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仿

作品数:42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外科
  • 14篇手术
  • 14篇腹部
  • 9篇多发伤
  • 9篇急救
  • 9篇创伤
  • 7篇术后
  • 7篇腹部创伤
  • 6篇损伤控制性外...
  • 5篇损伤控制外科
  • 5篇损伤控制外科...
  • 5篇外科技术
  • 4篇严重多发
  • 4篇严重多发伤
  • 4篇严重腹部创伤
  • 4篇手术治疗
  • 4篇综合征
  • 4篇救治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机构

  • 34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四川省医学科...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天祥骨...

作者

  • 41篇陈仿
  • 28篇陈宁波
  • 13篇曾杰
  • 7篇胡卫建
  • 3篇黄小兰
  • 3篇李伟
  • 2篇先迪
  • 2篇张建成
  • 2篇董立明
  • 2篇李艳
  • 2篇马军
  • 2篇刘建
  • 2篇张健
  • 2篇李伟
  • 1篇代喆
  • 1篇田丰
  • 1篇黄春玉
  • 1篇麦刚
  • 1篇汪林
  • 1篇曾杰

传媒

  • 7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预防腹腔手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对腹腔手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并与普通可吸收聚乳酸膜比较。方法随机将9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可吸收聚乳酸膜组和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组,每组30只。制作肠粘连模型,可吸收聚乳酸膜组创面覆盖可吸收聚乳酸膜,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组创面覆盖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14d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腹腔粘连状况并送病理检查。结果3组粘连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吸收聚乳酸膜组和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组的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组粘连发生率较另两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组炎症反应轻微,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对照组炎症粘连处纤维组织增生活跃,局部炎症反应明显;可吸收聚乳酸膜组改变介于对照组和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组之间。透射电镜下见可吸收聚乳酸膜组和可吸收栽药聚乳酸膜组间皮细胞增生活跃,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分泌胶原能力弱;对照组间皮细胞增生较慢,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功能活跃。结论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可有效屏蔽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的聚集,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可有效地降低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和粘连程度,其作用优于可吸收聚乳酸膜。
陈仿陈宁波
关键词:腹腔粘连手术后并发症
损伤控制性外科在腹部血管损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腹部血管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2005年1月-20010年6月期间21例应用DCS救治的腹部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腹部血管损伤患者应用包...
陈仿
文献传递
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正>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差别,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患者42例,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17~62岁,平均38.7...
董立明陈仿
文献传递
412例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分析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SIRS与休克的关系。方法 :多发伤 4 12例 ,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 ,比较两组的病死率 ,并进行SIRS评分以及按休克严重程度分组 ,分析多发伤后SIRS与休克的关系及多发伤病死率与SIRS评分的关系。结果 :多发伤后SIRS发生率为 87 6 % ,SIR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 (P <0 0 5 )。随休克严重程度的增加 ,SIRS发生率明显升高 (r=1,P <0 0 0 1) ,同时多发伤病死率也随着SIRS分值的增加而增高 (P <0 0 0 5 )。结论 :大多数多发伤患者发生了SIRS,发生SIRS后病死率较高 ,SIRS的发生率与休克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早期进行脏器功能支持应是防治SIRS的有力的措施。
陈仿陈宁波
关键词:多发伤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休克
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分析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SIRS与休克的关系。方法:多发伤412例,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并进行SIRS评分以及按休克严重程度分组,分析多发伤后SIRS与休克的关系及多发伤病死率与SIRS评分的关系结果:多发伤后SIRS发生率为87.6%,SIR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5)。随休克严重程度的增加,SIRS发生率明显升高(r=1,P<0.01)。同时多发伤病死率也随着SIRS分值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大多数多发伤患者发生了SIRS,发生SIRS后病死率较高。SIRS的发生率与休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早期进行脏器功能支持应是防治SIRS的有力的措施。
陈仿陈宁波
关键词:SIRS多发伤病死率抗休克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脏器功能
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预防腹腔手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对腹腔手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并与普通可吸收聚乳酸膜比较。 方法 随机将9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可吸收聚乳酸膜组(B组),可吸收载药聚乳酸膜(C组),每组30只。制作肠粘...
陈仿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腹腔粘连普通外科
文献传递
损伤控制性外科在腹部血管损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外科(DCS)在腹部血管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2005年1月~2010年6月期间21例应用DCS救治的腹部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腹部血管损伤患者应用包括腹主动脉夹闭、损伤血管结扎、置入暂时腔内分流管、填塞等作为腹部血管损伤时应用损伤控制性外科原则的具体措施,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实施确定性手术,15例(71.4%)痊愈出院,6例(28.6%)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为了提高腹部血管损伤患者的存活率,应用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DCS),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救治的关键。
陈仿陈宁波
关键词:损伤控制性外科腹部血管损伤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外科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91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8例,女性23例。其中50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疝,41例行传统术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及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患者术后止痛剂使用率,尿潴留发生率,阴囊积液发生率及复发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降低老年腹股沟疝的复发率和并发症。
陈宁波曾杰陈仿
关键词:老年人手术后并发症
18F—FDG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CT同机融合显像(18F-FDGPET/CT)在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晦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共21例,其中可疑复发、转移10例(疑发组)和明确复发、转移11例(复发组)。术后均行全身18F_FIXgPET/CT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18F_FIXg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后分析18F-FDGPET/CT检查前、后患者治疗方案的更改情况。【结果】18F-FDGPET/CT正确诊断19例,其中疑发纽8例,复发纽11例;1例假阳性,l例假阴性。18F-FIX/PET/CT对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90.0%、91.3%、92.3%及90.0%。5例再分期及治疗方案发生更改。【结论】”F-FDGPET/CT检查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陈宁波陈仿曾杰先迪张建成胡卫建麦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四肢大血管损伤56例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1998年7月-2006年12月收治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56例,采用多种手术方法修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陈宁波曾杰陈仿
关键词:四肢大血管损伤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伤患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