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晶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8及Ps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8(IL-8)及血浆P选择素(Ps)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吸附反应法(ELIA法)分别测定IL-8、Ps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治疗后5min、1h、24h、1月的变化。结果PTCA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的血清IL-8、Ps水平较同时点的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TCA组IL-8水平在术后5min、1h,Ps水平在术后5min较术前、术后其它时点显著增加(P<0.01);IL-8与Ps之间呈正相关(r=0.54,P<0.05);血清IL-8及血浆Ps水平,多支病变高于双支病变,双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结论血清IL-8、血浆Ps水平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一过性增高;术前IL-8、Ps水平测定对冠心病病变程度有较强的预测价值,IL-8与Ps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 陈晶晶文美毛华刘庭筑
- 关键词:介入治疗白介素-8C反应蛋白P-选择素
-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支架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刘廷筑李羚文美陈晶晶须伍平毛华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QT离散度
-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内径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004年
- 刘廷筑李羚须伍平陈晶晶文美
- 关键词:高血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报告被引量:4
- 2008年
- 报告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68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对临床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 鲁玉明陈晶晶刘廷筑文美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中西医结合
- 心脑血管疾病红细胞形态学的初步观察
- 2000年
- 心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也是我国人口主要病死原因,血液流变学异常在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报道4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以探讨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对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临床意义。
- 陈晶晶
-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红细胞形态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红细胞
- 冠状动脉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关系探讨(附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国内外有关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报道陆续增多.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分支解剖学变异,绝大多数患者不出现临床症状.近年国内外均有报道冠状动脉肌桥重时可致猝死[1]、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引起临床工作者广泛重视.而其发生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不清,治疗亦有不同意见.我院于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伴随临床症状的冠脉肌桥2例.现报告如下.
- 陈晶晶文美毛华李羚刘廷筑
- 关键词:冠状动脉肌桥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
- 应用蛋白芯片联合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循环血中蛋白标志物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同步联检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血中10种蛋白标志物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检经冠脉造影及临床表现证实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4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血清或血浆中10种蛋白标志物水平,选择其中3种蛋白标志物与经典的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吸附实验(ELISA法)对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CD40L(sCD40L)、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H-FABP、cTnI含量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RP与IL-6和sCD40L与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MMP-9之间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CRP与IL-6显著正相关(r=0.961,P<0.01);sCD40L与sVCAM-1显著正相关(r=0.644,P<0.01), sCD40L与MMP-9无相关性(r=0.158,P>0.05)。采用蛋白芯片法与ELISA法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中的3种蛋白标志物,结果显示H-FABP、sCD401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MP-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血管蛋白芯片技术不失为一种综合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蛋白标志物的有力工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中10种蛋白标志物水平异常,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水平的标志物群。
- 毛华文美朱晋坤陈晶晶李羚刘庭筑
-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蛋白标志物
- 蛋白芯片法联检心力衰竭患者血中细胞因子的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同步联检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中9种细胞因子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检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或血浆中的9种细胞因子含量,选择其中3种细胞因子与经典的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吸附实验(ELISA法)对照。结果:ELISA法和蛋白芯片法联检细胞因子相关性较好,2种方法同时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的MMP-9、sCD40L、C-反应蛋白、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血浆中的BNP前体N-终端、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内皮素-1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升高,患者血清中的MMP-9、sCD40L水平明显升高,心功能Ⅳ级>Ⅲ级>Ⅱ级(P<0·01),心功能Ⅳ级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的sVCAM-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中MMP-9、sCD40L及sVCAM-1浓度与心功能分级显著正相关(r=0·640,r=0·818,r=0·845,P<0·001),随着心功能下降程度的增加,血中MMP-9、sCD40L及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CHF患者血中9种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其中MMP-9、sCD40L、sVCAM-1浓度与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上述细胞因子参与和促进不同病因CHF的发生、发展。
- 毛华文美刘廷筑李羚陈晶晶朱晋坤曹晓青
- 关键词:心力衰竭细胞因子
- 血清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了解血清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冠心病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的血清Ox-LDL及CRP值。血清c-反应蛋白采用两点法测定,Ox-LD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脂分析采用常规生化方法。结果冠心病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CRP和Ox-LD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TC和LDL有显著性差异(P<0.05)。CRP和Ox-LDL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γ=0.61,P<0.05),CRP与TC呈正相关(γ=0.42,P<0.05),与LDL呈正相关(γ=0.52,P<0.01);Ox-LDL与TC呈正相关((γ=0.38,P<0.05),与LDL呈正相关(γ=0.62,P<0.05)。结论脂质过氧化及局部炎症的联合作用是造成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 李羚李俐佳刘廷筑毛华文美须五平陈晶晶唐艳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冠心病OX-LDLCRP
- 冠心病QT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李羚刘廷筑毛华文美须五平陈晶晶唐艳袁林
- 关键词:冠心病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自主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