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池
- 作品数:50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区域循环经济的市场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或区域发展基础之上的循环经济,是在区域经济市场机制作用下,按生态循环原则,以物质和能量的自然流动为基线,构造其产业结构,促进物质资源的循环经济形式。缺乏市场机制的区域循环经济必然使其缺乏应有的区域合作张力。因此,市场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分析产生瓶颈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循环经济市场机制的发展策略。
- 赵秀池
- 关键词:循环经济
- 重塑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探索被引量:10
- 2003年
- 建立、完善住房金融体系的过程,就是建立和完善住房金融市场、确立有效的住房金融市场机制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探索住房金融体系的理论构成,分析重塑住房金融体系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总体思路和模式框架,同时分析了其趋势特征,旨在建立以商业性住房金融为核心的新的住房金融体系。
- 赵秀池
- 关键词:住房金融体系住房金融市场法律规范体系行政监管体系
- 论保险中介企业的困境及出路被引量:3
- 2009年
-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空间是无限量的,但众多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的盈利状况却十分堪忧。本文通过对保险中介企业面临的外部困境与内部困境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保险中介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源,指出了保险中介企业的出路所在-为保险中介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改善保险中介企业的经营机制。
- 赵秀池
- “5·17新政”推动楼市回暖 房市迎来新机遇
- 2024年
- 房子是家的所在,有房才有家。人们格外看重房子,对房子情有独钟。纵观世界各国,住房需求虽因人而异,但住房需求总是从低水平向更高水平不断迈进,即住房面积不断增加,住房质量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中不断优化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我国住房制度不断推进,从过去福利制改为住宅商品化。
- 赵秀池
- 关键词:住房面积住房质量住房需求房市住宅商品化
- 北京旧城保护改造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北京旧城是首都职能的主要承载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首都旧城区保护性改造意义重大。旧城区保护性改造涉及城市风貌保护和民生改善,一直是北京市政府以及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北京旧城区保护性改造的历史沿革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北京旧城区保护性改造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建立旧城保护性改造特区、拓宽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融资,健全多元化疏散安置机制等。
- 赵秀池
-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 2014年
- 近年来,随着城市周边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身份发生变化,村庄变成居民区,形成了城中村。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虽然在房产或资金方面得到了较为丰厚的补偿,但其投资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加之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致使部分村民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只有切实做好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 赵秀池
- 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工作农民身份
- 北京人口分布与公共资源配置研究
- 北京市2009年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755万人,提前11年达到了2020年人口的控制目标,人口在中心城区高度聚集已经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因此,疏解中心城人口是当务之急。本文从优质公共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人...
- 赵秀池
- 楼市政策适度宽松,后市平稳发展可期
- 2023年
- 近两个月来,金融财政宽松政策密集出台,楼市利好政策不断,市场交易开始活跃起来。从金融政策来看,《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相继出台。只要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人们期盼已久的首套房首付款比例和二套房房贷利率、存量房贷利率也终于做出了调整。
- 赵秀池
- 关键词:首付款比例个人住房贷款住房贷款利率利好政策适度宽松楼市
- 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研究
- 2009年
- 本文通过对典型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区域经济运行均衡利益机制模型及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措施。
- 赵秀池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北京人口分布与公共资源配置研究
- <正>北京市2009年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755万人,提前11年达到了2020年人口的控制目标,人口在中心城区高度聚集已经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因此,疏解中心城人口是当务之急。本文从优质公共资源配置的角度分...
- 赵秀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