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雄
- 作品数:49 被引量:316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查处污染环境犯罪中争议问题研讨被引量:1
- 2014年
- 污染环境犯罪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近年来,检察机关始终将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摆到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但在司法实践中,污染环境犯罪的侦查取证与法律适用仍存在诸多疑难问题,为此,本刊与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遴选典型案例,共同邀请专家,对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理中的疑难争议问题进行研讨。
- 欧秀珠邹雄白晓东樊美清余冬阳杨赞林复旺李新鹏
- 关键词:污染环境犯罪侦查取证污水浓度案件办理加工点
- 论环境权益及其救济
- 环境权益是公众对环境享有的包括日照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优美景观权等法益。环境侵权行为不侵害环境权益,侵害环境权行为才侵害环境权益。因此,环境权益不能通过侵权法来救济,只能通过环境法及其他公法得以救济。
- 邹雄
- 关键词:环境权益法益救济
- 文献传递
- 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结构布局——兼评新《环境保护法》被引量:3
- 2014年
- 法学理论界和立法实务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的结构布局研究不足,使得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境保护法》)的结构令人困惑。《环境保护法》应围绕保障"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根本立法目的以及"实现环境法律关系"进行布局,其布局应以"3+2"结构为宜。即以三类主体(环境权主体——自然人,环境义务主体——环境资源利用或破坏者,环境职责主体——政府)为对象分章予以规制,再加上总则和法律责任两章。
- 邹雄刘清生
-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基本法生态环境
- 论环境权
- 笔者从界定原则、权利客体、权利内容和权利主体等方面对环境权的界定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环境权是自然人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法律权利。除自然人外,法人、国家、非人自然体都不能成为环境权的主体。环境权...
- 邹雄
- 关键词:环境权公民权利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论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被引量:28
- 2004年
- 环境侵权的非常特殊性决定了认定其构成要件之一--因果关系的极端困难性。因此,许多新的因果关系学说应运而生。然而,这些学说大都将因果关系判断标准问题与推定、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倒置、法律责任分担等诸问题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在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理论探讨中,有必要消除误区,明确研究目标,建立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的理论体系及标准。
- 邹雄
- 关键词:环境侵权因果关系侵权法举证责任当事人权益
- 德国环境侵权赔偿限额制之本土化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德国立法者基于对环境侵权赔偿责任的利弊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并且综合实际运行效果,终于放弃了完全赔偿责任。1991年率先推出了环境侵权赔偿限额制度,其目的兼顾了企业的生产发展与受害人的利益,辅以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目前,我国环境侵权赔偿制度在实施中也产生了与德国当年相类似的问题,加之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对于企业的行为自由与受害者的权利救济更需寻求一个新的平衡点,就更需对德国环境责任法相关规定的借鉴,从而使环境侵权赔偿限额制与环境侵权救济社会化制度本土化。
- 邹雄周宇
- 关键词:环境侵权赔偿限额社会化救济
- 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行政鉴定制度
- 鉴于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鉴定无门'的现实,笔者提出了建立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行政鉴定制度的设想,并就该制度的含义,建立的必要性,因果关系行政鉴定的性质、效力和形式,以及制度的运行等作了论述.
- 邹雄
- 关键词: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行政鉴定
- 文献传递
- 探析环境保护法第65条之连带责任
- 2017年
- 大陆法系国家侵权行为的形态立法模式有两种,其一是一般条款模式,其二是递进列举式。环境保护法第65条之连带责任是为环境污染人与环境服务机构共同侵权所致,但其具体的侵权行为形态不同,宜采用递进列举式以分析,侵权形态分别为:环境污染人为"直接侵害权利"型和环境服务机构"违法保护他人法律致害"型。
- 周宇邹雄
- 关键词:连带责任环境侵权共同侵权
- 论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被引量:21
- 2010年
- 中外法学界关于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是个名不符实的称谓,其实质是:在环境侵权纠纷诉讼中,就因果关系这一待证事实,对双方诉讼主体设置不同证明标准的特殊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宜建立"一横一竖"式的因果关系证明标准体系。同时,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的认定仍应遵循证据法学原理。
- 邹雄
- 关键词: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证明标准
- 监督者抑或当事人?——检察公益诉讼原告双重角色的法理检视被引量:3
- 2022年
- 我国检察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既是诉讼监督者又是诉讼当事人,此双重角色具有法理冲突。我国《宪法》将检察机关定位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发挥着法律监督功能。检察机关通过检察权的执法监督权能、司法监督权能、守法监督权能实现其各项职能,且每类监督权能由检察机关若干职权构成。检察权的三类法律监督权能无须在检察机关的每项活动中同时实施,构成权能的具体职权也应随着法律实施的需要而动态调整。在检察公益诉讼中,为解决双重角色的法理冲突,检察机关应主要实施执法监督权能和守法监督权能,谦抑地实施司法监督权能。故可取消司法监督权能中的抗诉职权,并转隶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的立案侦查职权至监察委员会。
- 邹雄陈山
- 关键词:双重角色检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