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少坤

作品数:34 被引量:5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会议论文
  • 1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生物学
  • 25篇天文地球
  • 5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更新世
  • 8篇化石
  • 7篇爪兽
  • 4篇动物化
  • 4篇动物化石
  • 4篇动物群
  • 4篇早更新世
  • 4篇石器
  • 4篇中新世
  • 4篇临夏盆地
  • 4篇旧石器
  • 4篇哺乳动物
  • 4篇哺乳动物化石
  • 3篇第四纪
  • 3篇盐井
  • 3篇英文
  • 3篇石制品
  • 3篇奇蹄目
  • 3篇晚中新世
  • 3篇考古

机构

  • 29篇重庆中国三峡...
  • 14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甘肃省博物馆
  • 1篇河南省文物考...

作者

  • 34篇陈少坤
  • 11篇庞丽波
  • 7篇魏光飚
  • 7篇吴雁
  • 7篇胡鑫
  • 5篇秦利
  • 5篇贺存定
  • 3篇王世骐
  • 3篇邓涛
  • 2篇黄万波
  • 2篇史勤勤
  • 2篇李国洪
  • 2篇胡鑫
  • 1篇孙博阳
  • 1篇王晓鸣
  • 1篇张宁
  • 1篇张小虎
  • 1篇董为
  • 1篇汪海林
  • 1篇颉光普

传媒

  • 6篇古脊椎动物学...
  • 3篇第四纪研究
  • 3篇第十六届中国...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第十三届中国...
  • 2篇第21届全国...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化石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1
  • 1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初步研究
草街地点发现于2017年年底,距今采集到石制品26件,类型有石锤、石片、刮削器、端刮器和砍砸器.根据其所在的阶地和石制品特征推断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草街地点的发现,为探索嘉陵江流域史前的人类活动和文化特征增添了新的材...
吴雁陈少坤胡鑫庞丽波
关键词:石制品文化特征
华南地区更新世犀科化石多样性和时空分布再评估
犀科化石是华南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最为常见和最为重要的类群之一,是我国最早被研究和命名的古脊椎动物之一。但由于缺少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华南更新世的犀科化石绝大多数被随意的鉴定为一种灭绝的独角犀——中国犀(Rhinoceros...
陈少坤庞丽波严亚玲魏光飚
关键词:更新世犀科分类学生物地理学
文献传递
重庆市巫溪县首次发现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渝东北的巫溪县、城口县一带地处大巴山南麓,第四纪洞穴发育,但至今尚无确切的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报道.巫溪县尖山镇金泉洞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经鉴定,分属5目11科15种,均为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常...
陈少坤郑德芸庞丽波吴雁胡鑫
关键词:哺乳动物化石地理分布更新世
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初步研究
草街地点发现于2017年年底,距今采集到石制品26件,类型有石锤、石片、刮削器、端刮器和砍砸器。根据其所在的阶地和石制品特征推断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它的发现,为嘉陵江流域史前文化面貌的探索增添了新的材料。
吴雁陈少坤胡鑫庞丽波
关键词:石器旧石器时代晚期
文献传递
华南地区更新世犀科化石多样性和时空分布再评估
犀科化石是华南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最为常见和最为重要的类群之一,是我国最早被研究和命名的古脊椎动物之一。但由于缺少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华南更新世的犀科化石绝大多数被随意的鉴定为一种灭绝的独角犀——中国犀(Rhinoceros...
陈少坤庞丽波严亚玲魏光飚
关键词:更新世犀科分类学生物地理学
重庆市巫溪县首次发现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渝东北的巫溪县、城口县一带地处大巴山南麓,第四纪洞穴发育,但至今尚无确切的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报道。巫溪县尖山镇金泉洞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经鉴定,分属5目11科15种,均为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常...
陈少坤郑德芸庞丽波吴雁胡鑫
关键词:更新世
文献传递
重庆巫山更新世反刍类臼齿的新类型及伴生的鹿化石(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新月形颊齿是反刍类的鉴定特征之一,而反刍类的上臼齿通常由4个新月形主尖组成。2008年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新城村堰头溪地点的一建筑项目中从黏土质地基中挖掘出一件带有上颊齿的反刍类上颌骨残段,标本上的上臼齿由5个新月形主尖组成。伴生的其他动物有更新世麂属未定种(Muntiacus sp.)和黑鹿(Cervus(Rusa) unicolor)。形态学研究显示堰头溪标本的上臼齿代表一种新的新月形上臼齿类型,它不同于见于部分胼足类(tylopods)的5尖型上臼齿,例如古近纪的石炭兽类和xiphodontids以及分布于渐新世和中新世的真兽类。堰头溪标本上臼齿中的第五个主尖被诠释为原尖基部舌侧的齿带过度发育而成,与胼足类的舌侧主尖非同源关系。堰头溪标本代表一个新的种类,其分类位置暂定为麂亚科的麂属,即黄氏麂Muntiacus?huangi sp.nov.。
董为陈少坤
关键词:更新世偶蹄目
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初步研究
草街地点发现于2017年年底,距今采集到石制品26件,类型有石锤、石片、刮削器、端刮器和砍砸器。根据其所在的阶地和石制品特征推断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它的发现,为嘉陵江流域史前文化面貌的探索增添了新的材料。
吴雁陈少坤胡鑫庞丽波
关键词:石器旧石器时代晚期
临夏盆地上中新统的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被引量:9
2013年
中国上中新统的陆相地层非常发育,其中在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黏土堆积富含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甘肃临夏盆地的上中新统即是一套红黏土地层,其岩石地层单位名称为柳树组。已发现柳树组的大量化石地点,按其在剖面中出现的层位可以自下而上分为4个动物群,已根据代表性地点依次命名为郭泥沟、大深沟、杨家山和青卜山动物群。古地磁测年数据显示,柳树组涵盖了整个晚中新世的沉积,即包括上中新统下部的灞河阶和上中新统上部的保德阶。郭泥沟、大深沟和杨家山动物群属于灞河阶,青卜山动物群属于保德阶。灞河阶底界如与海相Tortonian阶一致,则这条界线(古地磁C5r.2n下界)存在于临夏盆地沉积序列中,年龄为11.6Ma,三趾马的首现位置略高于此界线,年龄为11.1Ma。保德阶底界如与海相Messinian阶一致,可以在柳树组和西藏吉隆的沃马组中准确划定这条界线的位置。由于山西保德是保德阶的命名地点,因此保德阶的底界层型应选择在保德县腰庄乡冀家沟剖面保德组靠近红黏土底部的古地磁C3Br.1r之内,年龄为7.25Ma,三趾马Hipparion forstenae的首现可作为其生物标志。
邓涛侯素宽颉光普王世骐史勤勤陈少坤孙博阳卢小康
关键词:年代地层陆相沉积界线层型中新统临夏盆地
长爪子的素食主义者——爪兽
2008年
陈少坤
关键词:爪兽主义素食老虎标本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