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辐射井取水方式数值模拟方法被引量:6
- 2013年
- 简要分析了辐射井的井流特征,将辐射井的井管刻画为由一系列离散的管道和节点组成的井管,以辐射井井管与所在含水层之间的交换量作为耦合点,将离散的井管和有限差分网格耦合起来,建立辐射井取水计算模型。以陕西府谷墙头水源地为例,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提出黄河墙头段河谷区地下水辐射井开采方式。结合具体的水文地质结构及有关参数,利用已建立的辐射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了各方案下各个辐射井的出水量,最终确定了辐射井的允许开采量。
- 陈鹏王玮
-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辐射井允许开采量
- 城市地下水备用水源取水方式确定及允许开采量计算
- 2016年
- 城市地下水备用水源是水污染突发事件中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保障,在开发利用城市地下水备用水源的同时既要考虑经济问题也要避免影响城市地下水环境。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解决城市地下水备用水源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取水方式选择和取水量确定的问题,为科学建设城市地下水备用水源提供依据。
- 陈鹏陈近中刘桃曹磊
- 关键词:地下水备用水源允许开采量
- 南河底水源地取水方式选取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3种开采方案:管井、廊道和渗流井。其中管井开采量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廊道、渗流井开采量采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3种取水方式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南河底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式和允许开采量,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陈鹏王玮刘基陈立
- 关键词: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 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允许开采量计算被引量:7
- 2011年
- 简要分析了廊道的水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廊道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并用之于陕北佳县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工程,确定了开采方案,同时计算了开采方案枯水期廊道取水的允许开采量,最终确定木头峪地下水廊道开采方式允许开采量为16 900 m3/d。建立的廊道取水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廊道的水流特征。
- 陈鹏张娟王玮
-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允许开采量
- 峨眉山七里坪温泉深循环模式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结合峨眉山七里坪地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峨眉山七里坪温泉的地热类型、热储水层、热储水层盖层等,总结了区内深层地下水深循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设计并施工了地热井,为类似地区进行温泉及热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借鉴。
- 陈鹏张继张占元
- 关键词:温泉
- 高填方边坡多期次滑动机制研究——以攀枝花机场12#滑坡为例
- 攀枝花保安营机场北东部填筑体高128 m,在国内高边坡中实属罕见,自2001年机场修建至今,12滑坡已先后发生5次滑动和2次强烈变形,其成因一直存疑。通过搜集资料系统分析总结了12滑坡形成演化过程、影响因素和滑动模式,采...
- 李江张继袁野陈鹏刘桃蒲文斌
- 关键词:破坏模式
- 文献传递
- 木头峪水源地辐射井取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 2015年
-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辐射井取水方式设计了两种开采方案,采用改进后的辐射井取水"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了允许开采量。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案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木头峪水源辐射井取水的允许开采量,这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陈鹏韩小刚李强熊平华
- 关键词:地下水辐射井允许开采量取水方案
- 基于SWAT模型的涪江流域下垫面对面源污染负荷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为探讨流域下垫面污染物排放量、径流条件和本底条件对氨氮(NH3)、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IMn)3种面源负荷的影响机制,以涪江流域为对象,构建了分布式水文和面源污染负荷模拟SWAT模型,并采用SWAT-Cup进行了参数率定,在此基础上采用Sobol方法进行了全局性敏感性分析。采用Nash-Sutcliffe系数、相对均方根误差、相对偏差和相对总误差4个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径流过程和污染负荷与实测值基本相符。各种下垫面条件下,NH3、TP和IMn负荷变化幅度均随着负荷均值的增加而增大,当下垫面为山丘区或自然林草为主的汇流区时,径流条件因子中的坡度和坡长对于面源污染负荷的影响最大。由于农田对径流过程具有显著的调节能力,面源污染负荷随汇流区内农田面积比例增加而降低。土壤本底、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和径流条件3类因子中,径流条件因子对于面源污染负荷的影响最为敏感,而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下垫面对TP负荷的敏感性最弱,对IMn负荷的敏感性最强。因此,加强径流过程调控能力对涪江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最为有效。
- 柳强王康罗彬陈鹏杨渊陈玲玲
- 关键词:面源污染下垫面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