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药学院基因组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增生
  • 1篇致畸胎
  • 1篇食蟹猴
  • 1篇突变
  • 1篇胚胎
  • 1篇重组病毒
  • 1篇微核
  • 1篇微核实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生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增生
  • 1篇静脉注射
  • 1篇骨髓
  • 1篇T淋巴细胞
  • 1篇VMI
  • 1篇病毒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张光
  • 2篇陈宏
  • 2篇孙晗笑
  • 1篇杨清玲
  • 1篇江振友
  • 1篇莫雪梅
  • 1篇刘俊云
  • 1篇吕秋军
  • 1篇华兴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致畸胎研究及骨髓微核实验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rvMIP)的致畸胎和致细胞染色体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致畸胎、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结果:不同浓度的rvMIP实验组SD大鼠母鼠的畸胎率分别为29%,17%和25%,胎鼠总畸形率分别为3.1%,2.5%和1.6%。NIH小鼠骨髓微核率在给药后24h雌鼠分别为1.50,1.00和1.00,嗜多染红细胞与正染红细胞比值(PCE/NCE)分别为0.4,0.4和0.5,雄鼠分别为1.33,1.33和1.67,PCE/NCE比值分别为0.6,0.5和0.5。给药后48h的微核率雌鼠分别为2.00,1.33和1.33,PCE/NCE比值分别为0.5,0.5和0.5,雄鼠分别为1.50,2.00和1.00,PCE/NCE比值分别为0.3,0.4和0.5。各项检测指标在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别没有显著意义,P>0.05;在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rvMIP没有致畸胎和细胞染色体损伤作用。
华兴陈宏张光刘俊云孙晗笑
关键词:胚胎突变微核
重组病毒炎症蛋白Ⅱ长期静脉注射对食蟹猴免疫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重组vMIP-Ⅱ在体内对食蟹猴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食蟹猴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静脉注射人白蛋白)和实验组(分别连续13周静脉注射50、250和1250μg/kg剂量的重组vMIP-Ⅱ),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给药前、给药6周、给药13周和恢复期2周)及各器官、淋巴组织(给药13周和恢复期2周)样品。ELISA测定血清中重组vMIP-Ⅱ抗体,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FACS计数CD3+、CD4+以及CD8+细胞并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各器官及淋巴组织样品做病理学检查,并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淋巴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长期大剂量静脉注射重组vMIP-Ⅱ并不引起食蟹猴产生中和抗体;在用药期间动物外周血CD3+T细胞、CD4+以及CD8+T细胞计数显著性增强(P<0·05),CD4+/CD8+比值仍属正常,同时体外观察到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P<0·05);各器官无病理学改变,淋巴组织出现增生,并且重组vMIP-Ⅱ注射组食蟹猴增生的淋巴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在恢复期以上指标均有所降低。结论在重组vMIP-Ⅱ对食蟹猴免疫原性不明显的情况下,长期大剂量注射重组vMIP-Ⅱ具有刺激食蟹猴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增生和增加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孙晗笑吕秋军江振友莫雪梅张光陈宏杨清玲
关键词:食蟹猴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