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学农

作品数:106 被引量:47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5篇脊柱
  • 19篇细胞
  • 16篇分化
  • 13篇软骨
  • 13篇关节
  • 12篇手术
  • 12篇干细胞
  • 10篇腰椎
  • 10篇髓核
  • 10篇脊柱侧
  • 10篇间充质干细胞
  • 10篇充质干细胞
  • 9篇诱发电位
  • 9篇椎间盘
  • 9篇骨髓间充质
  • 7篇腰椎间盘
  • 7篇硬膜
  • 7篇硬膜外
  • 6篇炎性
  • 6篇致炎

机构

  • 9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3篇中山大学
  • 6篇南昌大学第一...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奥胡斯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梅州市...
  • 3篇澳门镜湖医院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深圳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宜春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梅州市人民医...
  • 2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05篇邹学农
  • 19篇杨军林
  • 18篇李佛保
  • 16篇彭新生
  • 15篇孙来保
  • 14篇苏培强
  • 12篇黄紫房
  • 12篇万勇
  • 12篇谢超凡
  • 11篇郑召民
  • 11篇陈裕光
  • 10篇魏明
  • 10篇林翔
  • 10篇周治宇
  • 9篇贺秋兰
  • 8篇肖萍
  • 7篇刘少喻
  • 7篇周智洋
  • 7篇邹立津
  • 7篇罗嘉全

