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郁保生

作品数:78 被引量:360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3篇伤寒
  • 32篇伤寒论
  • 26篇《伤寒论》
  • 15篇动脉
  • 14篇动脉粥样硬化
  • 10篇四逆
  • 10篇四逆汤
  • 10篇仲景
  • 10篇辨证
  • 9篇血症
  • 9篇脂血症
  • 9篇中医
  • 9篇高脂
  • 9篇高脂血
  • 9篇高脂血症
  • 8篇教学
  • 7篇证论治
  • 7篇辨证论治
  • 7篇饼灸
  • 6篇药饼

机构

  • 69篇湖南中医药大...
  • 8篇湖南中医学院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湘南学院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77篇郁保生
  • 31篇邹旭峰
  • 18篇郜文辉
  • 17篇刘娟
  • 16篇常小荣
  • 15篇石晓理
  • 11篇王元红
  • 10篇刘密
  • 10篇吕瑶
  • 10篇岳增辉
  • 9篇戴维
  • 9篇谢雪姣
  • 8篇黄振
  • 7篇张国山
  • 5篇杨舟
  • 5篇严洁
  • 4篇喻嵘
  • 4篇刘未艾
  • 3篇林亚平
  • 3篇符凌

传媒

  • 6篇湖南中医杂志
  • 6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医药学报
  • 3篇中医药学刊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四川中医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湖南中医药导...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1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高脂血症的药饼、艾炷及隔药饼灸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脂血症的药饼及隔药饼灸方法,既具有明显降脂作用,又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干预炎症反应),还能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表达,促...
常小荣严洁刘密李铁浪岳增辉郁保生张国山杨舟石佳谢辉
四逆汤对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高脂血症(HLP)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兔HLP合并AS模型。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予药物干预。于给药4周后取材,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6、TNF-α、IFN-γ表达升高(P<0.01),IL-10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IL-6、TNF-α、IFN-γ表达降低(P<0.05或P<0.01),IL-10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四逆汤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其中以四逆汤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
王元红郁保生雎世聪邹旭峰龙飘
关键词: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四逆汤炎性因子血管内皮
四逆汤治疗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理论探讨
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用来治疗三阴病寒证,相当于脾肾阳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此方剂被用于治疗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疾病.因此探讨了四逆汤治疗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理论依据,并论...
郁保生王元红雎世聪邹旭峰黄振
关键词:四逆汤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伤寒论》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论针刺疗法被引量:2
2013年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典著,其中近半数篇幅论述了针灸学内容。本文从《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篇原文入手,阐述针刺治病的五项基本法则、针刺要领及补泻原则,试图对当今针刺疗法的应用、发挥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石晓理郁保生张国山吕瑶
关键词:黄帝内经针刺疗法学术思想
《伤寒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被引量:4
2003年
作者通过对《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的例举、阐述 ,提出在《伤寒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郁保生
关键词:思维方法辨证论治《伤寒论》教学
浅谈《伤寒论》姜附剂的3类配伍被引量:3
2014年
在《伤寒论》中,姜附配伍较为常见且富有特色,其配伍方式除了周知的干姜配伍生附、生姜配伍炮附外,尚有乌梅丸中运用到的干姜配伍炮附。3类配伍,各有侧重,值得重视,仲景用干姜配伍生附,多为回阳救逆;用生姜配伍炮附,多为温经扶阳;而用干姜配伍炮附,则有温脏祛寒之效,此亦可从后世医家的遣方用药中得到验证。本文在归纳分析这3类配伍的方剂的同时,重点讨论了较少使用的第3类配伍,希冀能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邹旭峰戴维郁保生
关键词:伤寒论生姜干姜附子
从《内经》理论谈仲景调和营卫治疗痹病的思想
张仲景强调风寒湿邪是导致痹病的关键因素,同时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也是十分重要。其在治疗痹病多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方剂。不难看出,张仲景治疗痹病的理、法、方、药体了他重视调和营卫的思想,他使得《内经》论述的营卫...
雎世聪邹旭峰黄振王元红郁保生
关键词:痹病《内经》
《伤寒论》相反相成配伍规律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对《伤寒论》相反相成配伍规律的寒热并用,补泻同用,散收并用,升降并用,刚柔并用,动静并用几种比较典型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伤寒论》方剂中相反相成的药物配伍,既不是简单的堆叠,也不是随意的凑合,而是针对复杂病机做出的对应处理,诚所谓"杂合之病,必须以杂合之药治之"。而究其杂合形式,主要有性味功效及作用趋势等的对立配伍。
吕瑶郁保生石晓理
关键词:伤寒论配伍规律
结合《内经》再析《伤寒论》“观其脉证”法被引量:4
2020年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特色,笔者结合《内经》对《伤寒论》"观其脉证"法进行解析。认为详观脉证是辨证的前提,临床面对患者应四诊合参,以脉为先、善抓主症、动态观察,同时注重个别症状。审证求因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应依脉证辨阴阳、辨病邪类型、辨病位、辨虚实、辨实热。
郜文辉谢雪姣邹旭峰郁保生喻嵘
关键词:《伤寒论》审证求因
《伤寒论》教学模式优化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教学模式优化与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伤寒论》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与临床运用能力。方法:以传统教学法为基础,结合小组学习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研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多种教学法良好结合。结果: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结论: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符合《伤寒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
郜文辉谢雪姣刘娟邹旭峰郁保生
关键词:伤寒论教学方法医学教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