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2篇视网膜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网膜
  • 2篇小梁
  • 2篇小梁切除
  • 2篇激光
  • 2篇罕见病
  • 2篇罕见病例
  • 2篇病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舒张
  • 1篇血管舒张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定位
  • 1篇远期

机构

  • 8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市天和医...

作者

  • 9篇陈志良
  • 6篇贾平凡
  • 1篇卢馨
  • 1篇冀爱梅
  • 1篇于香蓉
  • 1篇李波
  • 1篇王伟毅
  • 1篇王晓非
  • 1篇刘凤茹
  • 1篇孙沛勇
  • 1篇史晓清
  • 1篇张玉庚
  • 1篇时文杰
  • 1篇杨鹤超
  • 1篇张蔚

传媒

  • 5篇天津医药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加大小梁切除面积及巩膜瓣制作面积对提高绝对期青光眼手术疗效的作用
1999年
目的观察加大小梁切除面积及巩膜瓣制作面积,对提高绝对期青光眼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1)将巩膜瓣扩大至7mm×8mm左右,厚度约为巩膜厚度的1/3;(2)小梁切除面积掌握在6mm×2.5mm左右;(3)做以上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且向上充分分离。结果18例绝对期青光眼病人术后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原有的充血、角膜水肿、大泡、眼疼及头部等症状消失。结论通过采用加大小梁切除面积和加大巩膜瓣制作面积的方法,对绝对期青光眼施行手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优点是术后能迅速形成滤过泡,使房水得以弥散,从而降低眼内压。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小梁切除术确实属于滤过性手术,它在绝对期青光眼的治疗中同样能发挥其降低眼压的效果,只是要注意在小梁切除面积上比一般青光眼手术要大。
陈志良
关键词:小梁切除巩膜瓣青光眼
复方樟柳碱治疗Berlin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李波张蔚陈志良杨鹤超王伟毅
关键词:视网膜损伤复方樟柳碱疗效发病机理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神经保护疗法的临床观察
2002年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神经保护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8只眼)绝对期青光眼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同时加服神经保护及血管扩张药(改良组),并与34例(40只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比较。结果:改良组术前平均眼压(35.6±8.8)mmHg,术后平均眼压(17.5±6.8)mmHg;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34.7±6.7)mmHg,术后平均眼压(20.3±8.1)mm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改良组术后12只眼,对照组6只眼恢复光感以上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32只眼,平均(23.5± 6.7)个月。改良组平均眼压(21.5±6.5)mmHg,对照组平均眼压(25.7±6.5)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组7只眼,对照组2只眼维持光感以上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保持手术瘘道的通畅,神经保护疗法对视神经纤维早期机能恢复是有益的,失明4个月内的青光眼行手术治疗,有望恢复有用的视力。
刘凤茹陈志良贾平凡
关键词:改良小梁切除术神经保护药血管舒张药青光眼
角膜塑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贾平凡陈志良冀爱梅卢馨于香蓉
关键词:屈光不正近视角膜塑形镜
氩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远期疗效被引量:2
1998年
氩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后引起的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已有一些报道。现将我院1992年10月至1995年6月经激光光凝术治疗的33人35眼的远期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2年10月至1995年6月经我院激光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后期患...
贾平凡陈志良史晓清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光凝术氩激光
恶性青光眼的罕见病例被引量:2
2001年
眼外引流术后8年恶性青光眼再次发作,实属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赌 女,46岁。因右眼视物模糊3周,前房消失,于1998年1月12日住院。该患者因慢性闭角青光眼于1989年12月29日曾在我院行右眼虹膜嵌顿术。
陈志良贾平凡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症恶性青光眼
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432例临床分析
2000年
激光截囊术为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我院1993年至1997年激光截囊术4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共施行激光截囊术432例,432眼。其中男243例,女189例。年龄6~92岁,平均(64±20.44)岁,见表1。
陈志良贾平凡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激光疗法
鼻内镜及影像学定位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鼻内泪囊的解剖及影像学定位在泪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前进行CT泪囊造影三维重建,确定泪囊大小及影像学定位;术中以上颌线作为定位开放泪囊的参考标志,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结果CT泪囊造影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可任意径线及角度适时测量。术中以上颌线作为手术进路的标志均能准确开放泪囊,20例(23眼)中,大泪囊10眼术后无造口闭塞,治愈率100%;中泪囊11眼术后有1眼仍有少量流泪,但较术前明显好转,治愈率90.9%;小泪囊2眼中有1眼术后仍有明显流泪,内镜检查发现造口粘连、阻塞,治愈率50%。结论术前计算机三维重建泪囊造影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上颌线可以作为泪囊手术进路的参考标志之一。
时文杰王学敏陈志良张玉庚孙沛勇王晓非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成像泪囊鼻腔吻合术
虹膜嵌顿术后前后房状态倒置持续十三个月的罕见病例被引量:1
1997年
患者 女,36岁。自1976年6月每当劳累后出现一过性的虹视、眼胀、鼻酸等症状,1年后转为持续性,遂到某医院就诊。检查视力右0.8,左1.0。眼压:右4.77kPa,左4.05kPa(1kPa=5mmHg),双眼底视盘凹陷明显,诊断为慢性单纯型青光眼。因要求手术,1988年12月23日收住我院。查体:全身情况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有0.8,左1.0。双角膜横径10mm,竖径9.5mm。
贾平凡陈志良史晓清苑霞
关键词:虹膜嵌顿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