传媒

  • 9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中国骨科临床...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新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一次全军脊...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1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8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20例报告
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是引起胸椎脊髓病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发生率明显低于颈、腰椎管狭窄症,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均与颈、腰椎管狭窄不同。国内外大部分报道为数例的经验总结,超过2...
万勇龙光华梁堂钊郑召民彭新生邹学农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发病机制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脊柱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护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 TES-MEP)监护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在241例胸椎手术中对双侧胫前肌、足(?)短屈肌、大鱼际肌或小鱼际肌(颈椎病变时)实施TES-MEP监护。术中全静脉麻醉58例,静脉麻醉+七氟烷吸入麻醉(浓度<1%)67例,静脉麻醉+小剂量肌松剂116例。结果TES-MEP的检出率为89.2%,虽然3种麻醉方式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年龄组、不同靶肌肌力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术中TES-MEP阳性26例,其中不明原因的假阳性6例,真阳性20例,且均与手术操作有直接相关性。TES-MEP对脊髓运动功能监护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7.9%,约登指数为0.979;对脊髓感觉功能监护的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97.9%,约登指数为0.72。结论异丙芬静脉麻醉+七氟烷吸入麻醉(浓度<1%)为首选方案,异丙芬静脉麻醉+小剂量肌松剂为次选方案。TES-MEP不但能瞬间、直接、准确地监护脊髓的运动传导功能,而且能间接反映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是安全监护脊柱手术的新方法。
陈裕光万勇杨军林彭新生郑召民邹学农李佛保夏杰华窦云凌舒展华
关键词:脊柱深部脑刺激法诱发电位监护
腰椎间盘退变研究的方法学选择与评价(二)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和临床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有关退变机理与病理变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学者们日益重视相关研究方法、评估指标在退变中的作用和意义。
廖鹰扬刘少喻邹学农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离、培养、传代的方法,并观察其体外成脂诱导潜能,为后续的AIS来源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研究作准备。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MSCs后培养并传代,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细胞表面标记物,用含1μmol/L地塞米松、10 mg/L重组人胰岛素、0.5 mmol/L 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100μmol/L吲哚美辛的诱导培养基对传至第3代的MSCs进行成脂诱导,诱导至第14天行油红O染色鉴定。结果 AIS来源骨髓标本分离培养的细胞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均显示CD29、CD44、CD105为阳性,CD34、CD45为阴性,符合MSCs的表型特征;MSCs经成脂诱导后均可分化为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可见胞质内呈橘红色的大小不一脂滴。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成功分离出高纯度的AIS来源的MSCs,其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成脂潜能。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研究打下基础。
林翔杨军林邹学农苏培强黄紫房谢超凡王其飞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成脂分化
1例基因芯片筛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脂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收集AIS及同性别年龄正常对照骨髓标本,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并培养传代,取第3代MSCs进行成脂诱导2周后,提取各标本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并以两种荧光Cy5和Cy3标记后作为探针与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后用基因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结果]筛选出显著表达差异基因1 380条,其中表达上调基因874条,表达下调基因506条。[结论]AIS来源MSCs成脂分化相关差异表达的1 380条基因可能参与了AIS的发生和发展。
林翔杨军林苏培强邹学农谢超凡王其飞黄紫房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基因芯片
脊柱手术中TES—MEP和CSEP联合监测脊髓功能的作用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监测脊髓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4月脊柱手术中同时记录双侧胫前肌、足躅短屈肌(颈椎病变增加鱼际肌)TES—MEP和双侧胫后神经(颈椎病变增加尺神经)CSEP共2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全静脉麻醉维持,部分患者辅助使用小剂量七氟烷吸入或小剂量肌肉松弛药。将TES—MEP、CSEP、联合监测的结果与术后脊髓运动和感觉功能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术中TES—MEP、CSEP、联合监测的成功检出率分别为90.8%、96.9%和100%。术中TES—MEP、CSEP判断脊髓运动功能的灵敏度分别为100%和89.3%,特异度分别为98.4%和96.9%,约登指数分别为0.984和0.862;而判断脊髓感觉功能的灵敏度分别为76.7%和93.3%,特异度分别为98.7%和98.O%,约登指数分别为0.754和0.913;联合监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6.9%,约登指数0.969。结论TES.MEP监测脊髓运动功能的准确性高于CSEP,而CSEP监测脊髓感觉功能的准确性高于TES.MEP;联合监测对脊髓功能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又高于单一的TES—MEP或CSEP监测,它是目前脊柱脊髓手术中较为理想的监测方法。
陈裕光彭新生万勇杨军林郑召民邹学农李佛保舒海华夏杰华窦云凌
