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27kipl)和PCNA基因表达及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 2004年
- 目的 :研究 PCNA基因和 P2 7kipl基因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的 PCNA、P2 7kipl基因的表达 ,分析各检测指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PCNA指数 PI均数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为 (48.9± 2 1.6 ) % ,PI均数随膀胱癌的分期、分级升高而升高。 P2 7kipl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 5 8.0 % (2 9/ 5 0 )。其阳性表达率随膀胱癌的分期、分级升高而降低。 P2 7kipl蛋白阳性组中 PI均数显著低于 P2 7kipl蛋白阴性组 (P<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 PCNA和 P2 7kipl基因表达有助于更准确解释和描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
- 郭晓华任来成
-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免疫组织化学
- 体外高频透热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体外高频透热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方法:选择116例门诊患者,应用HG-2000型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温度40.5 C~43 C,时间1 h,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衡量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症状明显减轻;4周后,NIH-CPSI总分以及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减低(P<0.05).结论:体外高频透热是治疗CP/CPPS的有效方法,NIH-CPSI评分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 郝川史舒郭晓华李宇卓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热疗
- 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诊断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28例经病理学诊断的不典型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主诉有膀胱刺激症状22例,占78.57%;尿常规明显异常19例,占67.85%;B超诊断或提示肾结核18例,阳性率为64.28%。排泄性尿路造影24例,均未获满意诊断结果。19例患者行CT检查,阳性率为100%。肾脏计算机体层射影检查4例,提示患肾无功能。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4例,均表现为患肾积水,输尿管均未显影。经膀胱镜行膀胱黏膜活检10例,均经病理诊断为膀胱结核。结论对于不典型的晚期肾结核,应对各项检查综合考虑作出正确诊断。提高对肾结核足够的认识和警惕,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减少误诊误治。
- 兰晓煦武进峰赵振理李宇卓胥枫林任来成郝川郭晓华史舒
- 关键词:肾结核
- 凋亡抑制基因及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bcl-2、PCNA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P法检测bcl-2、PCNA基因在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各检测指标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及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bcl-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6.0%(18/50),bcl-2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有下降趋势。PCNA指数P I均数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为(48.9±21.6)%,P I均数随膀膀癌的分期、分级升高而升高。bcl-2阳性组中P I均数低于bcl-2阴性组(P>0.05)。结论:bcl-2在肿瘤发展的早期发挥作用。联合检测bcl-2和PCNA基因表达有助于更准确地解释和描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
- 郭晓华米振国
- 关键词:膀胱肿瘤移行细胞BCL-2PCNA
- 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结石80例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超声引导标准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病人80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0例,肾结石60例,鹿角形结石4例,感染性结石6例,多发结石20例,双肾结石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
- 郭晓华史舒任来成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 双侧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的体会(附42例报告)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总结双侧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搜集2009年—2016年行手术治疗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42例)的相关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后基本达到痊愈(34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6例患者肾功能处于代偿期),2例患者肾功能较术前稍好转,但仍处于肾功能不全状态。结论:双侧上尿路结石应尽早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充分引流尿液,以利于肾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发现同期手术相对分期手术有利于双侧分肾功能的恢复。
- 顾勇郭晓华
- 关键词:双侧上尿路结石手术
- 腺性膀胱炎
- 2001年
- 郭晓华刘俊生任来成
-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腔内泌尿外科增生性病变发病率上皮常见病
- 自发凋亡率、PCNA、bcl-2、p27kip1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自发凋亡率、PCNA、bcl-2、p27kip1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为认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线索。
方法:选取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1...
- 郭晓华
- 关键词:膀胱肿瘤TUNELPCNAP27KIP1BEL-2
- 文献传递
- 联合检测自发凋亡率及p27ki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自发凋亡率、p27kip1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自发凋亡细胞,用S’P法检测p27kip1基因在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各检测指标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及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自发凋亡率AI均数为(3.0±1.5)%,p27kip1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58.0%(29/50)。其二者的阳性表达均随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27kip1蛋白阳性组中AI均数显著高于p27kip1蛋白阴性组(P<0.05)。结论p27kip1蛋白和自发凋亡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27kip1和自发凋亡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解释和描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
- 郭晓华米振国
- 关键词:膀胱肿瘤移行细胞凋亡P27KIP1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