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瑛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术后
  • 2篇综合护理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妇科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术后下肢深静...
  • 1篇术后下肢深静...
  • 1篇速康
  • 1篇情绪
  • 1篇肿瘤
  • 1篇综合护理干预
  • 1篇下肢深静脉

机构

  • 4篇徐州市妇幼保...

作者

  • 4篇陈瑛
  • 2篇张广侠

传媒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探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行腹腔镜治疗的200例患者,根据其所选取的治疗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8例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及常规护理,观察组92例患者则以快速康复理念为中心进行手术及围术期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分别为(17.3 ±6.4)h、(18.1 ±8.5)h、(49.3 ±22.3)h,对照组分别是(25.7±10.2)h、(25.1±12.3)h、(59.8-18.6)h,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同时,观察组腹胀、呕吐等不良发生率(15.2%,6.5%)明显低于对照组(38.9%,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评价结果显示80.6%的患者表示满意,观察组95.7%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加速患者术后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而且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瑛
关键词:快速康复妇科腹腔镜肠蠕动
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宫颈癌根治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变化。结果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后,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干预组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更快康复。
陈瑛张广侠董秀艳
关键词:综合护理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心理状况
焦虑情绪对宫外孕患者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的影响及其综合护理干预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焦虑情绪对宫外孕患者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80例初发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同时选取2013年1~12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Herth希望量表( HHI)、心理特质应对量表( TCSQ)进行调查,并分析焦虑情绪与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80例病例组患者中,合并焦虑患者有33例(41.25%);SAS评分、NC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C、T、P、I、希望水平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伴焦虑患者NC评分高于无焦虑患者,PC、T、P、I、希望水平总分均低于无焦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情绪与PC、T、P、I呈负相关性(r<0),与NC呈正相关性(r>0)。结论初发宫外孕患者的焦虑情绪是影响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要给予多方面综合护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情绪。
陈瑛
关键词:宫外孕焦虑情绪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31日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合并DVT患者作为血栓组,同时段4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未合并DVT患者为无血栓组。另将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下肢症状及DVT情况。结果: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年龄、合并症、肿瘤分化程度、合并淋巴结转移、输血、术前及术后3 d 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后3 d D-二聚体、合并症及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DVT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为其独立保护因素,术后3 d D-二聚体、合并症及淋巴结转移为其危险因素。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术后3 d D-二聚体、合并症及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DVT的相关因素,通过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DVT发生率。
陈瑛张广侠董秀艳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