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勇达

作品数:40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色谱
  • 15篇相色谱
  • 12篇农药
  • 11篇农药残留
  • 9篇气相
  • 9篇气相色谱
  • 9篇残留量
  • 8篇色谱法
  • 8篇消解动态
  • 7篇质谱
  • 7篇土壤
  • 6篇液相色谱
  • 6篇气相色谱法
  • 6篇串联质谱
  • 5篇液相
  • 5篇风险评估
  • 4篇代谢物
  • 4篇冬枣
  • 4篇质谱法
  • 4篇萃取

机构

  • 40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沧州市农林科...

作者

  • 40篇陈勇达
  • 33篇钱训
  • 32篇郑振山
  • 25篇张少军
  • 12篇李丽梅
  • 11篇王莉
  • 5篇李红艳
  • 4篇默涛
  • 2篇李运朝
  • 2篇关军锋
  • 2篇李洪涛
  • 2篇马辉
  • 2篇杨更亮
  • 2篇张东海
  • 2篇及华
  • 2篇杨茜茹
  • 1篇温之雨
  • 1篇岳雷
  • 1篇范力欣
  • 1篇杨阳

传媒

  • 16篇食品安全质量...
  • 4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蔬菜
  • 2篇农药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药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现代农村科技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4
  • 1篇200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中嘧菌酯残留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中的嘧菌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匀浆提取,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盐析离心,无水硫酸镁、PSA净化,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嘧菌酯的检出限为1.0×10-12g;在质量浓度0.0025~0.50μg/mL范围内,嘧菌酯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Y=2×108X-51888,相关系数r为0.9995;分别在0.005、0.05、0.5 mg/kg 3个添加水平进行添加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86%~9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6.0%~7.4%,嘧菌酯在黄瓜中的定量限为0.005mg/kg。结论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洁,减少了系统误差,节约了样品处理时间;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NY/T 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的要求,适用于黄瓜中嘧菌酯残留量的检测。
陈勇达钱训郑振山张少军
关键词:嘧菌酯黄瓜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
2024年
采用1%草酸(含10%甲醇)溶液提取果蔬的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丁二酸、反丁烯二酸)和维生素C,色谱柱为InertSustain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进样体积为20μL,柱温为30℃,流速为0.8 mL/min,在210 nm和254 nm波长处分别检测5种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标准曲线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0,检出限为0.01~0.90μg/mL,定量限为0.15~5.00μg/m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0%~3.75%,回收率在86.4%~115.2%;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效率高等优点,可用于果蔬中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李红艳李丽梅钱训张嘉坤郑振山陈勇达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果蔬有机酸维生素C
秋葵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及消解动态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秋葵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研究其在秋葵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方法样品采用乙腈进行提取,N-丙基乙二胺(n-propyl ethylenediamine,PSA)净化,以0.05%甲酸水-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在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模式下扫描定性,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了河北、贵州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结果在浓度为0.001~1.00mg/kg的添加水平下,秋葵中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回收率为104.7%~107.5%,变异系数为0.73%~1.26%,检出限(limitofdetection,LOD)为1.0×10^-12g,定量限(limitof quantification, LOQ)为0.001 mg/kg。2018年在河北、贵州两地进行的消解动态试验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秋葵上的半衰期分别为13.3、8.3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收获期秋葵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最高残留量为0.010 mg/kg。结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用于防治秋葵中斜纹夜蛾等害虫,推荐使用3.4%甲维盐微乳剂,施药剂量3.0 g a.i./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3 d,收获期的秋葵食用安全。
李红艳钱训陈勇达赵旭东李安英郑振山
关键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秋葵残留消解安全间隔期
