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铭瑞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液流速率
  • 1篇油松
  • 1篇生长季
  • 1篇树干
  • 1篇树干液流
  • 1篇树干液流速率
  • 1篇退耕
  • 1篇退耕还林
  • 1篇退耕还林工程
  • 1篇热扩散
  • 1篇岷江上游
  • 1篇物流
  • 1篇物质流
  • 1篇林木
  • 1篇后续产业发展
  • 1篇价值流
  • 1篇间作
  • 1篇间作模式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阿坝藏族羌族...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邓铭瑞
  • 2篇李伟
  • 2篇张林
  • 2篇潘开文
  • 2篇刘丽娟
  • 2篇沈贤宇
  • 2篇刘成刚
  • 1篇马钦彦
  • 1篇康峰峰
  • 1篇赵秀海
  • 1篇黄强
  • 1篇王彦杰

传媒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岷江上游椒农间作模式能流、物流及价值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椒农间作作为岷江上游花椒种植的主要方式,其系统内不合理的结构导致了能流和物质流效益的下降,严重制约了系统的价值转化效益。因此,优化、筛选和评价岷江上游不同椒农间作模式,促进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当地农户的花椒经济收益显得尤为重要。以岷江上游茂县叠溪镇椒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间作辣椒Capsicum annuum(M1)、花椒间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M2)、花椒间作玉米Zea mays(M3)、花椒间作杂草(M4)及花椒间空地(M5)等5种模式的能流、物质流及价值流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①5种间作模式的投能结构相对简单,投能利用率较低,农业生产处于中低水平。此外,需特别调整人力投能分配的比例。②该区氮磷输入较多,但钾素整体处于亏缺状态,故应适时适当补充钾素,以保持较好的耕地土壤肥力。③间作高杆和对氮磷钾需求较高的农作物经济效益较低,建议在今后间作过程中尽量避免。④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系统的能流、物流及价值流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排序为M4(0.701)>M1(0.536)>M3(0.387)>M2(0.347)>M5(0.215)。以上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椒农间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M1模式为较优模式,但仍需注重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与维持。
刘成刚黄强邓铭瑞沈贤宇刘丽娟张林李伟潘开文
关键词:岷江上游物质流价值流
山西太岳山油松林木非生长季树干液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在山西沁源县灵空山林场建设观测塔,用TDP探针对塔周围的不同胸径的11棵油松林木在非生长季的树干液流速率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研究油松林木树干液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生长季的油松树干液流并没有停滞,正午的峰值逐渐消失,液流主要在夜间进行,最大值为16.11 cm.h-1,最小值为5.109×10-5 cm.h-1,平均值为3.29 cm.h-1。在属于生长季末期的10月,不时有和生长季相同的单峰曲线出现,11月下旬后,白天和夜间的树干液流并无明显差异,趋于平稳。阴天则无峰或多峰。影响油松树干液流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三者都与液流速率既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又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湿度与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呈正相关关系。与太岳山生态站2005年所做的油松林木夏季的树干液流速率研究成果相结合,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油松林木树干液流速率全年的变化规律。
邓铭瑞康峰峰赵秀海马钦彦
关键词:油松树干液流速率热扩散
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被引量:9
2013年
结合成都市各区(市、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全市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健康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是有效巩固全市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通过对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
季猛刘华存李伟刘成刚王彦杰张林邓铭瑞沈贤宇刘丽娟潘开文
关键词:退耕还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