关键词:脊柱诱发电位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脊髓背角ERK/MAPK通路在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炎性痛维持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脊髓背角磷酸化ERK(pERK)在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炎性痛进程中的表达变化,及硬膜外腔注射ERK通路抑制剂U0126对大鼠机械性痛阈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3组:Blank组(13只)、Sham组(13只)、手术模型组(NP组,30只),检测所有大鼠术前1 d,术后1、4、7、14、21 d和28 d的50%机械痛缩足阈值(50%MWT)。Blank组和Sham组于术后7 d及NP组于术后1、4、7、14、21 d取大鼠腰段脊髓背角,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时点pERK蛋白含量。另一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blank组(13只),sham组(13只),NP组(13只),DMSO组(13只)和U0126组(28只),DMSO组、U0126组分别于术后第6天单次硬膜外腔注射10%DMSO 50μl和10μg/50μl U0126。给药前和给药后多个时点均进行疼痛行为学测定。Blank、Sham和NP组于术后第6d取腰段脊髓背角,DMSO组于给药后6 h取材,U0126组于给药后2、4、6、24 h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脊髓背角pERK阳性产物。结果:与Sham组相比,髓核致炎性神经根痛大鼠腰段脊髓背角pERK在术后1、4、7、14和21 d多个时点表达均增加(P<0.05)。术后第6 d单次硬膜外腔给予U0126后4 h髓核致痛大鼠的50%MWT明显提高(P<0.05),持续至给药后8 h,同时伴有脊髓背角pERK表达减少(P<0.05)。结论:腰段脊髓背角pERK在髓核致炎性神经根痛进程中表达增加,给予ERK通路抑制剂U0126可缓解痛觉过敏,脊髓背角ERK/MAPK通路在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炎性痛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冯璐璐吴海璇徐辉贺秋兰魏明孙来保邹学农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硬膜外腔注射髓核
体外长期培养的猪BMSCs发生转化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和DNA甲基化谱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体外长期培养的长白猪BMSCs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阐明甲基化在调节基因表达上与BMSCs发生转化的关系。方法抽取3月龄长白猪胫骨近端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并根据细胞贴壁特性对BMSCs进行分离、纯化、体外传代培养。细胞恶性转化通过细胞形态、核型分析、双层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血清依赖性实验以及裸鼠成瘤实验进行验证。使用定制的家猪甲基化芯片和Agilent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第2代和第25代BMSCs全基因组甲基化表达水平和m RNA表达谱,并进行m RNA-甲基化的关联分析,筛选DNA异常甲基化谱,同时对这些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结果长期培养的BMSCs逐渐表现出转化细胞的特性:由较大的纺锤形逐渐变为小的梭形,血清依赖程度显著降低,在双层软琼脂培养基中锚着独立生长并形成细胞集落,在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组织。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转化过程中上调表达的257条基因和下调表达的315条基因,信号通路分析发现部分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部分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ECM-receptor interaction)、黏着斑通路(focal adhesion)、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P53等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下调。DNA甲基化芯片分析得到受甲基化调控的962条差异基因和1 219条受去甲基化的基因,并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增殖分化、细胞结构、炎性免疫、肿瘤发生等生物过程。联合分析BMSCs转化过程受甲基化调控的基因,发现35个基因的甲基化改变与表达变化方向相反(相关系数r=–0.686,P=0.000),其中21个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升高而基因表达下降,14个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下降而基因表达升高;同时KEGG富集分析发现多个受甲基化调控、参与干细胞分化的基因及参与的多个细胞信号通�
何颖邹立津高蔓蔓梁堂钊邹学农
关键词:BMSCS细胞转化基因表达甲基化
蛇床子素对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DRG中CGRPR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索硬膜外腔注射蛇床子素对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DRG中CGRPR1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镇痛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Blank组(12只)、Sham组(12只)、手术模型组(NP,30只),检测大鼠术前1d,术后1、3、7、14、21 d的50%MWT和TWL。Blank组和Sham组于术后7 d及NP组于术后1、3、7、14、21 d取术侧L5DRG,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GRPR1蛋白相对浓度。另♂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8只):NP组,DMSO组,蛇床子素组,CGRP8-37组。手术前后所有大鼠均进行疼痛行为学检测,NP组、DMSO组、蛇床子素组于术后7 d取材,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GRPR1蛋白相对浓度。结果NP组在术后各时间点50%MWT和TWL比术前和Sham组明显降低(P<0.05),术侧L5DRG中CGRPR1蛋白表达水平比Sham组明显升高(P<0.05)。与NP组和DMSO组相比,蛇床子素组50%MWT和TWL明显升高(P<0.05),同时术侧L5DRG中CGRPR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CGRPR1表达上调参与介导髓核源性坐骨神经痛,蛇床子素可通过抑制CGRPR1蛋白表达而缓解痛觉过敏。
吴海璇冯璐璐贺秋兰魏明徐辉李梅娜孙来保邹学农
关键词:蛇床子素坐骨神经痛髓核炎性痛硬膜外腔
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
2011年
目的 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脊柱手术中同时实施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426例,并对术中出现阳性和仔细检查后原因不明或纠正手术操作后仍没有恢复的23例进行唤醒试验.根据术中联合监护和唤醒试验结果,分别与术后脊髓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监护阳性64例(15%),其中51例与脊髓功能符合,另13例不符合.假阳性占3.1%(13/426).本组无假阴性.联合监护判断脊髓功能灵敏度为100%(51151),特异度96.5%(362/375),约登指数0.965.23例唤醒试验中,8例阳性均与脊髓功能符合,没有假阳性.而15例阴性中,与脊髓功能符合9例,不符合6例.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灵敏度为57.1%(8/14)、特异度100%(9/9)、约登指数0.571.结论 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为目前脊柱外科手术监护的理想选择和首选方法,唤醒试验可用于联合监护真假阳性鉴别的检测.
陈裕光杨军林万勇郑召民彭新生邹学农陈柏龄苏培强舒海华刘卫锋李佛保
关键词:唤醒试验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