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
- 作品数:30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CXCR4基因转染增强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修复功能的研究
- 血管内皮损伤与高血压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内皮祖细胞具有促进再内皮化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本研究以腺病毒为载体,通过基因转染方法上调内皮祖细胞CXCR4表达,增强内皮祖细胞修复血管内皮损伤的功能.
- 陈龙杨震王妍夏文豪吴芳苏晨李婧陶军
- 关键词:ATHEROSCLEROSISENDOTHELIUMENDOTHELIALPROGENITORCXCR4
- 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和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和一氧化氮(NO)分泌的影响,以探讨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诱导健康成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分为静态组、低切应力组(5 dyn/cm^2,1 dyn/cm^2=0.1Pa)、中切应力组(15 dyn/cm^2)和高切应力组(25 dyn/cm^2)4个不同处理组,观察不同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 eNOS 基因表达和 NO 分泌的影响。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ac-LDL 吞噬及 lectin 抗体荧光标记双阳性,FLK-1和 vWF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均为阳性。切应力处理4 h,低、中和高切应力组内皮祖细胞 eNOS/β-肌动蛋白基因表达比值分别为0.364、0.505和0.548,较静态组(0.183)明显高(P<0.05)。在切应力处理的各时间点,低、中和高切应力组内皮祖细胞 NO 分泌也较静态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流体切应力提高明显上调内皮祖细胞 eNOS 基因表达和促进其 NO 分泌,提示流体切应力可改善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活性,是提高内皮祖细胞修复血管内皮损伤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 杨震陶军王洁梅涂昌徐明国王妍陈龙罗初凡唐安丽马虹
- 关键词:动脉硬化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 一种折叠式大便标本托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大便标本托板,包括底板、连接板和把手,连接板的一边与底板活动连接,连接板的另一边与把手固定连接,底板中间宽度大于底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的宽度,底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在底板上的对边的宽度小于底板中间宽...
- 方春銮陈懿江美霞丁美琳陈龙
- 文献传递
- 血管损伤早期评估和干预的技术体系创新与临床实践
- 陶军夏文豪张焰张小宇伍贵富杨震马虹郑振声陈龙王妍苏晨吴芳刘星余冰波邱艳霞
- 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中国居民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内皮稳态失衡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临床缺乏应用于早期血管损伤评估和诊断的特异指标,使心脑血管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该项目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率先开发具有中国自...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
- 骨形态发生蛋白4/DNA结合抑制剂2信号通路在晚期内皮祖细胞修复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信号通路在晚期内皮祖细胞(LEPC)介导的血管内皮修复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7d和28d分别得到早期内皮祖细胞(EEPC)和LEPC,观察BMP4在EEPC和LEPC中的表达情况。体外采用短发卡RNA(shRNA)沉默技术和基因转染干预BMP4的表达,观察其下游分子靶点DNA结合抑制剂2(Id2)表达情况及对LEPC的迁移、黏附等功能的影响。建立裸鼠颈动脉内膜拉脱损伤模型,在体观察干预BMP4信号通路如何介导LEPC修复血管内皮损伤。结果相对于EEPC,BMP4选择性高表达于LEPC(P<0.01)。shRNA法沉默LEPC的BMP4表达后,其下游靶点Id2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相应的LEPC体外迁移、黏附能力明显减低(P<0.01);将沉默了BMP4的LEPC在体移植到裸鼠后其颈动脉内皮损伤的修复面积明显减小[(34±6)%比(58±7)%,P<0.01]。基因转染上调LEPC的BMP4表达后,其下游的Id2表达明显增强(P<0.01),LEPC的迁移、黏附功能改善(P<0.01),移植到裸鼠体内后其颈动脉内皮损伤的修复面积明显增加[(75±5)%比(59±6)%,P<0.01]。结论LEPC修复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与BMP4/Id2信号通路的表达密切相关。
- 梁建文苏晨陈龙夏文豪陶军
- 关键词:晚期内皮祖细胞内皮修复
- 衰老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新机制与细胞修复的研究
- 陶军张焰杨震夏文豪伍贵富马虹郑振声陈龙王妍苏晨张小宇吴芳刘星余冰波邱艳霞
- 该项目属于心血管内科学和老年医学领域。衰老相关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病理基础。临床评估和诊断衰老血管损伤尚缺乏特异性指标,使心脑血管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该项目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胞修复
- 规律运动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血管弹性被引量:6
- 2013年
