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信雄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德班港近海强冷锋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执行任务累积的气象资料、NWW3模式浪高资料,对在南非德班港以东海域遭遇的一次强冷锋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总结了预报该冷锋的经验,为今后准确预报同类天气系统提供指导。
- 李庆张志兵陈信雄
- 关键词:冷锋
- 南印度洋海区大风天气气旋概念模型研究
- 2008年
- 本文根据多年的天气图、卫星云图以及1980~1990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建立了能够在南印度洋特定海区引起12m/s以上大风天气的中高纬气旋型天气概念模型,并对该天气概念模型作了详细的阐述。该天气概念模型主要发生在南半球的冬季和初春,在该模型中,气旋从高纬低压中分裂出来,快速东移赶上位于其东部的高位低压并发展至其北部。气旋冷锋最终在南印度洋东部引起大风。该天气概念模型的建立对南印度洋海区大风的预报可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 陈信雄褚晓春周庆苏华良
- 关键词:南印度洋
- 南印度洋海区大风天气气旋概念模型研究
- 本文根据多年的天气图、卫星云图以及1980~1990年的 NCEP 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建立了能够在南印度洋特定海区引起12m/s 以上大风天气的中高纬气旋型天气概念模型,并对该天气概念模型作了详细的...
- 陈信雄褚晓春周庆
- 关键词:南印度洋
- 文献传递
- 太平洋航线及测控海域灾害性疑难天气保障方法研究
- 2005年
- 太平洋航线及测控海域天气系统复杂多变。本文分析处理大量气象信息并总结形成了“逐渐排除”、“推演逼近”、“本质判断”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预报技术方法。为及时规避灾害性天气系统提供决策依据,以确保船舶安全及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
- 陈信雄于银霞苏华良杨祖芳
- 关键词:太平洋航线气象信息
- 南印度洋测控海域大风分析
- 2006年
- 在辽阔的东南印度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为中国卫星和载人飞船执行测控服务。该海域风大浪急,缺乏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本文利用1980-1990年的部分历史资料(包括地面图和卫星云图)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有三类天气系统容易引起测控海域的大风巨浪:冷锋、中纬度气旋和强梯度带。该结论有助于东南印度洋的远洋气象保障。
- 陈信雄营小华杨涛翟国庆
- 关键词:冷锋
- 嫦娥任务中一次成功的航海气象保障
- 2009年
- 本文对某船在返航途中的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天气过程以及0724号台风米娜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准确的预报了强冷空气影响东海海域的时间和台风的移动路径,分析了它们对船舶的影响,提出了某船的最佳航行路线,使某船在台风转向北上之前穿越台风活动区域,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影响东海海域之前抵达长江口锚地,成功地规避了两个主要天气系统引起的大风大浪对船舶的影响。
- 魏新陈信雄李海宁周建军
- 关键词:台风冷空气航线选择
- 2005年春季西南太平洋避让几次灾害性天气系统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利用执行任务累积的气象资料和NWW3海浪模式资料,对影响"远望2号"作业的两个气旋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经过奥克兰港附近的温带气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时成功预报这三个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经验和"远望2号"的机动过程,为今后做好相似形势下的海况预报和船舶机动方案提供参照。
- 李庆陈信雄孙涛徐毒力徐孝力
- 关键词:温带气旋
- 台风生成的卫星云图特征被引量:12
- 2000年
- 本文对1993~1999年近100个台风过程作了卫星云图特征分析,并计算了10个过程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结合旬平均海表面温度分布,以研究台风生成前期的特征条件,得出结论为:具有涡旋状结构的热带云团,如果出现一条或几条长达500~1000km以上的长云带卷入低压内部,云团中心部分的云顶黑体温度(TBB)降低到河-70℃以下,而且TBB=-60℃的范围扩大到3×4个纬距以上,则低压很可能在24h以内发展成为热带风暴──台风。另外海表面温度SST≥29℃则很可能是台风生成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这些结论不仅加深了对台风生成前期条件的认识,还提供了若干台风生成的量化条件,可应用于实际台风生成的预报。
- 马卫民吴晓彤陈信雄包澄澜
- 关键词:卫星云图TBB海温台风生成台风预报
- 好望角附近海域春季大风的几种主要形势分析被引量:4
- 2001年
- 通过普查和分析,概括出了春季好望角附近海域三种主要大风出现时的模型图,并以一个月中逐日4次船舶测风报告为例,分析了好望角大风的某些主要特征。
- 马卫民陈信雄
- 关键词:好望角环流形势大风形势场
- 船舶风力观测资料对风场动力和热力订正的检验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某系列船2000~2007年秋冬季(11月~翌年3月)在东海北部海区的气象观测资料,来检验Hsu等(1981)动力计算模式和辛宝恒等(1987)的热力订正方法,并利用某系列船实际观测资料确定出该海区的计算参数。结果表明利用Hsu动力模式作基础再加上热力订正的办法,由陆上资料可以较好地推算海上风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褚晓春陈信雄周庆朱持则
- 关键词:东海北部热力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