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患者经贵要与颈外静脉行PICC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为PICC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A组(经贵要静脉行PICC)58例和B组(经颈外静脉行PICC)36例从输液滴速、置管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输液高度60 cm时,B组滴速明显快于A组(P<0.01);输液高度120 cm时,两组滴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其中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两方面,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适度和不影响美观两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A组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两种置管途径都是安全有效的,各有优缺点。对需要长期化疗、输液的患者,宜首选贵要静脉行PICC;当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或抢救危重患者需要快速输液时宜选择颈外静脉行PICC。
- 郑海燕郑学青沈学敏
- 关键词:PICC贵要静脉颈外静脉
- 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8月经蚌医一附院PICC组核心护士会诊后认为无法应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患者7例,其中2例为传统方法置入PICC失败,形成局部血肿,2例因肥胖或先天静脉条件差,3例因长期治疗、反复穿刺致肘部静脉弹性差,视觉和触觉均难以辨认静脉深浅和走向,而中心静脉置管(CVC)无法满足疗程需要。应用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技术。结果 7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其中从贵要静脉置入6例,正中静脉置入1例,后拍片显示导管头端位置均在上腔静脉内,操作安全,输液通畅,导管留置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改良塞丁格引导技术,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扩大PICC适应症,该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无法置入PICC管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避免资源浪费。
- 郑海燕陈桂华
- 关键词:PICC护理
- 两种化疗泵用于5-氟尿嘧啶泵入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肿瘤患者使用全自动注药泵(以下简称电子泵)与便携式弹力泵(以下简称弹力泵)用于5-氟尿嘧啶(5-Fu)泵入的效果。方法选择行FOLFOX方案的肿瘤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使用电子泵,对照组使用弹力泵,在泵注的准确性、堵管率上进行比较。结果准确性:观察组93.2%,对照组73.7%,χ2=5.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堵管率:观察组4.5%,对照组21.1%,χ2=5.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自动注药泵与便携式弹力泵比较,准确性高,堵管率低,提高安全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杨贵丽郑海燕宋迪
- 关键词:化疗泵5-氟尿嘧啶
- 一种儿童呼吸科插管器
- 一种儿童呼吸科插管器,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插管固定机构设置在导管套的前侧,且插管固定机构活动夹设在气管插管的外侧壁上;门牙垫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导管套后端的上下两侧壁上;臼齿撑开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导管套...
- 董淮富郑海燕董孝彧陈爽
- 文献传递
- 预防刺激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和外渗3种方法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在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和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30例次住院化疗患者分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218例次。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212例次。C组: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200例次。结果①静脉炎:A组发生率29.36%(64/218),B组16.51%(35/212),C组5.50%(11/200),P<0.01。②外渗:A组发生率8.72%(19/218),B组2.36%(5/212),C组1%(2/200),P<0.01。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外渗,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不宜使用PICC的患者,可以用静脉留置针。
- 郑海燕宋迪郑学青祝梅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PICC化疗
- 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和治疗5-氟尿嘧啶泵致静脉炎的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透明贴预防和治疗5-氟尿嘧啶持续化疗泵致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对外周静脉留置持续48h输注5-氟尿嘧啶化疗的34例患者,在静脉穿刺成功、未化疗前,A1组22例给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另在近心端1cm处,沿静脉穿刺走向康惠尔透明贴外用并保持5d,B1组20例仅给3M透明膜固定留置针,化疗泵结束拔针前两组均予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洗静脉。化疗后已发生静脉炎者,A2组19例给面积略大于患处透明贴同法外用,B2组21例给25%硫酸镁湿敷6—8h,Bid,72h评价疗效。结果A1组静脉炎3例(13.64%),B1组静脉炎14例(7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A2组静脉炎有效19例(100%),治愈17例(89.47%),B2组静脉炎有效21例(100%),治愈12例(57.14%),在治愈率和治愈时间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预防和治疗5一氟尿嘧啶持续化疗泵导致的静脉炎。
- 郑海燕罗培宋迪
- 关键词:康惠尔透明贴5-氟尿嘧啶持续化疗静脉炎
- 品管圈在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成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品管圈,探讨引起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护理措施,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成立PICC品管圈,负责患者的PlCC穿刺置管、会诊、护理指导和培训,对导管的维护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结果 PICC品管圈成立后,负责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水平较品管圈成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成立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3.95%(13/329),品管圈成立前的感染发生率为9.32%(22/2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P<0.01)。结论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PICC型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置管操作和标准维护的管理,严密观察携带PICC患者的每一个感染征兆,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抵抗力,是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 许金凤郑海燕马义芳徐凌忠
- 关键词:PICC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品管圈
- 基于角色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角色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普通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角色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卡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KPS、SAS及SDS评分干预前后两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SAS和SDS评分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各单项内容评分干预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观察组为95.12%(39/41),对照组为82.05%(32/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使用基于角色理论的心理干预可促进老年肺癌患者适应角色转变,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行为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曹晓玲郑海燕钱业旺
- 关键词:肺癌角色理论心理干预生活质量
- 肺癌PICC置管患者情绪与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干预措施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肺癌PICC置管患者情绪与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在治疗前后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情绪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肺癌PICC置管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肺癌PICC置管患者干预后依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依从率60.00%(χ~2=7.811,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45.00%(χ~2=7.061,P<0.05)。结论: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对肺癌PICC置管患者影响明显,加速患者心理及躯体康复的效果,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杨静郑海燕宋迪
- 关键词:肺癌PICC置管情绪并发症干预措施
- 集束化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9
- 2016年
-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收治的64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4年收治的68例为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PICC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1)穿刺静脉与血栓发生的关系。选择头静脉:观察组7例(10.3%),对照组28例(43.8%);选择贵要静脉:观察组61例(89.3%),对照组36例(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静脉置管发生血栓例数:观察组1例(14.2%),对照组5例(17.9%);贵要静脉置管发生血栓例数:观察组1例(14.2%),对照组6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置管时间与血栓发生的关系。置管2周:观察组1例(1.5%),对照组8例(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观察组3例(4.4%),对照组10例(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观察组3例(4.4%),对照组12例(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导管尖端位置与血栓发生的关系。一次置管到位:观察组65例(95.5%),对照组53例(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调整后到位:观察组67例(98.5%),对照组61例(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调整后血栓发生例数:观察组1例(1.5%),对照组8例(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护理可降低PICC导致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杨贵丽郑海燕
- 关键词:血栓栓塞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