 2022年
- 表皮样囊肿属于颅内常见肿瘤,单侧发病多见,双侧发病少见,且双侧桥小脑角(CPA)区表皮样囊肿继发面肌痉挛病例临床罕见。本文通过报道1例双侧CPA区表皮样囊肿继发面肌痉挛患者的诊疗经过,总结如下:对于年轻的面肌痉挛患者可考虑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排除CPA区肿瘤病变的可能;双侧CPA区表皮样囊肿继发面肌痉挛患者可考虑行一侧手术切除双侧囊肿,但需要术者掌握娴熟精细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扎实的局部显微解剖基本功,术中还需甄别神经血管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其功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赵曙虹马晓雪马文群杨章超袁越孙亚男王乐
-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桥小脑角面肌痉挛病例报告
-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中MMP-2、MMP-9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经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的17例患者的17个动脉瘤的瘤壁组织为研究标本(动脉瘤组)。17个动脉瘤中,小动脉瘤10个,大动脉瘤7个;Hunt-HessⅠ~Ⅱ级的患者为11例,≥Ⅲ级的患者为6例。对照组为同期经CT及MRI证实为非血管性疾病的外伤患者,共15例,取其颞浅动脉组织为对照标本。经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动脉瘤的瘤壁组织和正常血管壁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其中MMP-2、MMP-9的表达情况,计算阳性指数(PI)。结果①对照组的动脉壁各层MMP-2、MMP-9的阳性表达较低。动脉瘤组瘤壁组织的内膜、中膜、外膜有MMP-2、MMP-9的阳性表达。②动脉瘤组患者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和82.4%,高于对照组的6.7%和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小动脉瘤患者MMP-2和MMP-9的PI值分别为5.1±2.2、5.1±4.2,大动脉瘤患者MMP-2和MMP-9的PI值分别为4.6±2.4、4.1±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unt-HessⅠ~Ⅱ级患者MMP-2和MMP-9的PI值分别为4.5±1.6、4.2±3.7,高于Ⅲ级患者的MMP-2和MMP-9的PI值(分别为5.7±3.1、5.7±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经Spearman相关分析,动脉瘤组MMP-2的PI值与MMP-9的PI值呈正相关,r=0.425,P<0.05。结论 MMP-2、MMP-9在动脉瘤的瘤壁组织中表达较高,其高表达可能促进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破裂。
- 赵曙虹李利敏马文群张风华田伟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