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燕丽

作品数:18 被引量:132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电渗
  • 9篇电极
  • 7篇电渗法
  • 6篇排水量
  • 4篇电极材料
  • 4篇裂缝
  • 4篇布置形式
  • 2篇地基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电极对
  • 2篇运移
  • 2篇软土
  • 2篇软黏土
  • 2篇生物表面活性...
  • 2篇铁电极
  • 2篇土力学
  • 2篇柠檬
  • 2篇柠檬酸
  • 2篇黏土

机构

  • 17篇浙江大学
  • 8篇天津市软土特...
  • 5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8篇陶燕丽
  • 16篇周建
  • 7篇龚晓南
  • 4篇陈卓
  • 4篇李一雯
  • 2篇温晓贵
  • 2篇罗战友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建筑结构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2013城市...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裂缝对电渗模型尺寸效应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电渗–堆载模型试验、单纯电渗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的比较发现:裂缝发展的巨大差异是导致单纯电渗模型试验与现场情况差别较大的原因,适当的堆载可消除几何边界引起的尺寸效应,使试验裂缝开展较准确地反映了现场电渗的真实情况,其结果可更好地模拟现场电渗情况;消除尺寸效应后,影响电渗排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电场面积,电流密度仅为次要影响因素,在梅花形、长方形与平行错位三种布置形式中,有效面积占比最大的梅花形布置效果最优、经济性最好,建议实际工程中采用梅花形布置。
温晓贵胡平川周建李一雯陶燕丽
关键词:电渗堆载尺寸效应裂缝
铁、石墨、铜和铝电极的电渗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采用典型的杭州软土,分别在1.58,0.79以及0.53 V/cm的电势梯度下,对铁、石墨、铜和铝电极在电渗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从排水量、有效电势、电渗后土体含水量的分布和能耗4个方面对上述4种电极的电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势梯度的降低,铁、石墨、铜和铝电极电渗效果的差异会逐渐减小;在较高的电势梯度下,铁和石墨电极表现相当,比铜电极要好得多,而在较低的电势梯度下,铁电极的电渗效果优于石墨电极,但二者的表现均略逊于铜电极,铝电极的电渗效果始终是最差的。对比本文与已有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较高电势梯度下石墨电极表现较好,而较低电势梯度下石墨电极表现不如铁或铜电极。实际工程中,应针对具体的土壤类型分析其矿物成分或离子组分后再选用最优的电极材料。对于浙江沿海地区软土的电渗加固,建议优先采用铁电极,不推荐采用铝电极。
陶燕丽周建龚晓南
关键词:土力学电极材料电渗排水量含水量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与柠檬酸联合用于污泥重金属电动修复被引量:3
2019年
选择城市污泥作为修复对象,通过添加槐糖脂、鼠李糖脂、皂角苷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与柠檬酸复配溶液,从电流密度、排出液重金属浓度、试验后土体各区域重金属含量等角度,研究添加剂对重金属污染污泥电动修复的增强效果,从添加剂作用机理上进行分析,并从微观层面进行补充解释.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的迁移主要发生在污泥中,排出液重金属浓度很低;阳极区处理效果最好,阴极次之,中部有重金属积聚效应;单独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阳极区对Zn、Cu、Ni、Cd去除率最高的分别是槐糖脂(53.85%)、鼠李糖脂(44.26%)、鼠李糖脂(56.33%)、槐糖脂(34.43%);复配柠檬酸后,阳极重金属去除率相较于单独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普遍可提升0.90%~16.08%,柠檬酸可显著改善中部重金属积聚效应.基于试验结论,在实际工程中对于Zn、Cd含量高的污泥推荐采用槐糖脂或配合使用柠檬酸,而对于Cu、Ni含量高的则推荐鼠李糖脂与柠檬酸的复配溶液.
周建魏利闯詹芳蕾陶燕丽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柠檬酸城市污泥重金属电动修复
基于杭州软土的电渗迁移过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研究电渗迁移过程,进一步揭示电渗机理,基于杭州软土和自制电渗模型箱,分别采用铁和石墨电极开展室内电渗试验,监测重力排水、电渗排水以及电渗前后土壤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监测电流和排水量数据并据此计算电渗运移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渗排水过程中,钠离子和钾离子质量浓度比重力排水过程中的大得多,镁离子和钙离子质量浓度则比重力排水过程中的小得多,说明电渗法依赖双电层中低阶、小原子量反离子对水分的转移作用,土壤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对电渗过程的影响主要通过双电层体现。电渗运移量对土壤含水率的敏感性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而对同一类土壤,其敏感性也可能会随着含水率范围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在1.58V/cm的电势梯度下,杭州软土电渗处理后的最终含水率为35%左右,说明对于含水率小于35%的杭州软土,电渗法效果不明显,不推荐采用电渗法进行处理。
