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亚男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禅城区产学研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硅酸
  • 4篇氮杂
  • 4篇
  • 3篇电解质
  • 2篇等离子体
  • 2篇等离子体化学...
  • 2篇等离子体制备
  • 2篇电导
  • 2篇微波等离子体
  • 2篇微波等离子体...
  • 2篇微波功率
  • 2篇磷灰石
  • 2篇化学气相
  • 2篇化学气相沉积
  • 2篇固体电解质
  • 2篇掺杂
  • 1篇等离子法
  • 1篇电导率
  • 1篇电荷
  • 1篇电荷补偿

机构

  • 8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佛山红狮陶瓷...

作者

  • 8篇陈亚男
  • 7篇黄志良
  • 5篇池汝安
  • 4篇鲁冕
  • 3篇石月
  • 2篇季家友
  • 2篇王树林
  • 2篇陈常连
  • 2篇田兴
  • 1篇胡威峰
  • 1篇张占辉
  • 1篇詹刚
  • 1篇刘恒
  • 1篇陈力
  • 1篇陈巧巧
  • 1篇喻俊
  • 1篇吴博

传媒

  • 3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半导体光电
  • 1篇材料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Sr和Nd掺杂对La_(9.33)(SiO_4)_6O_2电解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尿素-硝酸盐燃烧法对磷灰石型LSO电解质进行了三价稀土元素Nd和二价碱土元素Sr的La位掺杂,对合成样品进行XRD、SEM分析表征,并测试和分析了样品的电导率.结果表明:Sr、Nd掺杂对LSO的晶体结构、物相和形貌产生的影响很小,而适量的掺杂可有效提高LSO的氧离子传输性能.当掺杂x=0.3时,La9.33Mx(SiO4)6O2+δ(M=Sr、Nd)具有最高离子电导率,La9.33M0.3(SiO4)6O2+δ在500℃时的电导率分别为7.248×10-3S.cm-1、1.782×10-2S.cm-1.Nd掺杂不仅可以提高电导率,还可以降低传导活化能,相比于Sr掺杂更有利于LSO在中低温SOFCs中的应用.实验认为,Sr、Nd掺杂的LSO属于间隙氧传导机制,掺杂可以提高间隙氧的数量,间隙氧相比阳离子空位对LSO电导率的影响更大.
陈亚男喻俊黄志良胡威峰鲁冕田兴
关键词:燃烧合成固体电解质掺杂离子电导率
模板诱导/均相沉淀法对HAP形貌的控制及其机理研究
2012年
通过添加不同的有机模板剂、改变同种模板剂浓度,用模板诱导/均相沉淀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HAP),并用XRD、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不同反应溶液的表面张力,结合晶体生长理论初步解释了有机模板剂控制HAP形貌的机理。结果表明:模板剂种类的变化及其在反应溶液中浓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反应体系的表面能γlg,影响不同成核晶面的界面能γsl,从而改变HAP最终的生成形貌。当γlg小于28 mN/m时,产物均为板片晶组成的球花;当γlg^(28 mN/m, 48 mN/m)时,为晶须和片晶球花组成的混合形态;当γlg大于48 mN/m时,产物均为HAP晶须。
陈亚男黄志良田兴陈力吴涵奇池汝安
关键词:HAP晶体形貌界面能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制备饱和氮杂硅酸镧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制备饱和氮杂硅酸镧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取TEOS和La<Sub>2</Sub>O<Sub>3</Sub>,加入乙醇和硝酸加热溶解,再加入去离子水制成混合溶液;2)氨水调节p...
黄志良陈亚男陈常连王树林季家友池汝安鲁冕石月
文献传递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制备饱和氮杂硅酸镧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制备饱和氮杂硅酸镧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取TEOS和La<Sub>2</Sub>O<Sub>3</Sub>,加入乙醇和硝酸加热溶解,再加入去离子水制成混合溶液;2)氨水调节p...
黄志良陈亚男陈常连王树林季家友池汝安鲁冕石月
文献传递
氮杂磷灰石型硅酸镧固体电解质及其电导性能研究
磷灰石型La9.33(SiO4)6O2(以下简称LSO)是一种新型固体电解质,在燃料电池这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潜力。目前,这种材料还存在制备方法耗能且不便,多位掺杂研究不系统等问题。采用合适的掺杂手段和制...
陈亚男
文献传递
碱土掺杂硅酸镧电解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尿素-硝酸盐燃烧法在600~800℃下制备了较高纯度无杂质相的碱土掺杂磷灰石型La9.33Mx(SiO4)6O2+δ(M为Sr,Ca,Mg)电解质.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测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微观形貌及电导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合成的电解质粉体La9.33(SiO4)6O2(LSO)具有p63/m磷灰石型晶体结构;LSO烧结体的微观形貌随x值的不同而出现了细微变化;LSO烧结体具有良好的电阻可逆性和稳定性.适当的掺杂量能有效提高LSO的离子电导率,最佳掺杂浓度为0.2.相同掺杂量下,三种碱土金属阳离子掺杂对电导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掺杂效果越来越好.
黄志良鲁冕石月詹刚陈巧巧吴博陈亚男池汝安
关键词:燃烧法
掺铕稀土磷酸钙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电荷补偿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 200℃下制备了Ca3(PO4)2∶Eu3+红色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表征,考察荧光粉的物相、发光性质以及激活剂Eu3+的最佳掺杂浓度,研究结果发现Eu3+取代Ca2+占据八面体中心格位,由于离子半径差异,产生大量晶格缺陷,影响其发光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发光强度,在荧光粉中引入了电荷补偿剂Na+.通过研究Na+浓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发现电荷补偿后荧光粉的发射强度是电荷补偿前发射强度的2.9倍左右,得到荧光粉最佳化学组成为Ca2.3Na0.4(PO4)2∶0.3Eu3+.根据缺陷的生成和反应原理,并结合晶体场环境的中心对称性变化,提出电荷补偿的微观机制主要包括缺陷反应以消除晶格畸变和降低晶格中心对称性以增强红光发射.
陈力张占辉郭德兴蔡克勤刘恒陈亚男黄志良
关键词:红色荧光粉高温固相法发光性质电荷补偿
凝胶燃烧-等离子法制备磷灰石型氮掺杂硅酸镧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凝胶燃烧-等离子氮杂方法制备了磷灰石型硅酸镧(La9.33Si6O26-1.5xNx)固体电解质,并对氮杂样品进行了XRD、FT-IR和Raman表征,测试了样品的热稳定性及电导率。结果表明:La9.33Si6O26-1.5xNx的六边磷灰石型物相结构不变。氮杂导致硅酸镧晶体结构中[SiO4]的环境发生改变,并影响其振动模式。TG-DSC分析表明氮杂硅酸镧的烧结温度应为1 200℃。在微波功率为300W,作用时间为15min条件下制备的氮杂硅酸镧的烧结体的电导率达1.28×10-2 S.cm-1(800℃)。初步分析认为氮杂导致通道氧空位浓度增加、氧离子迁移速率加快、电导率变大,形成空间电导增强效应。
陈亚男黄志良池汝安
关键词:氮杂氧空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