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建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G)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例BICG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随访。结果24例患儿中,男8例,女16例。平均年龄16.8个月,发病年龄8—22个月。冬季多见。患儿既往精神运动发育正常,无癫痫家族史。临床腹泻症状不严重,惊厥表现形式均为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多发生在病程的3d内。10例(41.7%)患儿有2次或多次惊厥发作,平均1.7次。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均正常,16例行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发作间期EEG均正常。20例接受头颅CT或MRI检查,除1例有透明隔囊肿,其余均无异常。急性期后均未给予长期抗癫痫治疗,随访8~46个月,只有1例患JL(4.2%)再患轻度胃肠炎时再发惊厥。所有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BICG预后良好,不需要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 曹焕珍许燕峰简少霞闫建华
- 关键词:惊厥胃肠炎婴幼儿
- 67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分析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对KD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至2005年2月10年间收治的67例KD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资料,对其中的48例患儿进行随访。结果我院KD住院患儿5岁以内占发病总数的95.5%,男女比例为2.35∶1。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发热、唇红干裂、球结膜充血、皮疹及指趾端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高(65.7%),程度轻(内径最大为4.7 mm),恢复好。早期白细胞数增高82.1%(以中性升高为主),血小板升高80.6%,红细胞沉降率升高89.6%。单剂丙种球蛋白(IVIG)2 g/kg+阿司匹林治疗效果好。结论对于临床上出现难以解释的发热,仅伴有部分KD的临床诊断依据,尤其是呈现川崎病面容者,同时应注意寻找KD的其他指征,如发现冠脉扩张,则可确诊,如不伴冠脉病变,但同时有多脏器损害,实验实检查提示炎症反应,特别是血小板升高、血沉加快等进行综合判断可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尽早使用单剂IVIG2 g/kg+阿司匹林以预防或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 曹焕珍薛爱梅闫建华孙迎化
- 关键词:川崎病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