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扬
-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夏玉米高密度双株栽培高产机理研究
- 研究了三个种植密度(75000,90000,105000株·hm-2)、两个种植方式(宽窄行,等行距)和两个留苗方式(一穴单株,一穴双株)下夏玉米郑单958群体冠层结构,叶绿素荧光及光合特性,产量及其影响因素。期望通过郑...
- 邵扬
- 关键词:玉米冠层结构荧光特性
- 不同生态区夏玉米两类熟期品种子粒灌浆动态和产量分析被引量:28
- 2010年
- 在豫北高产灌溉区、豫中补灌区和豫南雨养区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域20个试验点,试验选用中熟郑单958和中晚熟豫单998两个品种,系统观察和测定花后气候资源分布和子粒灌浆过程以及产量空间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品种一般在花后40~60d成熟,灌浆速率中熟品种郑单958比中晚熟品种豫单998均值高,花后30~40d豫单998有一个较明显的灌浆高峰期。子粒灌浆曲线在不同生态区表现不同,北部和西部呈线性变化,东部、中部和东南部呈曲线变化。中熟品种郑单958的出籽率和经济系数高于豫单998。在豫西和豫北区域,选用中熟品种较为适宜,而中部、豫东和豫东南区域选用中晚熟品种较为适宜。为充分利用花后气候资源,选用较长灌浆期、较强灌浆速率和较高经济系数的特征品种是各生态类型区域鉴定和选用适合品种的重要依据。
- 王同朝卫丽马超杜园园常晓邵扬
- 关键词: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灌浆
- 水分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光合和水分利用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在遮雨条件下采用称量法控制土壤水分,利用逐步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连续观测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3种倍性小麦后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倍性小麦的光合速率都下降,下降速度为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水分胁迫对二倍体的蒸腾速率影响最大,对六倍体的蒸腾速率影响最小;水分胁迫对六倍体小麦的气孔导度影响小于四倍体和二倍体;水分胁迫结束后,3种倍性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能迅速恢复,以六倍体的气孔导度的恢复速率最快。水分胁迫下不同倍性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下降,以六倍体小麦下降程度最小,复水后3种倍性小麦均能快速恢复到几乎相同的水准。在相同的水分条件下,随着光强的增强,3种倍性小麦光反应动力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在400~1 200μmol/(m2.s)范围内,二倍体和六倍体小麦二者均显著高于四倍体。
- 王同朝黄晓书陈军营常晓邵扬齐爽李小艳陶金江卫丽
- 关键词:小麦水分胁迫光合特征
- 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裂区设计,分别在75 000,90 000,105 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下,研究了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郑单958叶绿素、荧光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展开叶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单峰曲线变化的趋势。在密度一定的条件下,种植方式的改变,增加了光能的利用效率;高密度条件下,宽窄行双株种植改善群体结构,明显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有效增加高密度下玉米产量的潜力。
- 邵扬曾建兵郭延平郭青范王同朝卫丽
- 关键词:玉米叶绿素荧光
-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调控效应被引量:9
- 2012年
- 基于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豫东雨养区土壤水分调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处理,对夏玉米生长主要根层的土壤水分的调控能力作用较为显著,在连续干旱1个月后(播后30d),0~60cm土壤含水率分别比深耕和深松高19.7%、4.5%,夏玉米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群体叶面积指数指标均优于其他2个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深耕处理提高31.2%和16%。
- 常晓魏克明王和洲杨慎骄邵扬齐爽王同朝
- 关键词:深松夏玉米
- 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分别在75 000,90 000,10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郑单958冠层结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展开叶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减小,群体消光系数在天顶角7.5°~67.5°内表现为增大的趋势;在同一密度下,宽窄行双株种植具有中后期衰老慢的优势,高密度下等行距双株具有较大的平均叶簇倾角,达到56.72°,叶片挺立.
- 卫丽邵扬常晓王和洲齐爽王同朝
- 关键词:玉米冠层结构
- 垄作覆盖条件下灌溉方式与灌溉量对夏玉米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在垄作覆盖条件下,研究了夏玉米生长季中常规灌溉(沟沟灌溉)和隔沟交替灌溉2种灌溉方式对土壤呼吸作用昼夜变化、阶段变化规律及不同水分胁迫下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夏玉米拔节期土壤呼吸速率最小,抽雄期最大,之后缓慢回落;昼夜动态变化呈单峰变化趋势,高峰、低谷分别在14:00和6:00左右;在同一水分条件下,交替灌溉方式土壤呼吸速率高于常规灌溉,处理间最大差异平均可达3.46μmol.m-2.s-1,交替灌溉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幅度小于常规灌溉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出轻度亏缺处理>中度亏缺处理>重度亏缺处理;玉米生长期较高土壤含水量促使土壤呼吸增强,尤其在玉米生长中期土壤呼吸速率与耕层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王同朝杜园园常晓张慧琴邵扬卫丽
- 关键词:垄作覆盖交替灌溉常规灌溉土壤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