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洋

赵洋

作品数:92 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84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9篇茶树
  • 31篇茶树品种
  • 13篇绿茶
  • 8篇选育
  • 8篇种质
  • 8篇种质资源
  • 7篇育种
  • 7篇早生
  • 7篇密码子
  • 7篇SSR
  • 7篇茶树新品种
  • 6篇选育研究
  • 6篇生化成分
  • 6篇基因
  • 6篇分子标记
  • 6篇SRAP
  • 5篇适应性
  • 5篇适制性
  • 5篇品系
  • 5篇亲缘

机构

  • 66篇湖南省农业科...
  • 26篇湖南省茶叶研...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张家界西莲茶...

作者

  • 92篇赵洋
  • 87篇刘振
  • 87篇杨阳
  • 76篇杨培迪
  • 61篇成杨
  • 31篇宁静
  • 18篇梁国强
  • 3篇王旭
  • 3篇刘勇
  • 2篇张曙光
  • 2篇曾贞
  • 2篇钟兴刚
  • 2篇黄建安
  • 2篇罗军武
  • 2篇彭继光
  • 2篇赵熙
  • 1篇刘本英
  • 1篇王润龙
  • 1篇晏嫦妤
  • 1篇包小村

传媒

  • 44篇茶叶通讯
  • 6篇茶叶科学
  • 3篇湖南省茶叶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茶叶学报
  • 2篇湖南省茶叶学...
  • 2篇第十六届中国...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2009茶叶...
  • 1篇2014湖南...
  • 1篇湖南省茶叶优...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续)被引量:1
2011年
我所于2003~2009年承担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工作,先后对参试的17个茶树新品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寒性鉴定,并对每个参试品种作出了综合评价。
杨阳赵洋刘振梁国强
关键词:茶树品种
江华苦茶新品系红茶发酵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本研究对26个苦茶新品系的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6个新品系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31%、27.86%、3.50%和4.76%,具有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高的品种特征。春季发酵指数达到1.3的有7个品系,分别为B17-2、B19-1、A8-1、A21-1、A24-1、A24-2和A38-1;夏季发酵指数达到1.3的有16个,分别为B1-2、B6-2、B13-1、B17-2、B19-1、B19-2、A28-1、A29-1、A8-1、A9-1、A21-1、A24-1、A24-2、A31-1、A36-1和A38-1。26个品系的PPO活性均高于对照槠叶齐,最高的为B19-1(2176.1 U/mL)。综合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PPO活性测定结果,初步筛选出可能适制红茶新品系6个,分别为B1-2、B17-2、B19-1、A8-1、A24-2和A38-1。
刘振杨培迪成杨赵洋张曙光宁静杨阳
关键词:茶树品种江华苦茶红茶发酵性
湖南省主要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
建立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资源评价、品种权益保护、苗木质量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筛选的17对SSR标记对湖南省主要茶树品种进行了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尝试,提出了构建茶树分子身份证的方法模式.17对SSR引物共检测...
杨阳刘振赵洋杨培迪
关键词:茶树品种SSR标记资源评价
基于代谢组学的湖南典型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代谢物差异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湖南处于茶树遗传演化的过渡带,茶树种质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不仅在植物学特征上差异显著,而且在茶类适制性、适应性、耐寒性等方面各有特点,然而目前对湖南茶树资源功能成分差异的深度解析尚缺乏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探明湖南典型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功能成分差异,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分析技术,对湖南典型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城步峒茶群体(CBDC)、江华苦茶群体(JHKC)、汝城白毛茶群体(RCBM)、安化群体(AHQT)进行代谢物检测。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609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安化群体与城步峒茶群体代谢物的相似度较高,与汝城白毛茶群体的代谢物相似度最低;以栽培型安化群体为对照组,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共检测到302个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类、酚酸类、黄酮类、鞣质类、生物碱类等。3个群体的共有显著差异代谢物为50个,种类最多的为黄酮类,其次为酚酸类,均以含量增加为主。城步峒茶、江华苦茶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的特有差异代谢物分别有52、37和66个。本研究除检测到茶叶中部分已有研究报道的差异代谢物,还检测到一些茶叶中报道较少的差异代谢物,这些物质可为后期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挖掘与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刘振成杨赵洋杨培迪宁静杨阳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代谢组学代谢物
湖南省茶树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11年
湖南是我国的产茶大省,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茶树育种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从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方法、新品种选育3个方面对湖南省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同时对该区域的茶树育种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王旭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杨阳
关键词:茶树育种
两个黄金茶品种插穗^60Co-γ辐射诱变适宜剂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2个黄金茶品种及福鼎大白茶的插穗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对其适宜的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茶树扦插苗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以0 Gy的发芽率最高,4~8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0 Gy或更高的剂量为"致死剂量"(LD100)。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10 Gy的诱变剂量株型明显矮于对照及其他处理。60Co-γ射线处理茶树扦插苗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2~4 Gy,其成活率最高。
杨培迪赵洋刘振成杨杨阳
关键词:茶树辐射诱变
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号’选育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湘茶研1号’系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品种天然杂交后代的实生苗中分离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1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与早生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41.45%±2.96%、茶多酚25.40%±4.35%、氨基酸4.10%±0.83%、酚氨比6.20。制烘青绿茶翠绿多毫,条索紧细,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叶底黄绿嫩。品比试验4年(树龄4~7龄)平均年产鲜叶1001.45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63.99%。抗寒、抗旱、抗病虫性均较强。
杨阳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宁静刘勇
关键词:茶树品种选育早生高产绿茶
茶组植物种间关系的cpDNA、rDNA ITS和mtDNA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DNA序列分析在物种系统进化、分类和鉴定等方面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方法】本研究对来源于cpDNA、rDNA ITS和mtDNA序列的15对引物在茶组植物的5种2变种共16份资源中进行了种间关系研究。【结果】在15对引物中,来自cpDNA的6对引物有5对完成了扩增与测序,来自rDNA ITS的3对引物均未得到单一目的片度,来自mtDNA序列的6对引物中,共有4对完成了扩增与测序。对在种间存在位点差异的8对引物序列比对:序列长度最长的为390F-1326R(859 bp),最短的为orf25(446 bp);品种间变异位点最多的为rbcla-rev(24个),最少的为nad4L/orf25(2个)。位点变异率最高的为rbcla-rev(4.76%),最低为nad4L/orf25(0.37%),cpDNA的碱基变异率平均值(2.91%)要远高于mtDNA(0.55%);8对引物在茶变种内发生变异的位点共有9个,占总位点数的0.19%;不同变种间发生变异的位点有90个,占总位点数的1.85%;将8对引物测序得到的序列拼接,按照MP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可以将参试的16份茶树资源分为3大类。【结论】本研究为DNA序列分析在茶组植物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刘本英李游勇杨阳
关键词:茶树种间关系CPDNAMTDNA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科学家愈来愈广泛地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育种研究中。茶学是一门较成熟的传统学科,目前我国茶叶工作者在其常规技术研究方面己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在茶叶生产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茶树育种研...
赵洋杨阳
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1年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湖南省位于我国茶树迁移、演化的过渡带,保存着许多进化程度不同的茶树种质资源,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本文对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探讨,供湖南省茶树资源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参考。
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杨阳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