- 背景:近来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助于改善内皮功能。但是,运动对是否能通过上调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血管弹性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规律运动是否通过影响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所致血管弹性下降。方法:对 10 例男性健康青年志愿者和 10 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予以规律运动锻炼 3 个月,流式细胞仪测定运动前后 CD34 和 KDR 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内皮祖细数量,检测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测定运动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健康青年志愿者比较,老年志愿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明显下降,脉搏波传导速度减退。健康志愿者规律运动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较运动前增加,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双阳性内皮祖细胞数量较运动前增加,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老年志愿者变化更为明显。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增加倍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倍数呈明显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凝集素双阳性内皮祖细胞及增殖功能的增加倍数是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倍数的独立预测因素。说明规律运动可通过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善衰老所致的血管弹性下降,提示运动调节内皮祖细胞可能是其保护衰老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杨震张媛媛夏文豪罗初凡陈龙靳亚飞欧志君廖新学陶军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动脉弹性血管弹性衰老脉搏波传导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调动内皮祖细胞修复动脉损伤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调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修复大鼠颈总动脉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切除脾脏恢复两周后随机分为两组:VEGF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用2F的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建立动脉损伤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外周血胎儿肝脏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Flk-1+)的细胞比例。动脉损伤两周后取损伤动脉段和对侧正常动脉段,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技术评价各组动脉修复的效果。结果VEGF组Flk-1+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8.59±3.68)%vs(13.78±1.91)%,P<0.05]。两组中相同数目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EPCs的数目,VEGF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8.25±4.23)个vs(6.88±1.34)个,P<0.05]。动脉损伤两周后,VEGF组损伤动脉的新生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2.38±5.58)μmvs(76.38±5.48)μm,P<0.05]。结论VEGF具有调动EPCs修复大鼠颈总动脉损伤的作用。
- 徐明国陶军王洁梅杨震陈龙涂昌王妍
- 关键词:内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颈动脉损伤
- 流体切应力与内皮祖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及活性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流体切应力是调控内皮祖细胞的重要非药理学手段,但目前其对内皮祖细胞抗氧化功能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不同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探讨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成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分为静态组、低切应力组、中切应力组和高切应力组4组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ac-LDL吞噬及lectin抗体荧光标记双阳性,FLK-1和VWF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均为阳性。各切应力组内皮祖细胞CuZn-SOD活性均高于静态组,并且切应力越大,内皮祖细胞Cu/Zn-SOD分泌水平越高。荧光定量RT-PCR表明,切应力处理能上调内皮祖细胞CuZn-SOD mRNA表达,并且切应力水平越高,CuZn-SOD mRNA表达越强。说明切应力能上调内皮祖细胞Cu/Zn-SOD基因表达,增强内皮祖细胞Cu/Zn-SOD活性,提高内皮祖细胞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在生理范围内增加体外切应力,能上调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活性。
- 杨震赖光华夏文豪罗初凡王洁梅陈龙廖新学靳亚飞陶军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切应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内皮基因表达
- 通心络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小动脉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进一步明确通心络防治冠心病的新机制。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给予冠心病标准化治疗3个月,B组给予冠心病标准化治疗+通心络口服(3片/次,3次/d)治疗3个月。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和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两组患者的FMD和C2均有改善。但B组患者的FMD改善程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13.9±3.4)%vs(9.5±2.4)%,P<0.05],C2增高程度也明显高于A组患者[(5.79±1.61)mL/mmHg×100 vs(4.92±1.53)mL/mmHg×100,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FMD和C2,提示通心络具有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恢复小动脉弹性的作用。
- 丁美琳陈龙
-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动脉弹性通心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