吡唑醚菌酯、氰霜唑在葡萄中的残留及消解规律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葡萄中吡唑醚菌酯、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4-chloro-5-p-tolylimidazole-2-carbonitrile,CCIM)3种化合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提出该农药在葡萄上防治霜霉病的合理使用建议。方法开展30%吡唑醚菌酯•氰霜唑悬浮剂在河北、黑龙江等10地2018年田间试验并检测3种化合物在葡萄中的残留消解和最终残留量,葡萄田间试验小区在霜霉病发生初期,兑水喷雾,用水量60 kg/亩,施药剂量100 mg/kg,施药2次,施药间隔7 d,分别在末次施药后间隔7、14、21 d采集最终残留葡萄样品,其中4地在同一小区在末次施药后间隔2 h和5、7、14、21、28 d取残留消解葡萄样品。样品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吡唑醚菌酯的最小检出量(limit of detection,LOD)为1.0×10^-13 g,氰霜唑、CCIM均为1.0×10^-12 g;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实测最低检出浓度(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为0.01 mg/kg,氰霜唑、CCIM均为0.05 mg/kg。最终残留试验结果为:末次施药后14 d,葡萄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为0.163~0.631 mg/kg;氰霜唑及其代谢物残CCIM留总量为0.108~0.567 mg/kg。从残留消解试验结果来看,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在葡萄中降解都很慢,河北点、黑龙江点、陕西点、广西点4地的半衰期范围为14.1~24.9 d;氰霜唑及CCIM残留总量在葡萄中4地半衰期范围为11.6~21.4 d。结论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属于在葡萄中降解慢的化合物,根据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值为2 mg/kg,氰霜唑及其代谢物CCIM之和在葡萄上的MRL值为1 mg/kg,建议30%吡唑醚菌酯•氰霜唑悬浮剂用于葡萄防治霜霉病,施药剂量75~100 mg/kg,最多施药2次,施药间隔7 d,安全间隔期14 d。
陈勇达张嘉坤郑振山李丽梅钱训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代谢物葡萄残留消解安全间隔期
一种切铣式枣树树皮环割装置
本发明涉及树皮环割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切铣式枣树树皮环割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板和延长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每一个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两个延长板,其中一侧的所述延长板的末端位置上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均固定连...
钱训李丽梅陈勇达郑振山张嘉坤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和呋草酮残留量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和呋草酮3种农药的残留量。方法粉碎的小麦籽粒样品经丙酮浸泡提取,蒸出丙酮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并浓缩,用石油醚置换二氯甲烷后,经Florisil-SPE小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仪HP-5(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和呋草酮3种农药可有效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1.0、0.005-0.2和0.05-2.0μg/mL,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22319X+79.149,Y=56242X-26.653和Y=3285.1X-11.295,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1、0.005、0.02 mg/kg,平均回收率为77.0%-106.3%,相对标准偏差2.3%-10.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能够在同时检测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和呋草酮3种除草剂成分。
钱训陈勇达郑振山王莉张少军
关键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小麦
1.8%阿维菌素乳油在黄瓜上的消解动态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陈勇达张少军钱训王莉默涛
关键词:阿维菌素乳油黄瓜消解动态杀虫剂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马铃薯中肟菌酯残留量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串联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捣碎的试样经乙腈浸泡,加入氯化钠,用均质器匀浆提取,C_(18)柱、石墨化炭黑柱和氨基柱三柱联用固相萃取净化,用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质量浓度0.01~2.0μg/m 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检出限为1×10^(-12) 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分别在0.02、0.20、2.00 mg/kg 3个添加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81.3%~97.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马铃薯中肟菌酯残留量检测。
钱训陈勇达张少军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固相萃取肟菌酯马铃薯
气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吡唑萘菌胺及其代谢物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建立黄瓜中吡唑萘菌胺及其降解产物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固相萃取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吡唑萘菌胺及其降解产物在0.5~1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黄瓜中的吡唑萘菌胺及其降解产物的添加浓度为0.02、0.10、1.0 mg/kg 3个水平时,回收率在73.5%~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3%~13.5%之间;吡唑萘菌胺及其降解产物的检出限均达到了0.02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回收率能满足残留测定需要,适合黄瓜中吡唑萘菌胺其降解产物的残留分析。
郑振山陈勇达张少军王莉钱训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黄瓜降解产物
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残留动态被引量:19
2011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大白菜中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吡唑醚菌酯在河北、湖南两地大白菜中的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4mg·kg-1,残留量在0.04~2.00mg·kg-1范围内的添加回收率为70%~106%,变异系数为6.6%~10.0%。两地残留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2.97d和3.34d;按推荐剂量12.50g·(667m2)-1和1.5倍剂量18.75g·(667m2)-1施药3~4次,距最后1次施药7d,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中的残留量为0.96~2.70mg·kg-1。
张少军郑振山陈勇达王莉钱训
关键词:大白菜杀菌剂吡唑醚菌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