陶燕丽陶燕丽周建龚晓南
关键词:含水率
电渗作用下软土细观孔隙结构被引量:1
2018年
软土细观孔隙结构变化是其宏观变形的根本原因。为了探索电渗中软土细观孔隙结构变化以及与宏观变形之间的关联机制,采用杭州软土开展电渗试验,监测了电渗中土体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和含水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电渗过程中,粘土颗粒重新排列形成面面接触的片堆结构,土体孔隙比降低,孔隙空间形态变光滑,结构复杂性减弱。通过含水量计算所得孔隙比较实测孔隙比小,说明电渗排水量大于土体收缩量,这是因为,电渗本质为离子带动水分子的迁移,不能直接引起土骨架压缩。实际工程中,电渗法应与堆载、真空预压等联合使用。
陶燕丽陶燕丽龚晓南周建祝行
关键词:电渗法孔隙比
生物表面活性剂与柠檬酸联合用于污泥电渗脱水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究一种更高效、经济的污泥电渗脱水方法,通过在污泥中添加不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鼠李糖脂、皂角苷)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与柠檬酸复配溶液,从累计排水量、电流密度、单位能耗系数、含水量分布和容许承载力等5方面对表面活性剂及复配溶液的优化电渗脱水效果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从微观层面给予解释.试验结果表明:槐糖脂对污泥电渗脱水的提升效果最好;试验后各区域含水量表现为中部最低,阳极区次之,阴极区较高;容许承载力与含水量分布一致;生物表面活性剂与柠檬酸的复配溶液能优化电渗脱水效果,其中槐糖脂与柠檬酸复配溶液对脱水效果最好,试验后含水量最低可降至72%,承载力提高至206kPa.因此,复配溶液联合电渗法相比其他非电渗污泥脱水技术具有高效、合理、低价的特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周建魏利闯詹芳蕾陶燕丽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柠檬酸城市污泥
电极布置形式对电渗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以提高电渗效率、改善电渗效果为目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长方形、梅花形和平行错位3种不同电极布置形式对电渗排水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铝管电极,并保证各组试验处理面积、外加电压和处理时间一致。通过比较分析各试验排水量、电流降低率、裂缝开展和能耗系数得到以下结果:电极长方形布置时,裂缝最为规则、排水效果一般;电极平行错位布置时,排水效果最好,电流降低率最大,但从能耗系数的角度来评判仍然表现最好;电极梅花形布置时,裂缝开展最复杂,且产生了纵截面贯穿裂缝,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电渗效果,但在裂缝大量开展前,其电流降低率极小。总结室内试验的结果,建议优先采用电极平行错位布置形式进行电渗处理。
李一雯周建龚晓南陈卓陶燕丽
关键词:电渗排水量裂缝
电渗法中电极布置形式的对比试验研究
究电极布置形式对电渗排水效果的影响,采用不锈钢管电极外加12V电压,通电96h,在自制的模型箱内先后进行了长方形、梅花形和平行错位3种电极布置形式的模型试验.从含水量、抗剪强度、电渗排水量、电流降低率和裂缝开展几方面进行...
陶燕丽周建李一雯
关键词:软土工程电渗法排水量
铁和铜电极对电渗效果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28
2013年
对铁和铜电极的电渗效果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通过监测排水量、电极处电势损失、含水率等分析比较了两者对电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电极在电渗中的表现优于铜电极。铜作为电渗阳极时,通电4~6 h后其电流有一迅速下降过程,同时阳极电势损失大幅增加。还开展了不同阴阳极材料组合对电渗效果影响程度的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阳极材料对电渗效果影响很大,相比之下阴极材料的影响较弱。最后从电化学角度对试验结果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首次在电渗过程中发现电化学钝化现象,并指出电化学钝化将大幅降低电渗的效率,实际工程中应避免其发生。
陶燕丽周建龚晓南陈卓李一雯
关键词:铁电极铜电极电渗电极材料钝化
间歇通电模式影响电渗效果的试验被引量:16
2014年
为了研究间歇通电模式对电渗加固效果的影响,采用实验室一维模型箱,在不同通断模式下开展电渗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固定通断时间比,研究不同通电周期对电渗的影响,同时与连续通电对比;第二阶段,固定通电周期,研究通断时间比对电渗的影响.测量试验过程中的电流、阴极排水量,试验结束时的抗剪强度以及含水量分布,并给出不同组试验的阳极板腐蚀图.结果表明:间歇通电能否有效以及通电周期和通断比对电渗效果的影响会因试验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采用适当的通电周期和通断时间比,间歇通电可以减缓电极腐蚀,提高电渗效果.文章最后对已有文献中的分歧作出了解释,并指出电渗法实际工程应用中,建议通电周期选取1~4 h,通断时间比取2.0.
陶燕丽周建龚晓南陈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