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展芳 作品数:42 被引量:100 H指数:5 供职机构: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Ⅱ度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术后病理及电镜结构的研究 目的观察深Ⅱ度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术后病理及电镜结构特征,评价此疗法的远期疗效。方法15例患者,伤后3天内行削痂一期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表皮复合移植,术后全部成活。随访5月-10月,取复合皮标本15例,同时取15例邻近... 唐冰 朱家源 李新强 朱斌 钟展芳 陈东文献传递 康惠尔溃疡糊、粉治疗烧伤的研究和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999年 康惠尔溃疡糊、粉;伏碘软膏加溃疡糊;伏碘软膏;磺胺嘧啶银冷霜,外用治疗烧伤病人121例。结果提示伏碘软膏加溃疡糊、粉组在创面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及脱腐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它减轻了伏碘对创面的刺激性。认为伏碘软膏与溃疡糊、粉的混合剂型是治疗Ⅱ度烧伤较好的外用药。 钟展芳 战国强关键词:烧伤 糊剂 粉剂 早期切痂微粒自体皮+大张异体甘油保存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 目的:探讨阻止创面坏死组织及多种有害炎症介质对机体的毒性反应的有效方法,以减轻感染,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救治率。同时为大面积切痂创面提供一种有效、可靠的覆盖物。方法:对 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入院的15例大面积烧伤... 周强 战国强 姚明昌 岑庆君 钟展芳 李伙新文献传递 特重烧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植皮生存率的分析 目的探讨特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大面积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对提高生存率的作用。方法收集1995-2004年多家医院收治的以及相关资料提供的特重烧伤手术病例130例,记录第一次手术时间、切痂面积、并发症出现的时间:使用非条件Lo... 朱家源 李爽 朱斌 唐冰 李新强 钟展芳 张伟 陈东 张晋昕文献传递 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取得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科 2004~2006年收治的15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死亡2例;治愈率86.6%。结论早诊断,早... 周强 潘乐 钟展芳 苏晓恩文献传递 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科 2000-2005年收治的3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6例: 死亡4例:治愈率86.6%。结论早诊断,早治疗,适当放... 钟展芳 周强 潘乐 苏晓恩文献传递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复合植皮治疗深度烧伤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为减少深度烧伤所形成瘢痕增生,特别是功能部位的障碍。方法 应用J - 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切痂创面10例16处创面上。结果 10例14处部位完全成活;2处部位大部分成活。6例随访0 5~1年,未发现排异现象,外观平整,皮肤弹性好,功能灵活,供皮区均无瘢痕形成。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深度烧伤切痂术后创面上,是防止瘢痕增生、预防畸形,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较理想的材料。 钟展芳 姚明昌 周强 刘锡海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 烧伤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69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的临床体会 2004年 目的 观察早期气管切开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9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采取气管切开及综合治疗。结果 全组死亡29例,病死率与吸入性损伤的程度有关。结论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宜尽早实行气管切开治疗(伤后6小时以内),并有预防意义。 陈伯棠 周强 钟展芳 龙凤琼关键词:气管切开 吸入性损伤 深Ⅱ度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术后病理及电镜结构的研究 目的观察深Ⅱ度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术后病理及电镜结构特征,评价此疗法的远期疗效。方法15例患者,伤后3天内行削痴一期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表皮复合移植,术后全部成活。随访5月-10月,取复合皮标本15例,同时取15例邻近... 唐冰 朱家源 李新强 朱斌 钟展芳 陈东文献传递 儿童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抢救治疗中的体会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提高儿童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的新方法从而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方法:分析在2010年至2015年间,我院收治大面积烧伤患儿47例,比较不同补液通路下(分3组观察:1组经周围静脉补液通路2组经中心静脉补液通路3组经骨髓腔内补液通路),其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入液最高速度、并发症发生例数、操作总耗时等因素。结果: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1组50%2组70%3组95%,三组两两比较(P<0.05);入液最高速度1组平均20 M l/kg·h 2组平均32 M l/kg·h 3组平均32M l/kg。h,三组两两比较(P<0.05)。操作总耗时1组5-30分钟2组1-70分钟3组0.5-5分钟三组两两比较(P<0.05),1组3例并发症出现,2组2例并发症,3组1例并发症。结论:经骨髓腔内补液通路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性高,操作总耗时最少。经骨髓腔内补液在烧伤休克期抢救成功率高,方法简便,操作速度快。 唐海安 冼爱华 钟展芳 周强关键词:休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